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西北的小城张掖,藏着《西游记》的一个秘密

鹤弘看旅游 2023-03-28 23:49:01

张掖,一个处在大西北的毫不起眼的五线城市,深藏着一座始建于西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复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的大佛寺。

该寺在历史上是西夏至元代两朝的皇家寺院。据记载,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就出生在这座寺院里。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显在此出家,因此有“元朝天下,南宋皇帝”的说法。

大佛寺的大佛殿供奉着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大家想象一下有多大。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

释迦牟尼涅槃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寺院保存的与《西游记》相关的壁画,《西游记》故事壁画绘在大佛殿内释迦牟尼佛身后的墙壁上。

由于历史久远,这幅壁画色彩已有脱落,面积约15平方米,由若干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反映的是“取水子母河”、“道昧放心猿”、“婴儿戏禅心”、“大战红孩儿”、“活人参果树”、“路阻火焰山”、“大圣拜观音”、“大圣闹天宫”、“观音收怪犼”、“大闹金兜洞”等故事情节,刻画了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红孩儿等人物形象。

这幅壁画所绘内容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描写有所不同,特别是猪八戒的形象。在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一个憨厚,爱贪小便宜的角色;而在这幅壁画中,猪八戒却是一副勤劳勇敢的可爱形象。

在艰苦的取经路上,他不仅要挑着沉甸甸的行李,还要到深涧艰难取水,与妖魔鬼怪作战。在这幅画中,猪八戒为什么如此勤劳且勇敢呢?在张掖城西七彩丹霞附近有一个村庄叫高庄村,是小说《西游记》高老庄的原型,猪八戒要讨好他心爱的高小姐,自然要好好表现,而猪八戒做了张掖人的女婿,张掖人自然要重塑他的好形象。

那这组壁画于什么时候呢?近年来,研究人员就壁画创作时间进行了研讨,主要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是元末明初说:专家根据张掖大佛寺建筑的沿革变迁特别是壁画的风格特点,推测该壁画应画于元末明初,这样来说壁画绘制时间要早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这说明,在小说《西游记》成书前,《西游记》故事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更是如此。

二是清代说:认为壁画画于清代,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壁画太像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在元代不可能出现如此精细的取经故事。当然,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如果元末明初这个说法正确,那么它比《西游记》成书要早200年,这就说明张掖大佛寺的西游故事壁画就是小说《西游记》的创作“雏形”。

张掖为什么有这么早、这么逼真的西游故事壁画,这与张掖所出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张掖是玄奘天竺取经的必经之地,也是佛教东传的中转站。玄奘取经故事,早在《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就以说唱等艺术形式广泛流传。

张掖作为西域至中原的必经之地,必然成为西游记故事的集散地,并留下诸多和《西游记》故事相关的历史痕迹,后来西游故事传到中原地区,最终导致了小说《西游记》的成书。

0 阅读:12

鹤弘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