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到深处》:富含童真的小学时光

蓝千帆 2022-11-11 16:10:5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小学时光都是充满童真与童趣的。在人们的记忆里,那段时光不仅有苦有乐、更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片段。在作家的心目中,小学时光仍然是充满着纯真的岁月年华。

图\摄图网

季羡林老师创作的作品《孤独到深处》当中,就描写了他小学时光的童趣与童真。通过字里行间,我们读者或多或少可以从中追忆到自己的那段往事。因为,它们同样是纯真而快乐的。

作品里的小学时光,有许多个关于童真的片段。其中,更有些片段是让我们记忆犹新、留下深刻印象的。虽然作者小学时光与现在的众多读者的小学,存在时代上的差异,可以,关于童真的感受,是有着众多共通之处的。著作中的铁圈、转学以及竞赛,则是别具代表性的童真话题。

铁圈

铁圈,是一种常见的物件。不过,在有些年代里,它们却常常会出现在小学生的生活当中,成为他们童真岁月里的重要印记。因为,滚铁圈,是有些小学年代中常存在的一种乐趣游戏。

季羡林老师的作品《孤独到深处》当中,就描写了作者在小学时光里滚铁圈的趣事。当然,这也是他小学岁月中充满童真的一段往事。同时,也会给我们读者带来童年纯真的体会。

图\摄图网

那时,作者的记忆当中就存在着滚铁圈的记忆。因为,他闭目养神思考的时候,似曾会看到一个孩子,用前面有弯钩的铁条,去推着一个铁圈。而且,还在街上东奔西跑。这,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写照。

谈到作者童真的小学时光,不能不提他滚铁圈的乐趣。因为,他曾经有一阵子时光,迷上了在升官街上滚铁圈的玩乐。作为小学时的一种乐趣,滚铁圈给作者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

尽管铁圈的滚动在我们的成长岁月里并不会占据太多的时间,同样的,也可能不会占作者太多的时光,可是,这却掩盖不了滚铁圈在小学那段岁月中的纯真体验与乐趣感受。

转学

转学,一般是因为学生的各种因素而出现的更换学校的行为。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转学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它们,或者只是发生在少部分学生的身上。这,也包括了作家季羡林。

在季羡林老师的作品《孤独到深处》当中,谈到了他因为一些原因而转学的过程。主要因素,其实在于家长对学校教学的一些看法之上。当然,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作者的一段乐趣时光。

图\摄图网

由于季羡林老师当时的小学,将文言文改为了白话文。而所出版的一本国文教科书中,有一篇经典的童话作品《阿拉伯的骆驼》。这个童话故事,理所当然也是充满乐趣的。

因为,童话里讲述了一个会说话的骆驼。这个故事,作者记得非常清楚。可是,因为他的叔父看到了这个童话后,觉得骆驼会说话实在是太荒唐了。所以,就要作者立刻进行转学。

可以说,季羡林小学时光的转学,看似平常而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通过一则童话故事的呈现,而让那段转学的节点,充满了童真与童趣。这,是拥有快乐的转学时刻。

竞赛

竞赛,便是我们常说的比赛。在小学的阶段,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许多学校都常常会进行一些学科上的比赛。在季羡林的小学时光里,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比赛事项。

作品《孤独到深处》当中,就讲述了作者小学时候的一次国文竞赛经过。而竞赛的题目,则是有关他们游玩济南名胜之一的内容。这,也是作者经常去玩的一个地方。

那里附近,是全国颇有些名气的石雕大佛,还有一座名叫橛山的大山。因为作者经常爬这座山,所以,当他再次爬上去游玩的时候,并不会感到太过吃力。而这座山之所以叫橛山,是因为在济南城里看过去时,它像一个橛子。

虽然这座山比不上泰山,可是,在济南的南部群山当中,它确实鹤立鸡群的。因此,作者登上了这座高山的山顶时,也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后来,当然是作者将这段经历写成游记,去参加国文竞赛了。

从作者外出游玩而创作作文参加国文竞赛的经历去看,这段往事,足够见证了作者小学时光的乐趣和童真了。而又因为这样的经历,让那段童真的感受,深刻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当中,成为一段珍贵的记忆。

铁圈、转学以及竞赛等,共同构成了《孤独到深处》里童真的小学时光。它们,不仅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份乐趣,对于读者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份值得欣赏和回味的岁月年华。因为,那是富含童真的小学岁月。(文\蓝千帆)

0 阅读:12
蓝千帆

蓝千帆

作家、影评人,代表作《蓝星飞扬》、《静水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