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之后,科创板投资收益如何增强?

管晓资 2025-04-12 06:24:33

凡事,存在即合理;既已发生,唯有效应对。

最近,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A股亦受波及。单单4月7日一个交易日沪指即跌去245点。恐慌情绪下,科技股遭抛售,市场似乎暂时遗忘了科技兴国的“历史使命”。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市场先生的情绪永远比理性更先到达极端”。自2月底以来,科创板剧烈调整之后又有反弹迹象,波动放大。这种由情绪驱动的调整,虽放大短期波动,却也让硬科技企业的真实价值在价格回调中更显清晰。

科创板是中国科技企业荟萃之地。它问世5年多来,上市公司数量587家(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7日),在指数方面建构了价值、成长、主题、全面等多层次矩阵。与之适配的一系列准入低门槛、普惠的基金产品相继推出。

眼下,基金公司又有新动作。4月7日起,大成基金旗下大成科创综指增强基金(A类023893,C类023894)正式发行。顾名思义,这款基金被寄予了明确的目标——致力于对标并战胜科创综指走势。

科创板指数跃迁

一系列科创板指数,串联起587 个点。在市场现在起伏不定之际,或许只有明白指数的价值,才能看清科技未来的发展。

毕竟,这些指数是伴着中国科技进步、科创板发展一步又一步地走出来的 。

2019年6月,科创板鸣锣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专注于服务科技创新的试验田。

2020年7月,科创50指数率先出鞘,以市值前50的龙头构建核心基准,为市场提供首只科创板大盘蓝筹指数。

2023年8月,科创100指数发布,将样本空间拓展至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

2024年8月,科创200指数发布,其从科创板中选取市值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科创50、科创100与科创200共同构成了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大、中、小盘市场的整体表现。

与此同时,科创行业主题指数矩阵也在不断丰富。科创成长、科创信息、科创医药生物、科创人工智能等指数,对高景气赛道进行了精准聚焦。

2025年年初,科创综指发布,其样本空间扩展至所有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剔除ST、 *ST),这一跨越性升级实现了从局部到全景的市场映射。

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4月7日,科创综指成分股568只,覆盖了96.7%的科创板公司。

科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科创板指数体系的进化史,正是中国硬科技企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缩影。科创综指的诞生,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全景式配置工具,更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为注册制下的市场定价体系树立新标杆。

全面反映指数

自设立以来,科创板始终肩负着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此扎根的587家上市公司,聚焦于机器人、Ai、大数据等新兴、前沿领域,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多年来,大规模的研发资金注入为它们持续创新装上了强大引擎。粗略统计,2024年指数成分研发投入金额总计突破了1500亿元大关。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超过10% ,这一数据相较于A股的平均水平,有着相当明显的领先优势。

科创综指在呈现科创板整体运行态势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它近乎将科创板所有上市公司纳入其中。大型、中型还是小型市值的股票,均被其全面覆盖。这一特性使得科创综指能够极大程度地分散因单一赛道波动所引发的风险。

从行业分布层面剖析,Wind数据显示,截至 3月7日,科创综指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囊括了 44 个申万二级行业以及多达96个申万三级行业。在众多行业板块中,半导体板块权重占比突出,达37.2%,而医疗器械、软件开发等行业也各自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分别为 6.8%、5.4% 等。整体而言,其行业分布呈现出既广泛又相对均衡的格局。如此布局,对于投资者而言益处多多,不仅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还能助力投资者全方位地收获科创行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

审视科创综指过往的市场表现,其蕴含的增长潜力清晰可辨。自基日后几个年份,科创综指的表现多数时候都能超过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在科创综指基日后首个完整年份的2020 年,当时经济前景较为乐观,市场预期向好,科创综指全年展现出强劲的上扬势头,涨幅高达47.13%,这一成绩超越了同期科创 50 指数与科创100指数39.3%、30.28%的涨幅(Wind数据)。

步入2024年,924行情打响了反弹的枪声。到今年2月26日,科创综指在约半年内反弹幅度达到了69.75%,这样的业绩显然再度惊艳市场(Wind数据)。

经历了这一轮反弹之后,科创板的估值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市场出现了自发的调整,而进入4月受美关税政策调整影响,科创综指更是加速下跌。截至2025年4月7日,科创综指这一轮调整一度达到了20%。

大幅调整会让人恐慌,但好的一点也跌出了估值优势。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4月7日,科创综指市盈率(PE,TTM剔除负值)为52.74倍,市净率3.91倍,均处于历史分位数40%的位置。

战胜科创板的选项

当然,大成科创综指增强基金要做的——不仅跟上指数走势,还要通过量化等多种策略跑赢指数。

截至目前,科创板公司数量已达587只,且还在持续扩容过程中。样本标的不断扩容为量化模型提供了广阔施展空间。一方面,量化策略能够借助更丰富的标的池实现更精细化的行业轮动和风格平衡;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演进又为量化模型提供了新的因子维度和验证场景。这种双向赋能使得全面投资科创板策略既保持指数化投资的稳定性,又通过量化增强手段提升超额收益的获取能力。

这一次,大成基金对大成科创综指增强基金也是格外重视,采取双基金经理的模式加以管理。拟任基金经理夏高和刘旺均是经验丰富的指数投资专家,他们合作管理过大成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4年取得了17.33%收益,较沪深300指数同期14.68%的业绩,“增强”了2.65个百分点。

相对于沪深300这种价值指数,在成长指数的业绩增强方面,他们的收益显然更为明显。同样以2024年为例,夏高自7月以来管理的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A到年底收益14.69%,刘旺在去年管理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年度收益7.34%。

精研细琢,曲径通幽。近年以来,大成基金旗下指数品牌“指选大成”迅速成长,2024年,大成中证A50与大成中证A500系列指数产品均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大成基金指数业务的市场渗透度持续加深。近年,在大盘宽基指数基础上,“指选大成”对成长风格指数关注度显著提升,成长类指数产品布局,将进一步完善“指选大成”产品序列,更加全面、完善服务投资者需求。

基于以上种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发行时点后,大成科创综指增强基金将在两位资深基金经理的共同专业管理下,有望通过量化模型构建增强策略让持有人共享科创板发展红利。

最后的话

关于科创投资的机会,笔者是看重的,所以说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真理: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笔投资的丰厚收益,均不太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投资科创板也不例外。

那么,从基金投资来说:或许只有抓住合适的机会,选择能力出众的投资团队,进行长期投资,才有较大的机会收获属于这个时代的红利。

知易行难。最后笔者唠叨一句:对个人而言,无论如何,投资路上,都要尽可能保持理性,不急躁,且行且珍惜。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0 阅读:18
管晓资

管晓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