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看“仗义每多屠狗辈”(上)

瑞芥菜树下 2025-02-18 08:59:14

从芥菜树下纯个人纯主观的角度,“仗义每多屠狗辈”,符合一部分现实。

尽管这几个字读起来,少不了沧桑和悲凉,但它依然肯定了“仗义”这个行为,同时也打破了很多人眼中对所谓“屠狗辈”的成见。

出处

严格说来,这七个字只是半句话,一副对联的上半句。完整的对联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来自明朝的曹学佺。我们不是史学家讲古,这里不多讲大明王朝如何如何。稍微了解一下作者曹学佺,多少会有些感触。

先说结论,这是一位智商情商双高的人物,远胜过平均水准。

他的生卒年是1574年~1646年。在万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中了进士,时年21岁。我们现代人看这些年龄数字,可能没什么感觉。

现在稍微带入一下,思考两个点。

一个是年龄,21岁,今天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大学还没有毕业。可能还在考研考公考各种资格证书,对于前途茫然无知。

另一个是进士。看多了帝王宰相,或是爽文爽剧,可能会觉得进士也没啥。但在当时,进士恐怕比今天的名校博士还要难进。

就年龄和进士这两个点,可以拿明朝的三位名人来对比。

一位是张居正(1525年~1582年)。这位被称为神童的牛人,在22岁的时候(1547年)中了进士。他的成就无需多言。

一位是海瑞(1514年~1587年),刚直不阿的海刚峰,海笔架。在35岁(1549年)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从来就没有中过进士。所以,他只说自己是举人出身。

还有一位,是王守仁(1472年~1529年)。能文能武,相貌不晓得是否英俊,但说话可以好听的王阳明。当时就很牛很有名,今日更是被很多人几乎推向神坛圣坛。一心好好学习,天天刷题。虽然,但是,然而,还是到了28岁(1499年),才终于考取了进士。

相较之下,21岁就考取进士的曹先生,不管怎样说,都算得上高智商人类了。不要抬杠说,过去人只是靠死读书,靠着死记硬背之乎者也来博取功名——能够死记硬背到写出言之有物内容,并且能被上位者看中的程度,难道不需要智商吗?

他在官场上,也坐到了很高的位子。历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参议。还是那句话,看多了帝王将相的故事,别自己代入主角。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人物,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峰。换到现今,差不多对应四川实权副省长、省级的公检法最高领导、省办公厅主任。

职场上走到这些位子的人,情商会差吗?

不但智商情商双高,他还正直,且有家国情怀。撰写《野史纪略》,得罪了魏忠贤九千岁的党羽;遭弹劾,之后就待家治学写书。清军入闵,他自缢殉国。而且,一百年之后,他被清朝追谥为“忠节”。

无论如何,这样一位人物,他的话值得一听,值得多想。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

0 阅读:4
瑞芥菜树下

瑞芥菜树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