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美国当局宣布波音F-47成为该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选定型号,标志着F-47与中国歼-36不仅互相成为了竞争者,两者也成为用来定义六代机的代表。
为此,各国专业媒体纷纷对两种六代机进行分析对比,其中巴基斯坦媒体的一篇分析颇有见解,认为两款战斗机分别代表了未来世界空军两种不同的选择方向。

巴基斯坦《全球防务分析》网站刊文指出,各国争夺空中优势的目标推动了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美国的F-47与中国的歼-36也因此成为竞争对手。该文认为,美国旨在通过尖端的隐身和机动性来保持其主导地位,而中国的重点目标在于为空中优势和远程打击任务创建一个多功能平台。
巴媒称,歼-36的出现正值全球开发第六代战斗机的竞赛之际,美国空军领导人和国际国防分析家观察到,中国正在采用“系统之系统”的方法,在隐身、处理能力和传感器集成方面实现指数级改进。

巴媒指出,如果仔细研究歼-36,会发现这是一款为未来冲突而制造的飞机:宽阔的武器舱长约7.6米,表明能够容纳各种武器,包括PL-17等超视距导弹或更大的空对地弹药。此外,歼-36拥有先进的传感器阵列和先进数字驾驶舱界面,意味着该机将作为以网络为中心的战场的一部分运行,可能与无人系统协调以增强态势感知能力。这些技术进步暗示了歼-36在下一代作战行动中可能发挥的变革性作用。
行业专家预计,歼-36持续的测试将解锁更多功能,例如提高航程、与无人平台的更大集成以及隐身技术的进一步进步。随着这些增强功能的实现,歼-36有望成为重新定义“现代空战”的核心资产。

相比之下,美国公开的F-47战斗机仅仅展示了几张虚拟的渲染图。不过,从美国空军披露的有限信息里,也能分析出F-47的主要特点。
巴媒认为,F-47从外形看采用双引擎、无尾翼隐形设计,以及鸭翼配置,最大限度提高敏捷性和空气动力学效率。歼-36则采用独特的三引擎布局,能够获得更大的推力和远程作战能力。这些结构差异反映了两者不同的作战原则:F-47优先考虑有限空域的控制能力,而歼-36则同时兼顾了卓越机动性和更大范围空域的进攻能力。

从气动设计角度看,F-47的无尾设计和鸭翼能够实现一定隐身性和高速稳定性,双引擎设计则确保了卓越的敏捷性和快速的反应时间,这对于争夺制空权至关重要。相比之下,歼-36激进的三引擎配置优先考虑了极高的速度和敏捷性,实现了许多现有战斗机无法实现的快速爬升和急转弯,而且无尾设计具备更强的隐身优势。

简单来说,巴媒认为F-47的设计相对保守,仍然体现了五代机“追求隐身拦截”的空战理念,最大的技术突破则在于将六代机本身融入“网络化空战”。而歼-36的设计预想却是高强度的战斗场景和多功能进攻能力,试图在机动性、隐身性和作战航程等几乎所有领域“突破极限”,而“网络化空战”只是这些技术突破的一个方面。
从这个角度看,F-47和歼-36分别反映了美中两国看待未来空战截然不同的理念,代表了未来世界空军战略发展的不同选择方向,未来十年后的空战到底是继续沿用“隐身优势”?还是走向“高能量全面优势”?(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