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俄乌战争中,光纤FPV无人机异军突起,成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战场新宠”,俄乌双方大量装备的光纤FPV无人机几乎取代了普通FPV无人机原先的地位。
但是,最近俄罗斯专家却指出,光纤无人机在军事领域是“没有未来”的。这个论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俄罗斯“记者”网站刊登了军事专家雅罗斯拉夫·迪姆丘克的文章,指出光纤FPV无人机在前线越来越普遍,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军都大量使用光纤FPV取代无线FPV,作为一线作战的撒手锏。但是另一方面,光纤FPV无人机的发展却走到了一个瓶颈,几乎再也无法创造曾经的技术奇迹。
据了解,光纤FPV无人机的参战历史几乎与当代“库尔斯克战役”同步。2024年8月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后,光纤FPV无人机首次现身,在库尔斯克战场展现了独特的优越性,几乎完全免疫反无人机的各种电子战法。

由于来自东方的光纤产品价格便宜量又足,这些光纤FPV无人机最多可携带10公里长的光纤,即使减去3公里左右的纵深长度,也能达到7公里左右的攻击距离,几乎不弱于普通的无线FPV无人机。不仅如此,由于光纤信号不怕障碍物隔绝,因此光纤FPV甚至能深入楼房甚至是地下建筑内部,这是无线无人机根本无法做到的。
光纤FPV无人机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是俄乌两军士兵很快开发出一系列新式战法,再次颠覆了无人机战争的面貌。最值得重视的是三种专门战术,第一个是“无人机分工战法”,由普通Mavic无人机专门负责侦察,光纤FPV专门担负自杀攻击;第二个是“落地伏击战法”,光纤无人机隐蔽降落在灰色地带,可以长时间处于待机模式,一旦敌军进入视线,就可以发动奇袭;第三个是“森林穿梭法”,即光纤FPV无人机克服森林障碍的使用方法,俄军操作员已经掌握高超技术,让光纤无人机深入森林5-7公里,从敌方意向不到的方向发动攻击。

但是随着库尔斯克战役基本结束,光纤FPV无人机的战术发展似乎也进入了尾声。迪姆丘克认为,这个现象的本质上是技术局限性导致的。
首先,光纤无人机的重量和成本,都远远高于同级别的无线无人机,因为前者基本都是后者添加光纤线圈和控制器改装而来的,而一个光纤线圈就要增加至少500美元的成本,这样就相对削弱了FPV无人机的性价比优势。另外,俄罗斯本国缺乏光纤生产能力,严重依赖东方出口的民用品,同样也增加了市场推高成本的风险。

此外,光纤线圈的重量也是一个累赘。10公里长度的光纤线圈就需要大约1.5千克,20公里长度更是达到3千克,而多数FPV无人机自重才不过几百克,负担一两千克的额外重量已经是极限,而这个“额外负荷”原本是安排给携带弹药的。因此,光纤无人机的作战距离与战斗部威力,是一对自相矛盾的因素。
如果想解决这一对矛盾,就要需要放大FPV无人机的引擎尺寸和机体尺寸。如此一来,却又丧失了FPV无人机“轻小、灵活、隐蔽”的关键优点,反而又添加了新的矛盾。

另外,光纤FPV无人机的一些固有缺点,也几乎从来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例如光纤易断和易缠绕的缺点,随着光纤无人机应用数量越来越多,作战距离越来越长,也出现得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无法克服。这个现象,导致前线的FPV无人机的“非战斗损失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作战效率。
相比之下,无线FPV无人机虽然一度被光纤无人机掩盖了风头,但是并没有被淘汰,而且一直与光纤无人机配合使用。采用变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后,无线FPV无人机抗干扰能力还得到了提高,而且能够避免光纤无人机的那些缺点。总得来说,无线FPV无人机的潜力还有继续发掘的空间。

俄罗斯专家认为,光纤FPV无人机的繁荣期已经过去,未来战场的新主角可能会变成高度智能化的无线FPV。这种AI控制的无人机,将不在乎任何电子干扰,能够自行锁定目标并发起攻击,价格很可能同样低廉,而且没有光纤无人机的那些尴尬矛盾。
但是笔者看来,如果这个预测如果成真,未来战场的天空被AI无人机掌握,那么对人类而言,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前景。(作者:陶慕剑)
无盐以兑
管他什么机,完成任务就是好机。见招拆招,合适就好[得瑟]
咔塔山
反坦克导蛋从线导进化成无线导。线导无人鸡可以算个小小分只。
butter
冷战时期的线导鱼雷:呵呵
腰宽八尺 回复 04-21 11:31
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是是相似路径
用户11xxx20 回复 腰宽八尺 04-21 11:59
都相似路径(铁轨),蒸汽火车和高铁的区别有多大?[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闹钟企鹅
不然呢?俄国就这技术,不用这还能考虑未来?不用就自己都没未来了
寻风
光纤无人机可不是新出现的,无线无人机只是他的升级版,大毛用他是因为自己无线无人机不行,无奈之举
唐佰虎点蚊香
反坦克导弹开始时用这个,现在还有谁用?拖着一个尾巴能打多远?
高兴的一然
打赢当下再说吧!!!谈什么未来!!![得瑟][得瑟][得瑟]
他爷爷
当下问题还没解决,考虑什么未来[笑着哭]
用户88xxx92
光纤FPV无人机没有未来,但它现在就很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