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0997b5a14cd4d308608554efd8629a6.gif)
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火炮的炮管研发和火药装填工艺问题,我国还是非常落后的。
1996年,一位60岁的老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成功研发出了高性能的炮管材料以及实现了火药装填的精确控制技术,破解了美俄都没攻克的世界难题。
随后,他将1000万奖金全部捐了出去,为国家培养了百余名硕士,90多位博士生。
他究竟是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a852bb033f0dcf55c4602b12833d54.png)
火药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当火药被用在军事领域时,他的威力和杀伤力将会大幅上升,让人联想到那种爆炸刺激的画面。
然而,火药的研究却一点都不刺激,反而非常枯燥乏味,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做出大的成就,非常考验人的耐性。
但是就是这样的工作,王泽山却做了62年,他用了一辈子都用来研发火药技术,并让中国火药技术再次登上世界之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af76fe3fb07ffe3a532c5d1f793ee5.png)
而王泽山之所以会选择火炸药专业,还要从他年少时的一段经历说起。
1935,华北事变后,东北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这一年,王泽山才刚刚出生。
从小王泽山就开始被迫接受“伪满”政权的教育,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所作所为,父亲时常会教导他要做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多年后,王泽山回忆当年父亲对他说的话:“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684f587227a8c4404d5c4ba401e19e.png)
父亲的话就像一颗种子,从小种在王泽山的心中,多年后,终于开花结果。
王泽山那时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做亡国奴,我要变得强大,保护同胞们”。
可王泽山明白,想要变得强大就要努力读书,掌握知识,建造飞机大炮。
1954年抗美援朝刚刚结束,王泽山从高中毕业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哈工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526d37589db9313c80dd592e794353.png)
在报志愿时,其他同学都是报的海军或空军专业,只有他毅然决然报考了最冷门的火炸药专业。
这个专业危险性高,研究难度大,被很多人称作“一辈子也出不了名”的专业,但偏偏王泽山就要读这个专业,他不为出名,只是想为国家武器装备的提升做出努力。
既然无人选择这条路,说明这条路也并不好走,王泽山进入学校后,发现其中的困难要比自己想象复杂的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8294c01cd9c3d486c93227dc4f4fd0.png)
因为学习这些课程需要掌握大量化学、物理知识,还需进行许多危险性操作。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退缩,每天起早贪黑,白天在教室学习,晚上就在实验室里独自试验。
就这样,王泽山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度过了大学时光,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哈工大毕业。
毕业后,王泽山选择留校任教并从事火药研究,殊不知,困难才刚刚开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b5fb22ad72d592d8b2a36f8a932a1f.png)
那时候国内的火药研究才刚刚开始,实验室里也缺乏相关的研究资料及设备,王泽山带领他的团队从基础原理开始一点一点、一步一个脚印开始做起。
在研究过程中,王泽山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各种实验数据偏差使得研究不得不从头开始,但他把这些挫折当成经验,记录在自己的本上,为后来的研究以及著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b78730175441f1451a7b6293b5498b.png)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王泽山团队逐渐在火药领域有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并从0到1建立起中国火炸药专业的五脏六腑。
王泽山的“开山弟子”萧忠良,在谈及恩师时说:“很长一段时间,火药的研究中心都在欧洲,我们无法接触到更深入的文献,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王老师的著作,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论著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ff5101aef408cf1cfd1ea946acc791.png)
在对火炸药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后,王泽山团队开始攻克一些军队中实际需要的项目。
当时,传统火炮射程调整问题令全世界军队特别头疼,因为面对不同的射程,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火药,这就导致在战场上需要频繁更换火药,不仅操作复杂,还浪费时间。
这个难题也困扰了众多世界军事专家,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他们采用了多种方法都未能完全解决,成为火炸药界的一块“硬骨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e1ea6dff8ecb153b52b77b2ecaaec8.png)
然而,王泽山并没有为此感到害怕,他和他的团队一头扎进研究中,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分析后,终于发明了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
这个技术就像给火炮装上了一个“智能大脑”,让火炮变得灵活起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项技术也不需要对火炮进行大规模改造,只要安装这种模块,就能将火炮的射程提高30%以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afdcc73791457195341b62140b6548.png)
这一技术直接破解了西方国家多年的难题,让中国在火炸药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
后来,王泽山团队发现火炮里的火药有一个“小脾气”,就是里面的火药对温度非常敏感,当温度降低时,火药燃烧速度也会变慢,导致在战场上的威力大打折扣。
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时,解放军就曾在低温下出现了火炮无法正常发射的情况,导致战斗效率大大降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9b92bf36cb75c4f3c7f83168eb3e50.png)
于是,王泽山团队又下决心攻克这项难题,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提出了独特的燃烧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王泽山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燃烧材料。
这种材料就像是一个“调控装置”,它能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火药的燃烧速度,让火药在低温下也能保持稳定的燃烧性能。
后来王泽山又利用废弃火药,将其变成一种有价值的工业原料,曾经无法处理的废弃火药,在王泽山手里变成了“宝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a359cec786b2da69ff6de111681997.png)
凭借着这些研究成果,王泽山先后获得了3次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但他却将获得的1000多万元将近捐给了南京理工大学,用于奖励教师和优秀学生。
王泽山院士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让中国的火炸药技术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他的行动也完美诠释了父亲告诉他的那句话:“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4c07655bccc2894b5306a35cce70c7.png)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2024-08-11:为什么是他们?江苏这两位教师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炎黄文叔:2024-05-24:火药王,中国牛人王泽山,治好了我国火力不足恐惧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498ab21e370a8463d8df6cfac50cb0.png)
冬日暖阳
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祈祷][祈祷]
黄保森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