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回国后他是如何报答的?

安德烈的笔记 2024-11-20 14:59:35

1946年,战争的阴霾刚刚散去,中国仍处在日本所犯恶行的阴影之下未消散。

不过在这个时候,河南农民孙邦俊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收留了一名被遗弃的日本伤兵石田东四郎!

孙邦俊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将奄奄一息的石田带回家中悉心照料,当兄弟供养足足47年。在这近半个世纪里,孙家三代人倾其所有,为石田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这个日本伤兵在回国后是怎样报答的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着这一消息的传播,中国大地上的日军纷纷放下武器,准备返回日本。

然而,在这场大规模撤退中,一些伤病的日本士兵被遗弃在了异国他乡。

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偏远村庄,年轻的日本兵石田东四郎就是这些被遗弃者中的一员。当时,石田因为一次战斗中的爆炸而受了重伤,右腿骨折,头部也遭受了严重创伤。

他躺在临时搭建的野战医院里,眼看着其他同伴陆续离开,心中充满了绝望。

一天深夜,石田听到外面传来低声的交谈。他勉强支撑起身体,透过帐篷的缝隙看到几个日本军官正在讨论撤退事宜。

其中一个军官指着医院的方向,冷酷地说道:"那些重伤员就别带了,拖累行军速度。"另一个军官附和道:"是啊,他们已经没用了,他们撑不到回去的,照样也是死路一条。"石田听到这些话,心如刀绞,但他虚弱的身体根本无力反抗。

第二天清晨,当石田醒来时,发现周围已经空无一人。他拖着伤腿,艰难地爬出帐篷,只见营地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丢弃的物资和装备。

石田绝望地环顾四周,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抛弃了。

就这样,石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艰难地生存着。他靠着野果和溪水勉强维持生命,但伤势未愈的身体每天都在衰弱。几个月后的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一个小镇上。

1946年初春,镇上的集市热闹非凡。人们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对于蜷缩在街角的石田来说,这种欢乐气氛与他毫无关系。

他衣衫褴褛,面容枯槁,右腿的伤口已经溃烂,散发出阵阵恶臭。

路人们对这个可怜的日本人投来厌恶和鄙视的目光。有些年轻人甚至开始起哄,朝他扔石头和烂菜叶。

石田无力躲避,只能默默承受这些羞辱。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挡在了石田面前,制止了年轻人们的行为。

这个男子就是当地农民孙邦俊。

他看着瘦弱不堪的石田,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尽管经历了日军的残酷统治,但孙邦俊依然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孙邦俊在制止了那些欺负石田的人之后,就去继续卖自己的菜。直至日暮西下,孙邦俊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他惊讶的发现石田竟然还呆坐在原地,可怜兮兮的看着他。

孙邦俊内心善良,他蹲下身子,轻声问石田:“要不你跟我回家吧?”

石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激。他艰难地站起来,在孙邦俊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集市。

回到家中,孙邦俊的妻子李秀英起初对收留日本人有些抵触。但看到石田凄惨的模样,她也不忍心将其赶走。于是,这个中国农家开始了对石田长达数十年的照顾。

石田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除了腿伤,他还患上了肺炎和严重的营养不良。孙邦俊夫妇变卖家中值钱的物品,四处筹钱为石田看病。

他们请来了镇上最好的大夫,又买来各种滋补药材。整整三个月,孙邦俊夫妇轮流守在石田床前,细心照料。

终于,在精心的护理下,石田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发现石田的脑袋似乎出了问题。

原本能说一些简单中文的石田,现在变得语无伦次,有时还会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

大夫诊断后告诉孙邦俊,石田可能是因为当初头部受伤,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脑部受损。这种情况很难治愈,石田可能会变成一个"傻子"。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石田的智力退化得越来越明显。他无法正常交流,经常一个人傻笑或自言自语。

尽管如此,孙邦俊夫妇并没有放弃石田。他们耐心地照顾着这个智力退化的日本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从小就看着父母照顾石田长大,也渐渐将其当成了家人。

然而,收留日本人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有一天,孙保杰从学校回来,满脸委屈地告诉父母,学校要开除他。

原来,有人举报他们家藏匿日本兵,学校担心会惹来麻烦,便决定让孙保杰退学。

孙保杰本来十分生气,但回到家后他看到石田叔叔仍然笑嘻嘻傻呵呵的迎接他回家,他苦笑一声也没有怪到石田身上。

孙保杰虽然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并没有怨恨石田。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帮助父母照顾这个特殊的家庭成员。

年复一年,石田在孙家安稳地生活着。他虽然智力退化,但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温暖。每当孙邦俊夫妇下地干活回来,石田总会傻笑着迎上去,有时还会主动帮忙提水或喂鸡。

孙保杰长大成人后,也学会了照顾石田的方法。他会耐心地给石田洗澡、剪指甲,甚至学会了给石田刮胡子。

每当石田闹情绪时,孙保杰总能想出办法安抚他。渐渐地,石田变得越来越依赖这个年轻人。

1964年冬天,年迈的孙邦俊病倒了。他躺在床上,气若游丝地握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保杰啊,爸爸可能不行了。你要记住,一定要把石田送回家。他虽然是日本人,但也是一条生命。我们既然救了他,就要负责到底。"

孙保杰含泪点头,郑重地答应了父亲的遗愿。孙邦俊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留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给儿子。

从那以后,孙保杰更加用心地照顾石田。他开始四处打听有关日本的消息,希望能找到机会完成父亲的遗愿。

然而,在那个年代,中日两国几乎没有往来,想要送石田回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这样,时光飞逝,转眼间又过去了近30年。

1992年,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一个日本访华团来到了南阳市。孙保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带着石田赶到市里。他找到了访华团,向中方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

起初,访华团的成员有些困惑和怀疑。但当他们仔细查看石田的特征,并询问了一些细节后,惊讶地发现这确实是一名失踪多年的日本老兵。

消息很快传回日本,引起了轰动。石田的家人得知他还活着,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立即联系中国方面,希望能尽快接石田回国。

1993年春天,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孙保杰陪同石田踏上了回日本的旅程。当他们抵达东京成田机场时,石田的家人已经在那里苦等多时。

石田的妹妹一眼就认出了哥哥,冲上前紧紧抱住他。尽管石田已经无法正常交流,但他似乎也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眼中闪烁着泪光。

石田的家人对孙家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他们提出要给予丰厚的报酬,但被孙保杰婉言谢绝。孙保杰说:"这是我父亲的遗愿,也是我们家应尽的责任。我们不需要任何回报。"

石田的家人被孙家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动。他们决定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在征得孙保杰的同意后,石田家人捐款600万日元,帮助孙保杰所在的村庄建设。

这笔钱最终用于建立了一座中日友好植物园,成为两国友好交流的象征。

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很快传遍了中日两国。人们被孙家的善良和无私深深打动,也为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增添了一份信心。

石田东四郎的经历,从被遗弃的绝境到重获新生,再到最终与亲人团聚,无不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而孙邦俊一家三代人对石田的照顾,更是诠释了人类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人性中的善良和同情也从未消失。它跨越了国界、种族和历史的隔阂,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如今,南阳市的中日友好植物园依然矗立,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见证。每年都有不少中日两国的民众前来参观,缅怀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

这个园子不仅种植着各种美丽的花草,更孕育着和平、友爱的种子,为中日两国的未来关系播下了希望。

参考资料

央视网

4 阅读:2304

安德烈的笔记

简介:用真实声音,讲述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