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邓志春
今天是学习雷锋纪念日。毛泽东主席在1963年3月5日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普通士兵,以其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而闻名。学雷锋旨在鼓励人们学习雷锋的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平凡的生命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雷锋,这个普通士兵的名字,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然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他22岁的短暂生命,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辉。雷锋精神,早已超越了个人事迹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依然在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一、任何工作都值得尊重,任何岗位都能发光发热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在雷锋的日记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普通青年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种朴素而深刻的生命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完美结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在雷锋看来,服务他人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幸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从帮助战友补课到为灾区捐款,从义务劳动到照顾孤寡老人,雷锋用无数小事编织出了一幅大爱的画卷。
雷锋精神还包含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种敬业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雷锋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任何工作都值得尊重,任何岗位都能发光发热。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人质疑,在利益至上的时代,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但现实告诉我们,越是物质丰富的时代,越需要精神的指引。雷锋精神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正是治愈现代社会冷漠症的一剂良药。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它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在新时代,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守护生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
三、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传承雷锋精神,需要从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等方式,践行雷锋精神。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汇聚起来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的雷锋传人不断涌现。从郭明义到张桂梅,从抗疫英雄到扶贫干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续写着雷锋的故事。这些新时代的楷模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构建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道德激励机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措施,让雷锋精神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准则。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时代新人。让我们以雷锋为榜样,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让这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指引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年3月5日
☆ 本文作者简介:邓志春,1976年入伍,中共党员,参加1979年自卫还击支援西沙作战,先后任通信排长,海军陆战队某旅司令部参谋、副科长、科长,海军中校军街。荣立三等功两次,1991年被总参评为全军通信“三化”达标先进个人,1994年8月转业广东省湛江市工作。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