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斤发电机,长征路上的奇迹,他却默默归隐?

可我明媚 2025-02-23 12:56:21

1934年,寒风凛冽,长征的号角吹响了。多少人怀揣着希望,踏上了这充满艰辛的征途。 那一年,一个叫谢宝金的年轻人,也背负着沉重的担子,开始了他的长征之路。

一位普通的江西小伙子

谢宝金,一个普通的江西于都小伙子,那时不过二十出头。他个子不高,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力气。 长征的队伍里,缺衣少食,人人都瘦骨嶙峋,可谢宝金却不一样,他身形健壮,有着超出常人的耐力。 这,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

136斤的承诺,他扛在肩上

红军需要一部发电机,这在当时可是无比珍贵的宝贝,能保证电台通讯,为指挥作战提供关键信息。 可是,这台发电机足足有136斤! 谁来背? 这是一个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对体力的巨大考验。 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可谢宝金站了出来,他眼神坚定,语气平静地说:“我来背!” 他不是英雄,但他那一刻,真的像一个英雄。

雪山、沼泽、枪林弹雨,他从未放弃

长征路,漫漫无期。 翻越雪山,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他那136斤的担子,仿佛压弯了他的脊梁。 可他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穿过沼泽,泥泞不堪,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他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守护着那台发电机,就像守护着自己的生命一样。 更有枪林弹雨,炮火连天,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着这台对红军至关重要的发电机。

到达陕北,功成名就

历经千辛万苦,红军终于到达了陕北。 谢宝金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使命,136斤的发电机,在他肩上,走完了这无比艰难的长征路。 毛主席亲切地接见了谢宝金,对他的事迹赞扬不已,并授予他“长征模范”的称号。

归隐田园,淡泊名利

建国后,谢宝金回到家乡于都,过着平静的生活。 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享受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继续他平凡的人生。 他收废品,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与家人和乡邻相处融洽。 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奉献。

默默无闻的英雄

谢宝金的故事,鲜为人知。 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铭记。 他不是一个需要被歌颂的英雄,但他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敬佩的人。 他,是长征路上,最不起眼却最闪亮的星。

你认为谢宝金的精神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0
可我明媚

可我明媚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