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最美秋夜诗词,秋风清,秋月明,一夜相思长

点墨漫诗意 2024-09-18 02:55:54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在北边的场圃上锄完豆子,从东边的田地里割完谷子回来。和老朋友两人相逢在秋天的满月下,又碰上萤火虫在夜间飞舞。

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小诗,在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的诗情。前两句写农事活动归来,平平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但正是在这种随意平淡的语调和舒缓从容的节奏中,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习以为常和萧散自得、悠闲自如的情趣。

后两句,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两位乡居的老朋友在这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是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的清辉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这里那里,又穿梭似的飞舞着星星点点的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的光的图案。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的意致和欣然的生气,又反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恬适。借助于“相逢”“更值”这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词语的点染,诗人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中的快意、舒适、安恬,以及共对如此良夜幽景的两位朋友别有会心的微笑和得意忘言的情景,都已经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首咏叹月夜湖光山色的写景诗,情致清奇,诗风秀丽,兼得美景与雅趣。

开篇“湖光秋月两相和”,写夜晚时分湖面波澜微起,水波荡漾闪动着银光,与天上的明月相交融,安详静谧,充满和谐之美。“潭面无风镜未磨”,此句写静景,无风的时候,水面平稳,像是还没有打磨好的镜子,朦胧缥缈。一动一静,洞庭的两种风貌纳入眼底,生机勃勃,相得益彰。

“遥望洞庭山水翠”,诗人向远处看去,洞庭湖山水相依,翠色喜人,赏心悦目。“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中青翠的君山,就像放在白银盘中的一枚青螺。诗人以“白银盘”比湖水,以“青螺”比山之倒影,不直接写山水美景,而另辟蹊径写山水之影,清新脱俗。

全诗虽无绮丽的辞藻,但将洞庭之景写得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昏暗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个情景写出了宫女的寂寞,而且流萤飞过,大概宫女的居所也是荒凉的。在古代,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扇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星,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名作,全诗未提思乡,然通篇皆述思乡之情,意境深远悠长。

“月落乌啼霜满天”,首句写景,深夜月沉星落,乌鸦啼叫,寒霜铺面,像是满天落霜一般,自是一派寒冷萧索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心绪难平,“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枫叶零落,远处江面渔火点点,萧索中又多了空寂和孤独。诗人孤身在外,羁旅一人,旅途中只有忧愁相伴。暗淡的月光,寒冷的空气,暗夜的枫树,江上的渔火,寓情于景,将诗人之孤独描述得淋漓尽致。

诗人在船上难以成眠,愁闷朦胧之间,忽听得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不写自己听闻钟声,而写钟声从寒山寺传至客船,钟声将静默的夜晚衬托得更加寂静。作者夜宿姑苏城,远离家乡似乎无处可去,寂寥中传达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之夜为思念故友而作。诗中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述,寄托了无限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烘托了一种清冷忧伤的氛围。庭院深深,地面上铺满了白霜,庭中大树上枝叶零落,乌鸦栖落,一派萧瑟。“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进一步借助感觉写月景。天气转寒,露水沉重,沾湿了桂花,桂花香中蕴藏着秋季的味道。

“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中秋佳节,圆月皎洁,人们都殷切地期盼着亲人的团聚,“尽”字点出盼望之深、团聚之难。“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亲人相伴的佳节,不知秋日的愁思飘向何处,是否有人同样产生了伤怀之情。诗人并未写秋思的内容,也未提及自身的心境,而是寄托在情景的描述中,哀伤的氛围下,诗意油然而生。

这首诗写月景,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写思情,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情深意远,为后人广为传诵。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为一首怀念友人的诗。丘员外,指丘丹,是韦应物在苏州时交往密切的好友,二人之间常有唱和。当时,丘丹在临平山习道修行,韦应物写下这首诗以寄托情怀。

第一句“怀君属秋夜”,点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而这“秋夜”的景致和“怀君”的情愫正好相互映衬。第二句“散步咏凉天”,自然地承接上句,与上句之意紧紧相扣。第三、第四句,是诗人想象所怀之人此刻在远方的情况,隐士经常以松子作为食物,因此松子掉落时节就会忆起对方。最后两句是虚写,出于诗人的想象,不仅是由前两句生发,而且也加深了前两句的诗情。从全诗来看,诗人综合使用实写和虚写两种写作手法,令眼前之景和意中之景同时呈现,将怀念友人之人和所怀念之人连到一起,进而抒发了两地相思的深挚情感。全诗笔墨不多,却蕴含着无限意味;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

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首词既写欢乐的幽会,又充满着离别情绪。整首词由风清月明下短暂的幽会之喜,转为离别后漫长的思念之悲,悲喜交融。

“秋风清,秋月明”,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两人幽会时的景色。秋风凉爽,秋月皎皎,洁白的月光笼罩着一对喁喁私语的恋人,这景象是多么美好呀!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两句,词的氛围突然一变,由静而化动,且含义深远。这两句将情侣幽会时复杂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细腻动人。“落叶”、“寒鸦”都使用了比喻,“聚还散”、“栖复惊”又写出恋人相爱却难以相守、相聚又怕人发觉的凄凉与不安。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最后两句,一问一答,直诉衷情,明白地说出人物的忧虑,对“惊”作了注解,他们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担心情无再续之日,大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思蕴含其中。

几行如画的文字,透着一丝沁心的清寒,让人黯然神伤,同叹这万古惆怅。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本诗通过简明地描写场景,隐约中透出对故乡的思念,文意不在深厚,而在立意,以景生情,以形抒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不断落下的树叶带来寒风的声音,江上秋风吹动,让身在异乡的客人不觉间动情。“萧萧”二字烘托了气氛,在萧索的秋风中,由寒风送来的冷意,让人不由自主地怀念家乡。“送”“动”二字,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又带有几许新意,让人不觉间意动。“寒风”本无声,因“客情”而变得有了声响,形象地刻画了旅人客居他乡的内心感受。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天真烂漫的儿童挑逗着促织,深夜里远处的院落隐约能看见一处灯光。本来儿童玩乐的场景应该让人感到温馨,诗人却反其意而用之,故意借着这个场景,烘托出远处夜深、寂静、昏暗的场景,通过这种形式,更加衬托了离子思乡的愁绪。景色描写由近至远,层次感强烈,又借着“一灯明”遥喻远在千里的故乡,在黑暗的环境中照耀着自己的归途,让人心生思绪,乡愁更浓。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气清新的夜晚,久久不能入眠,在三更时分,她频频地剪着烛花。铺床欲睡之际,才发现了那从梧桐叶间筛下来的满床月影。抬头向窗外望,月亮在那梧桐的间隙处若隐若现。

这是一首抒发幽情苦绪的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秋季本是容易使人产生悲愁情绪的季节,月与梧桐又是最能撩人情怀的景物。朱淑真曾在《秋日偶成》中写道:“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萧郎,唐诗中常用,指情郎。在这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白马萧郎,天长地久之事渺不可得,伴我者唯有月华与桐影,此情此景,愁何以堪!全诗景中寓情,以景写情,不言愁字,而句句带愁意。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生活于元末明初,字温如,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流传于世的诗作也极少。

“龙阳县”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汉寿县,青草湖在洞庭湖的南边,两湖相通,自来并称,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中标明是“青草湖”,而诗中所咏叹的是“洞庭湖”。这首诗好就好在它有“三奇”。

古人在描写和咏叹秋天时经常从景物的变化处着笔,譬如说,秋天到了,树叶凋零了,大雁南飞了等。景物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写了花木鸟虫等景物的变化,也就可以从中透露出季节的气息和氛围。可是此诗却不写大雁、秋虫、菊花,而是从与季节变换联系较少的湖水着笔,说是秋天的西风把洞庭湖水吹“老”了。湖水不就是原来的湖水吗?哪里有“老”和“不老”的区分呢?这一句,只觉得很突兀,很有力,仿佛这阵阵秋风真是厉害,连湖水波浪都给吹“老”了,这就是此诗的一奇。

湘君是湘水的女神,既然是女神,自然长生不老,永远年轻,可是诗人却说,面对如此凄清猛烈的秋风,连湘君也不能无动于衷,而是愁绪满怀,一夜之间增加了许多白发。这是此诗的第二奇。

更奇的是此诗的后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诗人坐在船中,从白天到晚上,不停地喝酒赏景。湖面是那样的广阔,天上的云彩倒映在湖水中是那样的清晰,诗人带着几分醉意,觉得自己所坐的船仿佛不在水中,而是已经在天上了。这奇还奇在一个“梦”字上。“梦”是无形的,没有体积的,诗人却说他的“梦”装满了船舱;“梦”是无所谓轻重的,诗人却说他的“梦”压在星河上,其梦之沉重可知。有了这第四句,原本虚无缥缈的梦境就变得可见可触,和浩瀚无边的天空湖面融为一体了。

从这奇而又奇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放怀畅饮、饱览景色、酣然入梦、浮想联翩的诗人形象。

1 阅读:124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