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3月1日,赋音乐有限公司发布噩耗,知名歌手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早晨离世,年仅41岁。据悉,方大同早在2010年便因操劳过度引发气胸,此后便与病魔顽强抗争了多年。
他的离去,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撞击着每一位热爱音乐之人的心灵。这位在音乐领域独树一帜的才子,以醇厚嗓音、多元才情,留下《LoveSong》《三人游》《特别的人》等诸多经典,为华语乐坛绘就了别样的绚丽色彩。然而,谁曾想,无情的气胸病魔竟如此残忍,最终还是将他从这片他无比热爱的音乐舞台上夺走。
方大同的音乐之路,由热爱与才情铺就。他集作词、编曲、演唱于一身,风格鲜明,自成一派,巧妙融合R&B、Soul、Jazz等元素,构建起独属于“方大同”的音乐宇宙。在长达二十余载的音乐生涯中,他全身心投入,用一首首作品倾诉着生活、爱情与梦想。但长期高强度的创作与演出,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2010年,过度操劳致使气胸发作,此后,他便陷入与病魔漫长的抗争。即便如此,他对音乐的追逐也从未停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消息传来,娱乐圈沉浸在无尽悲痛之中。袁娅维难以置信,连发23次“不是真的”,声声泣血,满是对挚友离去的抗拒;黄丽玲感慨“谢谢你给我们这么好的音乐,永远思念你”,质朴言语饱含对其音乐才情的尊崇与追思。而在大众层面,社交媒体瞬间被“方大同去世”的话题刷爆,无数乐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着他的音乐陪伴自己度过的难忘时光,那些旋律或温暖、或激昂、或深情,已然成为许多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方大同并非个例。无数才情卓绝的天才,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却因生命戛然而止,徒留无尽遗憾。西汉军事天才霍去病,23岁便因病陨落,但其封狼居胥的赫赫战功,至今仍为人传颂;初唐王勃,26岁溺水身亡,一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艳千年;诗人海子,在25岁的青春年华选择卧轨自杀,他的诗歌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歌手黄家驹,31岁意外坠台,Beyond乐队的摇滚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48岁的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令人惋惜。
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出了最为绚烂的光彩。
方大同的离去,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健康警钟。《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近6成白领有过劳死危险,因过度劳累、忽视健康导致疾病甚至英年早逝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为学业、事业拼搏,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压力无处释放,身体频频亮起红灯。我们总以为年轻是资本,肆意挥霍健康,却不知疾病从不因年龄、才情而手下留情。
方大同长期高强度工作,忽视身体预警,最终被气胸病魔吞噬生命。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健康就像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就会粉碎,就一切化为乌有;工作如同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人在忙碌中本末倒置,待到健康受损,才追悔莫及。
当下,“996”甚至“007”的工作模式在一些行业盛行,无数年轻人在高压下透支着健康。前不久,某互联网公司一位年轻员工因连续加班,突发疾病离世,令人痛心。
方大同的音乐,会永远在岁月长河中回响,成为人们心中的慰藉。但他的离去,也应成为我们珍视健康的警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学会平衡梦想追求与健康生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企业也应制定更人性化的工作制度;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与运动;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如通过冥想、旅游等方式舒缓身心。愿我们都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牢记健康第一,不让才情因健康的缺席而黯然失色,以强健体魄,拥抱充实而精彩的人生。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