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饮食之道也是学问之道

蓝千帆 2022-10-11 16:17:47

饮食文化,其实是一种门道。当然,它也属于一种关于学问层面的门道。对饮食文化的思考与研究,自然也是一种有关学问的积累与提升。所以,饮食之道也是学问之道。

图\摄图网

冯唐先生创作的著作《了不起》,便是一本持有这种观点与看法的作品。我们阅读《了不起》,不仅可以收获对人间百态的感悟,同时,更可以了解关于饮食之道的心得分享。

那么,在《了不起》当中,作者冯唐又是如何给饮食之道进行思考与定义的。相信有读过相关章节的读者,并不难于理解与消化。其中,对心情、记忆以及厨师等角度,作者都有了相应的分析。

心情

心情,很多时候都是关于我们对外部所产生的情绪和感觉。自然,心情也包括了喜怒哀乐等方面的内容。而我们对饮食所产生的喜好等,往往能够产生相应的心情关照。

在作品《了不起》当中,冯唐先生就谈到了饮食过程中所会发生与萌生的心情问题。也许,这就是饮食之道里面的一个层面的学问。心情,其实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饮食状态的。

图\摄图网

作者在讲诉自己看法的时候,谈到了品尝好吃的美食这种状态下的情形。他说到,即使自己遇到了非常好吃的美食,然而,如果跟自己一起品尝美食的人,属于自己不喜欢、而又讨厌的人时,这些美食就不再是美食,而是因为心情不好便成为了不好吃的食物。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所品尝的是并不好吃的食物。可是,陪伴自己品尝这些食物的人,是知己好友、是自己喜欢且乐意陪伴的伙伴。那么,此时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而变得开心、快乐。而这时候并不好吃的食物,也会因为心情而成为美食。

可见,心情的好坏对于我们的饮食之道是一种学问。心情好与心情不好,所品尝的食物,自然也会因此而产生好吃或不好吃的状态。此,乃是心情对于食物发生作用的饮食之道了。它,是一种学问之道。

记忆

记忆,属于我们脑海中所存储的形象系统。当我们因为某些情景或场面等触发时,我们脑海中的记忆系统就会被调动而来,提取出跟这些情景或场面相关的记忆来。而美食,自然具备这种情景或场面的功能。

冯唐先生创作的《了不起》当中,也谈到了饮食当中引发记忆的学问。也许,这便是饮食之道当中的又一个展示学问之道的角度了。

图\摄图网

在作品里,作者谈到自己父亲在小时候的往事。那是父亲从国外回来,便会给家里配一些米醋加辣椒样子的蘸水。自然,这些配料食物是非常好味道的。

另外方面,作者之所以谈父亲,很多时候是因为父亲在家里更多的是重视做到做菜的活儿。他,对家里的饮食家务,特别上心。所以,当作者品尝到类似的蘸水时,就会想起父亲的味道。而这种父亲的味道,自然而然是一种记忆的呈现了。

《了不起》通过作者对父亲的记忆呈现,以饮食之道作为纽带,诉说了这种有关记忆层面的学问。自然地,饮食之道也因为记忆的体现,而成为了一种在记忆角度上的学问之道了。

厨师

厨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无论是餐馆小店还是酒楼宾馆,可以说,有饮食的地方就有厨师。而厨师,自然会成为饮食之道当中的一门学问所在了。

在作者的观点里面,《了不起》有关对厨师的一些里面与见解。由此,也揭开了大家对厨师的一种常规印象,进而产生一种新的看法。

作品里,作者指出了,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厨师。而让我们成为厨师的决定性因素,却不是天赋、努力、勤奋等。而是,我们是否愿意去做厨师这样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态度上愿意当厨师,其实,就可以成为厨师。这,作者认为是态度问题上的抉择。而能否把厨师做好,能否有大本事做出美味,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作者在《了不起》里提到的关于当厨师的态度问题,其实也揭示了饮食之道中的一种学问之道所在。毕竟,厨师在饮食文化里,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所以,讨论对厨师的看法,自然也就体现了饮食之道乃学问之道的观点了。

心情、记忆和厨师等角度,共同勾勒了《了不起》中作者对饮食之道也是学问之道的看法。我们阅读这本佳作,尽管还有更多有益或有趣的观点。但是,饮食、学问之道的理解,着实是书中精彩中的一种精彩所在了。(文|蓝千帆)

0 阅读:1
蓝千帆

蓝千帆

作家、影评人,代表作《蓝星飞扬》、《静水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