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古人的大事,有人出人头地,也有人沉沦苦海,苦乐之间,见出人生百态。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5副文采飞扬的极品对联,科举场中多愤慨,流传千年令人叹!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哦。
第1副对联: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
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爆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顺天乡试科考舞弊案。
当时科举的主副考官分别是李蟠和姜宸英。李蟠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状元,时年43岁。
姜宸英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探花,时年70岁。
2年之后的康熙三十八年,李蟠和姜宸英主持顺天府乡试。
顺天府为天子脚下,显宦众多,偏偏这一届乡试中举之人多为官宦子弟。一时群情激奋,百姓哗然。
有人写了《士子揭世文》,揭露科举黑幕:“顺天大主考李蟠、姜宸英等灭绝天理,全昧人心,上不思特简之恩,下不念寒士之苦,白镪薰心,炎威炫目,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若王(熙曾孙)、李(天馥子)以相公之势,犹供现场三千,熊(一潇子)、蒋(弘道子)以致仕之儿,直献囊金满万。”
此文绘声绘色,仿佛亲眼目睹,将李蟠和姜宸英舞弊的情况说得煞有介事,一下子点燃了读书人与老百姓的怒火。
当时还流传着一副对联,嘲讽正副主考李蟠和姜宸英:“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
此联因时事而发,大胆犀利,点名道姓,与《士子揭世文》一样,成为读书人抗议科举黑幕的战斗武器,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热门谈资。
此联之妙,在于一语双关,妙用姓氏。
姜宸英姓姜,借用“生姜”之“姜”,说“姜是老的辣”,而一大把年纪的姜宸英却毫无辣味,不能够纠正主考官李蟠的受贿,不能够让科考风清气正,真是辜负了朝廷和士子的期望。
李蟠姓李,借用“李子”之“李”,说“李子是甜的”,小李大肆受贿,见钱眼开,自己吃得甜滋滋,却把科举弄得乌烟瘴气。
此联与《士子揭世文》一起,将事态弄得越来越大。康熙帝于是命令中榜举人进行复试。
虽然复试结果表明,中举之人皆有真才实学,却又因孔尚任揭露此处科举黑幕的《通天榜传奇》而进一步扩大了事态。
为了平息事态,康熙帝下令将李蟠和姜宸英送入大牢。姜宸英自觉冤屈,吞药自尽。(一说为病死。)李蟠则被流放关外三年,从此永不叙用。
时光流转,后人很难判断李蟠和姜宸英到底有没有徇私舞弊。毕竟,对康熙帝而言,真相也许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事态平息下去。
但是看到“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这副对联,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读书人的愤怒,可以感受到李蟠与姜宸英的委屈。孰是孰非说不清,唯有一声叹息。
第2副对联:陈良之徒与其弟;杨氏为我是无君。
这是一副四书五经集句联,而内容同样是嘲讽科举舞弊的。
我们知道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读书人对于四书五经十分熟谙。所以集四书五经的对联也变得十分流行。
当年某地乡试,主考官姓陈,他因为生病了不能阅卷,于是让自己的弟弟帮忙阅卷。副主考则姓杨,他曾经有过受贿的情况。这次主考官生病了,副主考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有人写下此联嘲讽正副考官。上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下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这种四书集句,恰如古人之断章取义,一般取字面意义贴合眼前情境,形成双关之妙。
比如此联,上联嘲讽主考官糊涂妄为,辜负朝廷信任,下联嘲讽副主考受贿舞弊,目无君王,无法无天。
第3副对联:年谊藉夤缘,稳计万金通手脚;皇仁空茂育,伤心一信送头颅。
第4副对联:殷鉴不远;周德既衰。
第5副对联:殷礼不足征,业已如聩如聋,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好凭交易赚金钱。
这3副对联,嘲讽的都是同一场科举考试,嘲讽的都是同样的主考官。
光绪十九年(1893),殷如璋担任浙江乡试主考官,副主考则为周锡恩。(此为恩科。)
当时浙江绍兴有个小官,与殷如璋是同年,于是就想通过这层关系给殷如璋送礼,为家中将要科举的子弟打通关节。
周福清给殷如璋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约定暗号,考卷结尾有“皇、仁、茂、育”四个字的,即为关系户,希望殷如璋多多关照这些关系户。事成之后,周福清将会送上万两银子作为酬谢。
当时殷如璋还在苏州,于是周福清派了一个心腹手下前去送信。本来事情安排的妥妥的,谁料一切都坏在了这个心腹手下的身上。
手下送信到苏州的时候,殷如璋正和副主考周锡恩在船上闲话。殷如璋拿到信后,知道这封信藏有秘密,因为有外人在场,就没有打开信封,而是先放在一边,和周锡恩继续聊天,谈笑自若。
偏偏送信的那个人没有一点情商,等得不耐烦了,又看到殷如璋谈笑风生的样子,不由得气呼呼大喊起来:“这封信可是有一万两银子的干系,难道大人连个回信都不给吗?”
周锡恩一听,这其中有故事啊,于是对殷如璋说:“什么信关系如此重大?小弟能否看看呢?”还没等殷如璋答应,就自己去拿信笺了。
殷如璋知道事情瞒不住了,当机立断,钱赚不到是小事,别把自己搭进去了。
于是殷如璋赶紧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信里什么内容,一起看看吧。”
信件一打开,什么都完了。殷如璋的一万两银子落空了,周福清送钱的事情也公开了。
最终,周福清被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经过营救后,周福清留下了一条命,但是周家从此家道中落。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也被摘除秀才身份,从此再缘仕途。
没错,这位周福清就是鲁迅先生的祖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家的衰落才有后来的鲁迅。鲁迅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世沧桑,为后来的创作之路准备了阅历。
“年谊藉夤缘,稳计万金通手脚;皇仁空茂育,伤心一信送头颅。”就是嘲讽的周福清试图行贿,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件事。
而“殷鉴不远;周德既衰”这副对联,则是说殷如璋试图受贿,周锡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暗通关节。虽然周福清这档事被揭发了,但是科考上还有许多关节黑幕。
“殷礼不足征,业已如聩如聋,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好凭交易赚金钱。”这副对联采用自对手法,如聩如聋自对,恩科恩榜自对。
这副对联说两位主考官在浙江乡试这件事上赚足了银子,选取的根本不是人才,而是“钱财”,赚了个盆满钵满,主考官真是肥差啊。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