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必须死”这是我对马斯克近期所有行动的总结。
这个DEI的就是多元化、平等与包容政策的缩写,DEI政策源于奥巴马时期,这个政策的本质上是“以新的歧视取代旧歧视”,是对白人男性群体的系统性排斥。奥巴马在位时期推动的零元购法案、非法移民和性别多样化等等的政策本质上是为了稀释白人,提升黑人或者说有色人种的社会地位。
赞成奥巴马的人认为这是帮助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群体提供平等机会,而所谓的性别自由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但是反对的人认为DEI倡导的“公平”实则是通过降低标准来迎合特定群体,最终损害效率与社会整体竞争力。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大规模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给美国的公共系统带来了灾难性的负荷,美国的社会治安急速恶化。而所谓的性别自由并没有带给人真正的自由,反而让这些变性人困死在医疗领域,成为医疗资本终身的养分。
马斯克与跨性别群体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022年,他的儿子泽维尔·亚历山大·马斯克在年满18岁后,选择变性并改名为薇薇安·詹娜·威尔逊,同时与马斯克断绝了关系。这一事件对马斯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始公开表达对性别多样化的不满和反对。此外,马斯克还曾批评游戏行业、影视行业和演艺行业中的“觉醒”文化,当白雪公主的主角是一个黑人,当巴黎奥运会都出现性别模糊桥段等等的时候,马斯克发现过度的政治正确和性别多样化的推行已经严重影响了欧美社会。
可以这么说,性别多样化是民主党从奥巴马时期一直推行的重大战略。因此在这十几年间,美国大量具有民主党影子政府特色的机构里都将多样化作为重要推广工作。所以,马斯克要做的就是清除这些毒瘤。
从多样化委员会,到国际开发署再到现在的教育部,我们看着马斯克主导的效率部门对美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深究起来就会发现上述这三个机构都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性别多样化的主要推手。
在奥巴马和拜登时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多样化委员会、国际开发署和教育部都拿到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推广多样化文化。就以马斯克曝出的国际开发署过往的支出来说,国际开发署在2022向塞尔维亚的Grupa Izadji 组织提供了 150 万美元,用于DEI宣传,并增加 LGBTQ 塞尔维亚人的就业机会。
而且国际开发署资金流向大多是阿富汗、也门、伊朗等战乱地区或是美国的敌对国家,在哥伦比亚、秘鲁、爱尔兰等小国也有支出。这就是马斯克说国际开发署煽动颜色革命的主要证据。
小吴认为,马斯克在自己大儿子变性以后就已经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他开始介入美国大选,大张旗鼓地赞助特朗普,直至成为特朗普最重要的帮手之一。2025年1月,他上任白宫首日即裁撤“多性别委员会”,直指该机构“以平等之名行歧视之实”。正常人都会觉得一个变性人参加女子赛事是一件荒谬的事,当一个人的性别可以是直升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其实美国民主党才是真正可以把美国带向深渊的党派。
在裁撤多性别委员会以后,马斯克多次抨击美国教育部与国际开发署推动的性别平等项目。这个两个部门既有大规模的财政预算,又有推动性别多样化的便利条件。举一些例子大家就明白了。2024 年 4 月,美国教育部公布了一项最终规定,重新调整了对教育法第九条的解释,禁止 “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包括基于性别刻板印象、性特征、性取向、性别认同等的歧视。这是从政策层面保护了性别多样化现象。另一方面,美国教育部规定学校必须允许跨性别学生使用与其性别认同一致的设施,如洗手间和更衣室等。并且还规定子女在学校做变性手术可以不经过家长的同意等等。
美国教育部资助了奥古斯都・霍金斯卓越中心计划2300万美元以增加全国有色人种教师的数量。另外也下拨了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环境改善,以更好地满足跨性别学生的需求,包括建设性别中立的卫生间等。
马斯克的大儿子就是在校期间跨过了马斯克直接进行了变性手术,甚至还在做完变性手术后指责马斯克“虚伪”“对家人冷漠”。这是马斯克从民主党转向共和党的决定性因素。他在商业领域宣布成立“xAI游戏工作室”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对抗那些“被政治正确绑架的主流游戏公司”。而在社交媒体领域则轰动性地收购了推特,希望通过其庞大的商业帝国与社交媒体影响力,正在重塑公众对性别平等的认知。
如果马斯克成功将反DEI思潮植入政策与企业实践,可能逆转过去数十年性别多样化运动的成果。然而,这种对抗也可能激发进步派更强烈的反弹,形成“文化战争”的恶性循环。但从美国自身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马斯克成功对美国而言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