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黑马”,也是从主播转型成为文艺主持人的成功案例;
她的一颦一笑都带着文化主播的灵气,一度被央视安排亮相春晚主会场。
然而这样一位被看好的年轻面孔,却在事业巅峰期突然“消失”。
从春晚候选到《今日说法》常驻,再到失去竞争力,王嘉宁的坠落轨迹可以说令人唏嘘。
而这一切的发生,在她事业前行道路的选择上有迹可循。
从“门面竞争者”到“边缘透明人”2019年,王嘉宁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上一战封神。
入职央视是水到渠成的安排。
入职后,她搭档撒贝宁主持《经典咏流传》,一袭青衫执扇的国风造型刷屏全网,其业务能力同样得到市场认可。
就当时的态势来看,央视似乎为她铺好了青云路——直至站上春晚主会场的舞台。
从无人所知到家喻户晓,春晚舞台帮助王嘉宁进入到门面担当的竞争行列。
可是现在呢?
在结束《山水间的家》节目录制之后,王嘉宁消失于观众的视线中。
央视舞台上再也没有其所参与录制的节目,伴随着龙洋、马凡舒在春晚舞台站稳脚跟,王嘉宁已经成为主持阵容中的边缘角色。
一场婚礼引发的“职场地震”导致该情况发生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
王嘉宁在社交平台低调分享个人生活,评论区瞬间炸锅:“28岁就结婚?事业不要了?”
三个月后,她的工作安排急转直下:
春晚出局:连续两年无缘主会场;黄金档消失:《山水间的家》《今日说法》录制工作结束,出镜率明显下滑;商业价值归零:缺少工作量,对于新面孔来讲就是失去事业上升的动能;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在王嘉宁分享个人生活之后,这也成为观众眼中导致其发展下滑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也不是观众的主观猜想。
在王嘉宁之前,央视主持人张蕾在个人生活和工作的选择上不也面临到这种情况吗?
龙洋马凡舒的“上位法则”当王嘉宁在婚姻与事业间挣扎时,她的竞争对手们正疯狂“抢地盘”:
龙洋:凭借《中国诗词大会》坐稳“国风一姐”,主持春晚得到市场一致好评;马凡舒:从体育频道转岗综艺频道,成为央视晚会主持阵容固定选择;面对这些竞争对手的压力,王嘉宁的工作情况显得更加挣扎。
表面看,王嘉宁的坠落源于婚姻选择。但深挖央视的用人逻辑,真相更刺骨:
已婚即“风险资产”:从张蕾到王嘉宁,央视门面主持人婚后无一例外遭边缘化;新人绞杀不留情:王嘉宁以新面孔的身份在央视脱颖而出顶替其他中生代主持人,在她之后刘心悦、严尚嘉的势头同样不容小觑。结语王嘉宁的坠落,照见了职场女性最痛的伤——当才华撞上婚育时钟,当理想碰上流量规则,所谓的“选择自由”不过是空中楼阁。
而央视这座金字招牌下,还有多少“王嘉宁”在默默吞咽选择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