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越跑越穷”?

车中自有真功夫 2025-01-13 05:20:33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全年销量突破千万辆。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1,089.9万辆,同比增量315.4万辆,增速41%。

与此同时,凭借新能源车销量大涨的推动,像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自主车企迅速成为头部绝对主力,销量份额从上年度32%上升到2024年的39%,行业格局再度迎来重塑。

然而,在销量增长的背后,与这一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行业利润却在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7.3%,11月单月利润更是同比暴跌35%,行业整体利润率仅为4.4%,远低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6.1%。

事实上,从一众上市车企此前披露的2024三季度财报中,我们已基本能一窥行业分化的端倪:比亚迪一家独大,净利润超百亿元,而其他车企,即便合计盈利,也难以与比亚迪匹敌。与此同时,传统国企全面陷入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几大深层次的矛盾,包括价格战的持续加剧,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的不平衡,以及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产业链利润分布的失调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销量的飞速增长,却同时挤压了行业整体的盈利空间。

乘联会预计,价格战很大几率在2025延续,事关头部的阵营仍未真正稳固。

为此,在迈向千万辆销量的同时,如何在规模扩张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1)价格战加剧:销量背后的隐忧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增长背后,价格战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24年,新能源车零售年渗透率达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尤其下半年以来,已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突破50%。

渗透率数据持续走高的背后,无疑是以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自去年年初开打的“价格战”,带动了销量的快速提升。

不过,当我们回望这价格战硝烟弥漫的一年,便会发现许多车企打响了声量,却未必守住了盈利。

以比亚迪为例,虽然其2024年第三季度销量突破50万辆,但单车净利润同比下降17%至0.9万元,利润的增长明显滞后于销量的扩大。

而传统国企受到的冲击更为剧烈,像上汽集团第三季度净利润仅为2.8亿元,同比暴跌93.6%;

北京汽车前三季度营收1440.21亿元,同比下降6.7%;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下降23%......

可以说,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规模扩张为主旋律,从“价格换市场”到“拼成本优势”,行业整体在高歌猛进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扩张模式,使得多数车企陷入高销量低利润的尴尬局面。

低价策略固然抢占了市场,但也严重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尤其是对于研发和品牌升级的投入能力,形成了长期隐患。

乘联会指出,目前整个世界新能源车总体的增量贡献基本就是在中国,中国贡献了世界95%左右的增量。

但是,可实现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却仍未被大多数企业探索清楚。

(2)产业链利润分布:整车企业的生存难题

不仅是价格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利润困境还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布失衡密切相关。

在这场新能源转型中,电池等上游企业成为最大的赢家,而整车企业却因为成本压力被挤压了利润空间。

2024年1-11月,锂电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5.3%,而整车企业却因电池成本高企和价格战的压力,普遍面临盈利困境。

比亚迪通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成功化解了这一矛盾,但更多整车企业却难以承受高昂的电池采购成本,导致盈利能力进一步被挤压。

此外,传统国企的新能源产品布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20万以上高端市场却被理想、比亚迪、小米等民营车企占据。

例如理想L系列主攻20万以上价格区间,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和智能化配置,成功占据了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部分份额。小米汽车则依托品牌影响力和价格策略快速切入市场,其全年销量达13万辆,虽暂未实现盈利,但增长势头明显。

传统国企在高端市场中的缺位,使其在利润率较高的细分领域难以与民营车企抗衡。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国企的高端车型竞争力不足,使其错失了出口盈利的良机,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格局的分化。

事实上,产业链利润分布的失衡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唯有通过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新能源汽车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3)功夫拍案

除了上面说到的几点,事实上目前困扰中国车企盈利的因素还有很多。

例如研发投入的不平衡等,像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的研发投入虽高,但未能形成与之匹配的市场回报,蔚来单季度亏损高达51.4亿元,成为高投入与低回报的典型案例。

可以说,从“挣面子”到“顾里子”,中国车企需要的不只是规模的扩张,更是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

销量破千万固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过于依赖价格战和规模效应的模式显然难以持续。

只有在技术创新、市场策略和品牌升级上实现质的突破,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迎来“量质双优”的新局面。

0 阅读:11
车中自有真功夫

车中自有真功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