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先入为主,真的是让人失望!鬼才?只看到 “鬼”,这个 “才” 值得商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017b64a0a53929075a2c4f9fb80755.jpg)
《射雕》所遭遇的滑铁卢,实在是超过我的预期!
在华语影坛的璀璨星空中,徐克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长久以来被冠以 “鬼才” 之名。他早期的作品,像《英雄本色》系列,凭借凌厉的剪辑节奏、热血激昂的兄弟情义,将港片的江湖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倩女幽魂》,以奇幻瑰丽的画面、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打造出一个充满诗意与鬼魅的东方奇幻世界。这些作品凭借独特的特效运用和创新的拍摄手法,斩获众多奖项,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他带着《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重回观众视野时,收获的却是口碑与票房的双双失利,不禁让人感叹:曾经那个缔造无数经典的徐克,如今似乎已迷失在自己的光影世界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b9554475656c2d5e9a8c1c915642dc.jpg)
回顾港片的黄金时代,徐克对金庸武侠世界的向往众人皆知。当时的徐克,满心热忱地想要将金庸笔下的武侠江湖搬上大银幕,可金庸先生对他却并不放心,只将《笑傲江湖》授权给他试水。事实证明,金庸先生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在《笑傲江湖》中,魔改桥段频频出现,东方不败的性别转变和人物性格的大幅度重塑,虽为影片增添了别样的话题性,但从对原著的还原和武侠精神的诠释上,无疑是失败的。尽管影片凭借黄霑创作、许冠杰演唱的《沧海一声笑》,以其豪迈大气的曲风,成为影史经典,可也难以掩盖影片对武侠本质背离的事实。金庸先生观影后的失望溢于言表,直言徐克根本不懂武侠。这一批评,在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振聋发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da1060da018cec959ffcb97e47a3d3.jpg)
徐克被称为 “鬼才”,其特效运用和拍摄手法确实为华语电影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在他的电影中,奇幻的场景、炫酷的打斗场面屡见不鲜。比如在《蜀山传》里,各种法宝光芒四射,飞行场景天马行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神秘的大理寺、高耸的通天浮屠,特效构建的宏大场景令人惊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95945146e10465edc2203d890f0479.jpg)
然而,武侠的核心难道仅仅是视觉上的刺激吗?武侠,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它蕴含着中国人对侠义、正义、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从这个角度看,徐克的那些奇思妙想和精湛技术,似乎与真正的武侠渐行渐远。他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武侠的内在灵魂。真正的武侠,应是郭靖在襄阳城抵御外敌时的舍生忘死,是萧峰为了宋辽和平自尽时的大义凛然,这些深刻的精神内涵,在徐克近年来的作品中却难觅踪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b164e5ec5647203e3bed0fae04afd6.jpg)
截至 2月10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实时累计票房达6.26亿,这个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之前的预测是因为有流量小生肖战主演,这部电影在票房上不会太差。
上映13天,目前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仅5.5分,共有37万人参与打分,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不少网友质疑影片遭恶意打分。我认为这个评分很客观,随着时间发展,评分很有可能继续下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132f9f00a7777114de60255fb95342.jpg)
这样的成绩,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显得有些黯淡无光。而预测总票房的相关数据,也并不乐观,种种迹象表明,这部影片很难在票房上实现大的突破。往期春节档的《满江红》凭借精彩的剧情反转和演员的出色演绎,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流浪地球2》凭借宏大的科幻设定和扎实的特效制作,收获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和高票房。相比之下,2025年春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表现就显得相形见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0f1904ce47ebb9a6e45a972f2eaf50.png)
黄日华、翁美玲版的83年剧版《射雕英雄传》是70、80年代长大的人的青春回忆,当然这不是重点,不是因为他们先入为主,就对别的版本全盘否定。有很多版本还是很不错的,甚至超越83 版!比如张智霖、朱茵版的《射雕英雄传》,张智霖将郭靖的憨厚老实又不失侠义展现得恰到好处,朱茵饰演的黄蓉更是灵气逼人,把黄蓉的古灵精怪、聪慧善良演绎得入木三分,这一版在剧情还原度和人物塑造上都可圈可点,深受观众喜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30483cd57992f5f7804c7f1c5ce1ab.jpg)
再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演员选择,更是槽点满满。肖战,作为当下的顶流小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但他与郭靖这一角色的匹配度几乎为零。郭靖,这位在蒙古大漠长大的草原大汉,有着质朴憨厚、坚毅果敢的性格特质。他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历经无数磨难,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正直善良的品性。而偶像派演员肖战,形象偏清秀,气质上更多的是都市青年的时尚感,与郭靖那种带有草原气息的粗犷形象相差甚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4f6d76f18e8ba6b79274d65e0fb80d.jpg)
诛仙
尽管肖战在表演上十分用心,从健身增肌到钻研剧本,付出诸多努力,但用力过猛的痕迹太过明显,在一些情绪爆发的场景中,表演略显浮夸,让人难以代入角色。相比之下,黄日华饰演的郭靖,早已成为70、80年代观众心中的经典形象,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诠释出郭靖的神韵,那种深入骨髓的契合度,不是靠流量和努力就能弥补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28ac71d1df49be27b24662e3eac88f.jpg)
庄达菲饰演的黄蓉,同样是一场灾难。黄蓉,本是古灵精怪、聪慧过人的俏黄蓉,是金庸笔下最具魅力的女性角色之一。她冰雪聪明,有着过人的智谋,能在各种危机中巧妙化解。但庄达菲的演绎,既没有展现出黄蓉的美丽动人,也没有演出她的灵气与俏皮。两个大辫子的发型更是让人出戏,让人不禁联想到文革时期的下乡知识青年,与黄蓉的形象大相径庭。在一些需要展现黄蓉机智的情节中,庄达菲的表演显得生硬,缺乏那种灵动的反应。这样的选角和造型设计,无疑是对原著角色的亵渎,也让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大打折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c6b6fc8fd0b05669ce3ed66607eb4a.jpg)
配角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快70岁的梁家辉饰演欧阳锋,显得过于苍老,失去了欧阳锋那种亦正亦邪、霸气十足的神韵。欧阳锋作为《射雕英雄传》中的经典反派,有着心狠手辣又不失枭雄气概的复杂性格。梁家辉虽为实力派演员,但在这部影片中,受限于年龄和角色设定,无法完全展现出欧阳锋的那种狠劲和霸气。胡军演洪七公,扮相如同戏班小丑,完全没有展现出洪七公的豪迈与洒脱。洪七公,身为丐帮的帮主,武功高强,性格直爽,不拘小节。而胡军的表演中,那种故作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破坏了洪七公的形象,让观众难以感受到角色的魅力。这些实力派演员虽然很卖力,但是在影片整体布局失控的情况下,实在是无力回天!这反映出徐克在选角和角色塑造上的失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1febc69d2d3cc8122d88314c0cd143.jpg)
除了演员,剧情更是这部影片的硬伤。徐克试图讲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深刻主题,但整部电影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故事主线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情节之间的衔接生硬,与 “侠之大者” 的主题关联甚少。一个16岁之前在越南长大,随后在香港短暂停留便前往美国的导演,我们很难指望他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109ae0d921c59e62632c93c1c6ee85.jpg)
武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从先秦时期的游侠,到唐宋传奇中的豪侠,武侠文化源远流长。徐克在剧情编排上的混乱,恰恰暴露了他对武侠文化的理解不足。他没有深入挖掘 “侠之大者” 背后所承载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只是简单地将一些打斗场面和人物冲突拼凑在一起,无法让观众感受到武侠文化的魅力。金庸先生对徐克“根本不懂武侠”的评价真的是非常可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5ac78bdf47f7799481691c611890e9.jpg)
在如今的春节档,电影市场竞争激烈。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对电影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失败,并非偶然。它是徐克多年来偏离武侠核心、过度追求形式创新的必然结果。对于观众来说,时间宝贵,我们期待看到的是真正有内涵、有品质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徒有其表,却对经典肆意改编的作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e5b4bdd96dbe57a938481baf2ab7ad.jpg)
徐克,这位曾经的影坛鬼才,或许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审视自己对武侠的理解。收手吧,徐克!金庸先生当年的批评,不应被遗忘。只有回归武侠的本质,尊重原著,尊重观众,才能重拾昔日的辉煌。否则,再多的特效和噱头,也无法掩盖影片的空洞与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