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夏蝉躁声里的情绪交响曲
时光荏苒,转眼间30多岁了,总是在闲下来刷会手机或者停下来时心里不断滋生着焦虑,越是想要止住越是想野草一般蔓延,就这么机械地翻动着手机或者眼睛愣住不动,除了焦虑其他都变得索然无味,即使想静不下心来转移注意力都做不到,晚上关上灯闭上眼躺床上,表面平静头脑却在经历着风暴不断轰炸...像一只困在迷宫里的蚂蚁,精疲力尽却怎么也逃脱不出来。
最近小编也是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不断激增的焦虑,难道就是因为30多岁了?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这种情况?
二、我们这一代焦虑浪潮的三重暗涌
1. 文化基因的时空错位
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就是告诉我们到这个年纪你就应该要有所成就。确实也是,30多岁的我们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开始肩挑两头,前边是嗷嗷待哺子女地养育,后边是日渐年迈父母长辈的尽孝,现实推着我们前进,责任和担当让我们走向成熟的。我们渴望出人头地,我们迫切想要带领我们的家人过上富足幸福的日子,正是这份责任让我们来前进的过程中平添了更多的焦虑。
2. 生存成本的指数爆炸
当我们的责任感增强,更加努力的想要改变生活时,沉重的现实无疑让我们在焦虑的汪洋中不断下沉。当今的社会对于我们这代人老说无疑是非常不友好的,完美错过了时代红利,又真正地赶上百年未有之变局时刻,社会经济环境急转直下,房贷、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的每一个有志青年喘不过气来,职场也开始疯狂内卷,资本疯狂地吞噬这我们,“996”都成为一种福报,即便如此裁员还是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头上,焦虑已成必然。
3. 滤镜时代的认知失调
此外,舆论“财富及正义”的风气肆意蔓延,自媒体铺天盖地的成功案例整天在我们眼前高调地炫耀着,这更加剧烈地催化着我们心中的焦虑。根据某一个社交平台调查显示,我们每天平均能够刷到5.7个"同龄人年入百万"案例,而实际我们国家的30-35岁人群月入过万者仅占28.6%。人心痛苦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对比和嫉妒,我们在朋友圈看着无数同龄人的"人生巅峰",却只能在自己的现实里吞咽着"职场瓶颈"。
三、化情绪为动力,用行动打破我们的困境
细细想来,焦虑本身并没有问题,甚至它有着积极的一面,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慵懒,让我们思安思危思变,而这是变好的开始。所以我们应该化情绪为动力,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用图表分析我们的突破点及可行性,在确定好行动计划立刻启程,哪怕刚开始做成一坨屎,只要你开始了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坚持。道虽远,弗为不至,当我们的精力都在行动上时,充实的生活也就没有可供我们焦虑的时间了。当然,凡事过而不及,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焦虑必须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我们身边因为焦虑而选择轻生的例子也经常能听到,当焦虑超出自己的界限时及时找人开导或者直接找心理医生。
30多岁了,学会知足常乐,用行动来充实我们的内心,生活其实也没有那么绝望。
各位读者是否正在焦虑?你是如何化解你的困境呢?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