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绿泥,是一种独产于黄龙山的绿色矿泥,因产于黄龙山且原矿呈绿色而得名,也被称为“龙筋”或“泥中泥”,它具有以下特点:
产量稀少:矿藏在紫泥与段泥的夹层中间,仅有数厘米厚,开采难度较大,因此产量十分有限,这也使得本山绿泥在历代紫砂人心中具有很高的份量。
矿物组成独特: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岩、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石英含量偏多,这导致其在挥发过程中坯体收缩较大,泥料容易“爆”,即在烧制中容易开裂。
不宜制作大件:鉴于其收缩率大、烧制易裂的特性,本山绿泥一般不用以制作大件产品,多作小件产品和“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
质感细腻:它不含“砂”,做出的紫砂壶没有粗糙的颗粒感,色泽醇正,黄白泛青,视觉上呈现出一定的透明感,触感润泽,肌理细腻,通体散发着玉石的光辉。
颜色丰富:在特定的烧制过程中,能生成多种颜色,如各种梨皮颜色、绿色、单绿色、棕绿色、七彩星色、雪花色、紫红色等。若在创作时巧妙运用这一特性,可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烧成后色调独特:烧成后的泥色一般多数呈黄色调,同时带有青色,整体呈现出一种冷色调。其颜色并非单一的黄色,肌底可能会呈淡淡的青色或淡绿色,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泥性嫩、吃温低,另一方面则是由其化学成分决定,三氧化二铝含量越高,发色就会越浅,而铝烧成后的颜色就是白色的。
表面可能有杂点:矿石经过风化和人工挑拣后,仍可能含有锈片、杂质或水锈等,这些会在烧制后形成黑色杂点。锈片烧成后可能会形成黑点或析出不同大小的黑色熔点;杂质融合在泥料中无法析出,只能靠人工尽量挑拣,且无法通过酸洗去除;水锈是地下水在矿料表面形成的,很容易刮干净,也会形成黑点。不过,这也成为了本山绿泥的一个特征,若一款本山绿泥壶表面颜色单一、黑色杂点大小相似且排布均匀规律,那么其泥料很可能是调配的或底子为假。
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用本山绿泥制作的紫砂壶,既有玉的颜色、光辉和高贵,又不失紫砂壶的本质特征,即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它的美不仅在于赏心悦目的外表,还在于经久耐用的本质。
总之,本山绿泥以其稀少的产量、独特的质感和烧成后的色调等特点,成为了紫砂泥料中的珍贵品种。它所制作的紫砂壶备受壶艺爱好者的青睐和珍视。然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假冒或劣质的本山绿泥制品,在选购时需加以甄别,可从颜色、质感、有无砂感、杂点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