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直接出面指责马斯克“通共”,是美国叛徒,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不久之前,美国联邦法院下达禁令,严禁 马斯克的效率部接触财政部敏感数据,试图以此束缚马斯克的行动。
然而,马斯克并未因此却步,展现出一贯的果敢与决绝,迅速将目光转向了美联储,这一全球金融领域中最为神秘且具强大影响力的机构。
美联储自 1913 年成立以来,历经 112 年的风雨,虽从属性上看是私人机构,却在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 “央行” 角色。
凭借对美元发行的掌控权,美联储实际上操纵着美国的货币政策,其一举一动,从美元利率的调整,到美元支付体系的运作,都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着深远影响。
由于美元在国际贸易与金融交易中占据着世界流通货币的关键地位,美联储的影响力早已跨越美国国界,成为事实上的 “世界央行”。它与欧洲盟国以及日、韩、澳、新、加拿大等国的央行之间,构建起了紧密的联系网络。
这种联系并非简单的合作,更多时候,美联储凭借对美元流动性的绝对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这些国家央行的决策,进而对全球金融体系施加强大的影响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欧洲央行与众多欧洲国家深陷美元荒的困境,无奈之下,只能向美联储低头求助,恳请其提供美元流动性以缓解燃眉之急。
连作为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的欧元区都不得不向美联储寻求支援,这一事实充分彰显了美联储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强大话语权与影响力。
马斯克将查账的矛头指向美联储,绝非偶然之举,而是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众所周知,美国霸权的维系依赖于三个关键支柱:美元、美债与美军,分别由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五角大楼掌控。
这三个部门犹如美国霸权大厦的基石,支撑着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主导地位。
然而,马斯克敏锐地察觉到,这看似稳固的体系背后,实则可能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问题与弊端。
对这三个部门展开查账行动,犹如在黑暗中探寻真相的明灯,有望揭开美国霸权背后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秘密。
此前,DOGE 在对财政部的调查中,尽管遭遇重重阻力,纽约联邦法官于 2 月 8 日下达临时禁制令,禁止 DOGE 接触财政部数据并要求销毁已获取的资料,但马斯克凭借其卓越的创新思维与先进的技术手段,成功打破困境。
他组建的 DOGE 团队,虽仅有 6 名年龄在 19 岁至 25 岁之间的年轻技术人员,却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展现出了惊人的查账效率。仅用短短两三天时间,便在财政部的数据中发现了重大疑点,马斯克随后发文指出,美国财政部每年竟向身份不明的个人发放超过 1000 亿美元的福利金,十年累计金额高达 1 万亿美元之巨。
这笔巨额资金的去向不明,引发了公众对美国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的强烈质疑。这些钱究竟流向了何方?是被用于正当的社会福利支出,还是在某些利益集团的操纵下,被挥霍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这一发现无疑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各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那么,美联储内部又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呢?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其对美元流动性数据的掌控之中。
一些美国大型银行,如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在面临资金压力或寻求投资机会时,可以向美联储申请融资,获取美元流动性支持。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银行正是依靠美联储提供的资金,才得以稳定自身的美元资产,避免了破产的命运。
然而,这种资金的流动并非完全透明,由于美联储的相关数据和措施并非全部对外公开,这就为利益输送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银行或投资机构在获得美联储的美元资金后,除了用于自身业务的稳定与发展外,是否存在将资金用于谋取私利、进行不正当交易的情况?一旦美元流动性数据和输送措施不透明,就极易导致 “利益捆绑” 现象的出现,进而催生强大的 “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集团凭借其在金融领域的强大影响力,有可能逐渐渗透到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新闻媒体到娱乐产业,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甚至在政界和法律界也安插自己的势力,从而实现对国家的间接掌控。
韩国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在韩国,国家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财团手中,导致社会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马斯克与特朗普显然意识到了美国社会正面临着类似的风险,他们试图通过改革行动,打破这种潜在的利益集团结构,重塑美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值得注意的是,历届美联储主席大多由犹太裔担任,这一现象似乎暗示着美联储内部可能存在着某种固化的利益集团结构。马斯克对美联储的查账行动,无疑将打破这种长期以来的平衡,引发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应。
马斯克对美联储的挑战,从更深层次来看,也反映了美国国内两党之间的恩怨与博弈。
在美国政治生态中,犹太社群在美国金融界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且通常倾向于支持民主党。马斯克对财政部与美联储的查账行动,除了具有推动金融改革、增加美联储透明度、减少利益集团把持等公共利益层面的考量外,也被部分人认为包含了对私人恩怨的回应。

必须认识到,美国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债务规模持续攀升,目前已高达 36.46 万亿美元,占 2024 年 GDP 的 125%,沉重的债务负担如同高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美债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愈发困难,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逐渐下降;通货膨胀率虽有所波动,但仍高于正常水平,严重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成本;
庞大的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此外,美国产业空洞化问题日益严重,大量制造业企业外迁,导致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困境,美国迫切需要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否则将难以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马斯克领导的 DOGE 成立后,迅速对美国之音、USAID、教育部等部门展开改革,这些行动可以看作是对美国现有体制弊端的初步清理。然而,真正的 “硬骨头” 无疑是财政部、美联储、五角大楼等掌控着美国经济、金融和军事核心权力的部门。这些部门不仅掌握着巨额资金的流向,还对美国的国家战略和全球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它们进行改革,必然会触动美国现有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面临的阻力也将超乎想象。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与马斯克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他们试图推动美国的全面改革。然而,理想虽美好,现实却充满了挑战。
美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美联储的复杂结构与强大利益集团、美国债务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等,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经过了长达 112 年的积累与演变,已成为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难题。
随着马斯克对美联储的关注不断升温,美联储也迅速做出了反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加听证会时,公开驳斥马斯克关于美联储人员过剩的观点,强调美联储面临的是工作过度而非人员过剩的问题。
与此同时,美联储支持的民主党参议院墨菲指责马斯克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调查是 “腐败夺权”,并试图将中国牵扯进来,声称马斯克“通共”,是美国的叛徒,毫无根据地声称马斯克此举是在讨好中国,给中国送大礼。
然而,回顾马斯克的过往言行,这一指责显然站不住脚。早在 2016 年,马斯克就曾抨击某些美国企业与中国 “串通一气”;2021 年,马斯克发射的 “星链” 卫星两度逼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的太空安全构成威胁,中国外交部也因此对其提出了明确警告。
如今,马斯克却被民主党议员扣上 “通中” 的帽子,这一现象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事实上,马斯克作为一名商人,其商业决策往往受到市场利益的驱动。他加大对华投资,将母亲送到中国居住,更多是出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商业潜力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考虑,而非对中国有特殊的情感倾向。
目前,马斯克的改革尚未真正触及美联储的核心利益,因此美联储的反应相对克制。然而,一旦马斯克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提出实质性的举措,如调整美联储的内部结构、加强对其资金流向的监管等,动摇到金融资本的根本利益,那么美联储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很可能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进行反击。
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如何在改革的道路上把握好分寸,平衡好改革的力度与各方利益的关系,将成为决定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自建国以来,历任总统都曾试图对美联储进行改革,以实现对国家货币权力的掌控。然而,这些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许多总统甚至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例如,肯尼迪总统在试图收回美联储的货币发行权后不久,便遭遇刺杀身亡。如今,马斯克再次向美联储发起挑战,这一行动是否意味着美国将真正开始对美联储进行 “动真格” 的改革?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以及对相关用户帖子的点赞,都表明他和特朗普已经在为对美联储的改革行动做积极准备。他们提名美国议员罗恩・保罗领导美联储的审计工作,这一举措无疑是对美联储的一次强有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