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哪吒二又火出了包围圈,不仅在国内赚钱赚到手抽筋,现在连北美澳新那边的小伙伴们也要被这个魔童征服了,但是说实话,这也给大家的脑袋瓜子带来了一个新难题。
这翻译可愁坏了一票子人,咱们中国道教文化里面说的急急如律令听着那叫一个霸气,可是翻成英文,给海外观众看,这事情就不怎么好整了。
网上最近天天都有人在掰扯,也有人说直接翻译成Quickly的,这我觉得挺没劲的,像是在读教科书一样,一点意思都没有,要我说不如找个带点意思的说法。
有些朋友觉得可以翻译成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说实话这个翻译还算中规中矩,但总觉得少了点意思,就跟领导开会讲话似的,感觉太生硬了。
说到这事儿,有个年轻人可有意思了,直接整了个fast fast biu biu,这翻译一出来可把大家乐坏了,又快又有趣,而且还能想象到那个施法的样子。
人民日报竟然都转发了这个翻译,看来官方也觉得这个翻译挺接地气,不过说实话,我总觉得这样翻译太过随意了,好像把太乙真人变成了网红主播。
其实我觉得,与其想着怎么翻译,不如就用Ji Ji Ru Lyu Ling,反正人家狮子王里面的Hakuna Matata不也是原汁原味的非洲语言吗。
像哈利波特里面那个阿瓦达索命咒,咱们中国观众不也照样记住了吗,这说明语言的障碍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要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意境。
有个学英语的老师提出了个挺有意思的想法,说可以用Abracadabra来替代,毕竟这个词在西方魔术表演中经常出现。
这个词听起来确实挺带感的,而且西方观众一听就明白这是在施法,但是总觉得这样做有点像是把太乙真人变成了马戏团的魔术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反映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咱们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候,到底应该保持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挺难回答的,要是太原汁原味了,可能外国观众看不懂,要是改得面目全非了,那还叫中国文化吗。
这事儿闹得挺大的,连人民日报都参与进来了,直接把网友的翻译发出来,看来官方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说实在的,网友们的想象力真是够丰富的,有人说既然是法术,那就来个sound effect,直接biu biu算了,简单粗暴但是挺有意思的。
这事儿让我想起来以前看美剧的时候,那些魔法咒语其实也挺难懂的,但是大家看多了就习惯了,说不定咱们的急急如律令也能这样。
其实吧,这个翻译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就像咱们看日本动画的时候,那些招式名字不也是听着一头雾水吗,但是现在不也都习惯了。
说实话,这个翻译问题让我想起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咱们中国文化想要走出去,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日本动漫的做法,就是保留一些原汁原味的东西,然后慢慢让外国观众接受这种文化。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观众其实挺包容的,只要故事讲得好,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懂也没关系,反而会增加一些神秘感。
最后我觉得吧,这个翻译问题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咱们的作品能不能打动人心,只要故事好看,观众自然就会接受这些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