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政府当前的困境,正是来源于其无法突破的历史条约框架。倘若菲律宾不打破这些条约所带来的束缚,想要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无疑是难上加难。
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菲律宾在挑起争议的同时,并未获得明确的国际法律支持。
美方的表态虽然时常“站队”菲律宾,但事实上,美方对南海争议的立场更像是一种地缘政治游戏。
不希望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却也并不准备为菲律宾的“领土主张”提供实质性支持。
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菲律宾政府的舆论调动成为了其主要武器。然而,这种通过情绪化的言辞来博取关注的方式,是否真能改变“南海归属”的法理问题呢?
三大条约掀起菲律宾“领土”之疑云
近日,在一次关于12名总统候选人的讨论中,马科斯公开表达了对中方在南海“水炮事件”中的回应的不满。所谓“没有一位候选人表示赞赏或欢呼”,其实不过是他在寻求更多国际舆论支持的方式。
这一声明无疑为菲律宾国内的复杂局势添了一把火,也引发了中国外交部的强烈回击。
在马科斯抛出这种挑衅言辞的同时,中国的回应却非常明确。
没有一个中国人会认同在菲律宾侵权挑衅时,中方不做出正当合法的回应”。这一立场,背后不仅是单纯的言辞交锋,更是三项国际条约的权威性声明。
菲律宾的领土界限并非随心所欲,而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所界定。这些条约不仅是菲律宾国土法理的基础,更是菲律宾无法轻易撼动的现实框架。
《巴黎条约》(1898年)结束了西班牙与美国之间的冲突,确定了菲律宾的领土界限。
尽管此条约没有详尽地列出每一岛屿的具体位置,但它通过划定一些关键地理坐标,实际上就排除了南沙群岛和黄岩岛。
《华盛顿条约》(1990年)继续为东南亚地区的海洋争端提供了国际法框架。
在此条约下,南海的部分岛屿被划定为争议区域,而菲律宾显然并未被赋予对这些岛屿的“主权”。
《美英条约》(1930年)涉及到英美两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事务,而菲律宾当时还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条约自然不包括如今争议重重的南海群岛。
马科斯的外交舞步与现实的条约框架,似乎正悄然碰撞。菲律宾若想继续维持“南海主权”主张,显然与这些历史悠久且国际公认的条约产生了直接冲突。
面对“领土梦”,中国的态度始终如一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且稳定。从中国外交部到军方,从学者到普通民众,大家对于“南海主权”这一问题几乎没有分歧。
正如张晓刚大校所言的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界定依据。这不仅是在回应菲律宾的挑衅,更是在给所有关心南海问题的国家发出信号:地区的和平稳定,必须遵循国际法和现有条约的规则。
如今的南海争端,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而是牵动全球的焦点。
菲律宾虽不满足现状,但正如历史上的种种尝试一样,任何破坏国际条约框架的行为都无法轻易获得长久的合法性。
马科斯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屡屡挑战中国的底线,无论是言辞的对抗,还是区域政策的挑衅,终究都逃不过条约和法理的约束。
就如中国的立场所表明的那样,无论菲律宾如何演绎“领土梦”,南海的主权问题,从未改变。
马科斯和他的外交“舞蹈”
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言辞愈发激烈,似乎他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菲律宾的总统,还是南海问题的“终审法官”。
菲律宾的外长也紧随其后,似乎要给南海的局势添加更多的“乱象”。真的不仅是菲律宾总统“瞎胡闹”,外长也是跟着“出洋相”!
在东盟十国外长的务虚会议期间,他呼吁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要求东盟“必须”与中国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同时解决一系列“棘手问题”。
听上去,菲律宾的外交口气像极了一个学校班长,正在强硬地要求大家按规定来。
不可否认,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对于东盟而言是个棘手的难题。
在全球政治风云变幻之际,东盟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如何与中国谈判,更在于如何在集体利益和分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变化让东盟各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愈加复杂。某些国家借机与美国更紧密合作,有的则希望维护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如何统一立场,已成为摆在东盟面前的一道难题。
菲律宾的外交“旋风”可能正撼动着南海的波涛,但这个波涛的背后,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风帆在迎风飘扬。
马科斯的高调喊话,外长的“指示”虽然看似有力,但东盟这一船在波涛汹涌的国际关系中航行,能否保持方向、避免倾覆,仍然是个大问号。
马科斯的“中导棋局”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最近的一番言论,简直让人错愕——他试图通过借用南海争端来牵制中国,并且把美军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当作谈判的筹码。
这一行为,真可以说是“把南海当作了交易桌”。马科斯似乎不明白,世界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谈判的市场,而安全与稳定也不应成为交换的商品。
“只要中国停止‘骚扰’我们的渔民,停止‘声索’我们所谓的‘领土’,不再攻击我们的船只,我们就撤掉‘堤丰’系统。”
马科斯居然将南海问题和美国的导弹系统挂钩,这就像是一场低级的外交赌博。
他希望通过美军的中导系统,向中国提出“条件”,似乎是想用此来获得更多的政治利益与安全保障。然而,这样的逻辑不仅漏洞百出,甚至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从表面看,马科斯或许认为这样可以迫使中国做出让步,然而他忽视了一个关键的现实:南海不仅是菲律宾的领土问题,更关乎区域的安全格局与大国之间的博弈。
当菲律宾将美军的中导系统作为筹码时,实际上是在做一场赌博,这种赌博的结果,很可能不仅仅影响菲律宾自己,还可能引发地区局势的重大变化,甚至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触发点。
更为重要的是,马科斯未必意识到,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中程导弹系统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体现,它代表的,还是美方对整个地区安全的强硬干预。
中国的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菲律宾把南海问题和“堤丰”中导挂钩,纯粹是错上加错。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进而恶化区域的紧张关系。
如果说中导系统能作为菲律宾与中国博弈的一张牌,那它无疑是充满火药味的危险赌注。
菲律宾若不认清局势,继续将国家安全与外部军事部署挂钩,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外交危机。马科斯如果不及时醒悟,菲律宾很可能会在这场外交博弈中走上不可回头的道路。
在“堤丰”导弹和南海问题的双重压力下,谁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历史遗忘在局势的风暴中心?
以下为信息来源:
菲律宾将南海问题与中导问题挂钩,外交部:不要一错再错
东盟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立场的发展演变 - 国际合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