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我们目睹了阿根廷与越南的政策转向,甚至伊朗也悄然兴起了自由主义的思潮。这一系列变化无疑昭示着,苏联模式的影响力正逐渐衰退,被众多国家所摒弃。苏联模式的缺陷,在多个维度上已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其不合理性愈发凸显。
首要问题在于公有制框架下的集体主义逻辑。该模式标榜集体利益至高无上,要求个人自由与私有财产为之让步。然而,现实却往往令人痛心——大多数人最终成为了集体利益牺牲品。集体利益,这一抽象概念,究竟代表了谁的利益?在此模式下,真正获益的往往是那些管理和分配集体资源的个体,而广大民众的利益则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再者,苏联模式所秉持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亦遭质疑。以东德与西德、朝鲜半岛南北为例,尽管初始生产力水平相近,但因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生产制度,最终生产力水平大相径庭。这充分说明,生产关系才是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滞后,根源在于主观设定的生产关系,而非客观条件所限。计划经济体制下,民众虽勤勉工作,却难以摆脱贫困。
所以说,关于集体主义的本质,耶克曾有过深刻的洞见,他指出这往往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幻象,因为在集体名义下的财富,其最终的分配大权往往落入极少数人的掌中。利比亚的历史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当卡扎菲政权倾覆,其家族被查没的资产竟高达4000亿之巨。若非如此,利比亚民众或许永远无法洞悉,那些看似属于全民的国有企业,实则是由卡扎菲家族暗中操控。他们所倡导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并非出于对公平的真诚追求,而是企图以此为幌子,将民众的私有财产重新洗牌,从中攫取私利。
胡适先生在其著作《容忍与自由》中,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四大愚行:一是对素昧平生之人无端生恨;二是对自己未曾涉足之事妄自尊大;三是对他人吹捧的神祇盲目崇拜;四是对他人未曾实现的承诺心怀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