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泡泡
近几年来,江浙沪独生女也成为了热梗,频繁登上热搜。
许多网友羡慕起了那些天生好命的人,希望自己下辈子能投胎成为李湘的孩子、何超莲的孩子、黄子韬和徐艺洋的孩子……
而江浙沪独生女也是很多人想成为的样子,是网友的热门投胎志愿。
再努力也不如人家命好,随随便便就是百万存款,好几套房产,她们能顺遂一辈子。
可许多人穷极一生都是得不到这些的。
江浙沪独生女为什么能那么幸福?难道“命”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01 令人羡慕的“普通家庭”这几年,我们看到过很多帖子晒自己的生活。
她们大都来自江浙沪,自称是中产普通家庭,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独生女。
从小被父母宠着长大,家里的各种亲戚对她们也都很好。
自己不需要怎么努力,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快乐。
父母对她们的要求不会过分严苛,充分尊重她们的兴趣爱好,不要求她们多有成就。
唯一的条件或许就是不能远嫁,必须得找一个本地人结婚。
当然,这其实是许多父母的共同愿望。
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养了那么多年的“小棉袄”嫁到天南海北的地方,一年或者几年都见不到一次。
而江浙沪的父母对此尤为在意,甚至会把择婿的标准划到同市、同小区内。
女儿要是谈了个外地男朋友,必须得棒打鸳鸯。
江浙沪独生女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挺优越的。
毕竟家里就这一个孩子,财产不给她还能给谁?
很多父母自己有退休金,事业也足够成功,手里还握有好几套房产。
不仅能保证自己养老,还能让女儿一辈子也衣食无忧。
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在物质上、精神上都满足她。
有的孩子初高中的时候就被迫提前进入社会了,开始打工赚钱,分担家庭压力。
但这些江浙沪独生女直到大学毕业也无需体验社会的苦。
父母会给她们足够的生活费,甚至能在她们毕业后给她们提供一份安稳的工作。
也有人为延迟进入社会选择读研读博,精进自己的学历。
总之,她们从小能享受到的资源跟一般人家的孩子就是不同的。
不单是教育资源,还有父母的宠爱以及优越物质条件下的社会见识。
穷人家的孩子在苦难中煎熬,而富人家的孩子可以站得很高,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算再努力,也很难超越她们。
但这些资源来自于她们的父母,是上一辈人努力的结果。
就算她们的父母也是同样地顺遂,那还有上上一辈,总会找到一个让人信服的原因。
所以,这并不是社会不公平,我们也无需抱怨。
只要肯努力,也许我们的孩子未来也能拥有像她们那样的生活条件。
02 “父母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交通又便利,擅长经营,富人很多。
到了近现代,它们的经济开放程度也很高,比从前更加富裕。
江浙沪很多城市的经济水平都排在全国前列,虽然竞争压力大,但机会也多。
而且本地人肯定是有优势的,手里握着几套房产,靠出租房屋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躺着不动就有足够的钱花,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再稍微奋斗一下,让钱生钱,也许就能获得几代人的富贵。
最保守的当然就是守着这些资产,足够一生无虞了。
现实是,大部分人连这个水平也达不到。
为了买一栋自己的房子要辛苦几十年,背负着房贷艰难生活。
而忙于工作,为生活的鸡毛蒜皮费心计较,自然又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于是,到了下一代,还是不一定能改变命运。
人家生来就有的,我们要花上很久很久的时间才可以得到。
自己童年拼了命得不到的东西,想补偿到孩子身上,却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人不能比,有人10岁就活成了公主,享受众星捧月一般地爱。
有人背了5年的书包破洞,想要一个漂亮的新书包,她的母亲还怕虚荣浪费,要去问网友的意见。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都是后者。
大家常说穷养儿子富养女,然而普通家庭能做到不重男轻女已经很不错了。
江浙沪独生女就是标准的“富养女”,过着很多女孩梦想中的生活。
有些人对此是知足的,按着父母的安排长大,在家附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本地寻一个门当户对的伴侣,幸福一生。
但有的人对当前的生活并不满意,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安排。
如果是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呢?
03 几家欢喜几家愁一般江浙沪独生女的父母对她们的要求都不是很高。
只要她们乖巧懂事,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够了。
一位江苏爸爸在喝醉酒后教育女儿,让她好好学习。
如果她表现得好,可以给她转一万、十万、一百万,总之老爸有的是钱。
钱都是小事,账上1600万,她想要都可以给她。
这么“凡尔赛”的话,可是让其他网友羡慕疯了,无不渴望拥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有着良好的经济条件,生活的许多方面会变得容易很多,在日常一些事情中就不用再发愁。
家庭中的争吵很多都是因钱而起,不能说金钱完全决定人的幸福感,但多多少少是有点关系的。
不同于江浙沪独生女安稳的人生目标,穷人家的孩子被父母寄托着更多希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有限的资源培养出一个足够优秀的孩子,那太难了。
寒门出贵子的例子并不多,实际生活中,归于平庸的占大多数,其余就靠天赋和毅力了。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表达方式有所区别。
一边是盼望着孩子往外飞,飞得越远越好,摆脱一方小天地的局限。
狠下心把孩子往外推,希望他们能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强大。
而另一边则倾向于将孩子留在身边,恨不得把她拴在自己身上。
把她护在自己的羽翼之内,将人世间的险恶隔绝在外。
用自己的强大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稳的环境。
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方式,具体还要看孩子怎么想,是求稳还是求进。
可有些家庭的孩子并不能自己选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一些风浪,去支撑起一些事情,被生活推着前进。
而江浙沪独生女顺遂的前提则是甘于接受父母的控制,无法获得完整的自由。
她们不能离家太远,不能找外地的男朋友,最好是找一个条件不错的“赘婿”。
但有些时候,感情是不受控制的,她们不能对此作出保证。
因此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在感情与亲情之间作出二取其一的选择,那必然是痛苦的。
除了婚姻,在其他方面不愿意被父母安排,也是一样痛苦的过程。
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跟父母达成一致。
这就要求双方都能沟通,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
关于婚姻,江浙沪地区是有一个解决办法的。
那就是“两头婚”。
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所以80后中有很多的独生子女。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哪边的父母也舍不得孩子,索性就抛弃掉嫁娶这个概念。
没有彩礼,也没有嫁妆,两边父母都能顾得上,平等对待,在两家交替居住。
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两边的香火都能传承下来。
但“两头婚”其实也有不好的地方,要做到对两边父母一模一样太难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己生两个孩子尚且难以做到完全持平,更别提两个家庭的平衡了。
要去思考不让天平倾斜,那太累了。
所以“两头婚”只是一个特殊时期、特殊地区的产物,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江浙沪独生女自身的条件太优越,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也很难。
要排除那些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人,还要使其半脱离原来的家庭,心甘情愿往女方家里入赘。
有一年薪百万,在大厂工作,有房有车的男子想找江浙沪独生女,人家都看不上。
所以“凤凰男”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精心呵护着的花儿,肯定不愿意让其在外经受风雨,最后大多都是“内部消化”了。
江浙沪独生子加江浙沪独生女,他们的孩子只会更优秀,更幸福。
也许他们能从中产家庭跃升到更高的阶层,而普通人还在为实现小康而努力。
但我们也可以“弯道超车”,让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再努力,这就各凭本事了。
结语用所有的精力去培养一个孩子,肯定比分散精力去养好几个孩子的效果要好。
就算是条件不好的家庭,只养一个孩子也能轻松许多,把能给的都给她。
但独生子女是有风险的,能否平安健康地长大,还有未来给父母养老的问题,这都需要考虑。
江浙沪独生女的确幸福,但那只是一种泛化的理想状态。
可以说是幸存者偏差,实际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意外,让人达不到“一生顺遂”这个最高境界。
日子怎么过取决于个人,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人人都可以拥有快乐的人生。
去享受平凡生活里的美好,生活会变得精彩许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江浙沪独女”现象背后 富养式家庭教育(中国经济网 2024-8-26)
“江浙沪独生女”真的值得羡慕吗?|编辑部聊天室(界面新闻 2023-8-20)
火遍全网的“两头婚”,为何兴起在江浙一带?(澎湃新闻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