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年,朱元璋消灭了蒙元最后一股顽固力量,元顺帝也在蒙古草原病死,自此天下大定,朱元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长期高度紧张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他开始大封功臣,开始论功行赏,在这个时候,他是非常大方的,一口气封了6个公爵,28个侯爵,而且这些功臣中,绝大多数都是他的老乡淮西人。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当时已死,封其子)、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6公爵全部都是淮西人。
至于那28侯爵,更是大部分都是朱元璋凤阳的老乡,朱元璋家原先住在凤阳广德乡东湖里,后来搬家到太平乡孤庄村,就在这两个乡里,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就好几个,比如中山侯汤和、巩昌侯郭兴、武定侯郭英、永平侯谢成,另外还有江夏侯周德兴、燕山侯孙兴祖等共12个侯爵,在这个一直以来天灾频繁,土地贫瘠的土地上,一时之间却成了赫赫有名的功臣名将之乡,真可谓时势造英雄,而这个时势的关键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有着很强的乡土情结,只要一听到凤阳话,就倍感亲切,一听说是淮西人,就平添一份信任,在他看来,都是老乡,值得信任,只要确实有点能力,他都会不吝提拔,并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朱元璋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患难战斗情。
《明史.徐达传》中记载,在与大将徐达的交往中,朱元璋长期称之为兄,常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由此可见他们的兄弟情深。
除了名爵的地位以外,朱元璋对功臣的物质赏赐也极为丰厚,在册封功臣的大典上,他宣布,韩国公李善长食禄四千石,魏国公徐达五千石,郑国公以下皆三千石,中山侯以下皆一千五百石,除了这些,还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封赏,让这些原本一无所有的贫农们一举成为了新帝国的头号大地主,一时风光无两。
由于皇帝与绝大多数功臣都是淮西人,一时间,淮西话成了朝廷的正式官方语言,淮西的各种生活习惯也成了高雅的东西,人人争相模仿。以至于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诗:”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一语道尽淮西人权倾朝野之大局。
以上种种,都是朱元璋愿意与功臣们共富贵的表现。
李善长见到刚刚起兵的朱元璋的时候,对朱元璋说:我今天见到你,就让我不可抑制地想到了汉高祖刘邦,你们是如此的相仿,同样是起于微末,同样是雄才大略,将来必将取得天下。这句话让当时的文盲朱元璋一下子开了眼界,并从此把刘邦当作自己的榜样,不断地学习他的种种行为,尽管如此,在开国之初,朱元璋还是罕见的批评了刘邦,原因就是他”内多猜忌,诛夷功臣“。作为对比,对于唐太宗李世民”能驾驭群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
可见,起码开国之初的朱元璋,是想学李世民,让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一起富贵下去的。
甚至做完封爵赐地之后,朱元璋还觉得对他的功臣们不够好,又想用“免死铁券”的方式给功臣们的富贵加一道保险,但因为铁券这个东西,他就是听说有,从来没见过,不过还好,当时的翰林大学士危素博学,他对朱元璋说,唐代大将钱缪曾受赐铁券,他的后世子孙中可能还保存着,朱元璋大喜,马上派人寻找,果然找到钱缪的第十五世孙钱尚德,把铁券借来,好好地研究了一番,只见这块铁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词,底刻身及子孙免死次数,质如绿玉,不类凡铁,其字皆用金填“。
看完之后,朱元璋命人照着这个款式,打造了大明朝的制式铁券,明朝铁券一式两幅,分为左右二券,左券藏于官府,右券赐给功臣之家,代代相传,一但有事,可以拿出与官府核对。
按照爵位不同,铁券被分为7个等级,公爵一等,侯爵三等,伯爵二等,大小各不相同。
在铁券上,朱元璋对功臣写下誓言,大概的内容为某某,你在开国的过程中,舍生忘死,为了明朝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表彰你的功绩,特允许你犯死罪的时候(谋反除外),免死两次,你的儿子免死一次,请好好珍惜,好让富贵永世留存。
这一发放铁券的行为,让功臣们异常感动,纷纷表示没有跟错人,果然跟着朱元璋不但自己能得享富贵,后人也能得到保全,自己的拼命战斗没有白费。
但是,朱元璋是个实用主义者,绝对不会感情用事,那么他如此厚待功臣,除了实有兄弟感情之外,现实的原因有没有呢,要我说,那肯定是有的,而且还很重要。
第一,开国之初,朱元璋信心满满,且雄心勃勃,一门心思想要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所以,他要严格审视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的形象,为万世之楷模,而与功臣共富贵最能体现他的宽大胸襟与气度。
第二,天下虽然初定,但外患蒙元仍在,随时准备杀回来,内忧也存,农民一起还时有发生,而治理国家繁重复杂,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他的功臣们还都有用武之地,朱元璋还是非常需要他们。
朱元璋自始至终是这么一个人,有功重赏,有罪也重罚,这是他一贯的原则,这个原则在打天下的时候非常激励人心,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是都是有功重赏,有罪的不多,功臣们都愿意拼死奋战,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平渐渐来临,打大仗的机会越来越少,功劳当然也越来越少,大多数人也算功成名就,开始放纵起来,这个时候,有罪的机会反而大增。
从历史上来看,明朝的这些功臣们,平均素质真的不高,几乎全部来自草根,朱元璋自己也是如此,好在朱元璋自己天赋异禀,军事才能尤其出色,在战斗中不断学习,经常化险为夷,最终夺取天下,他的功臣们,特别是武将,开始的时候有的就是勇武,但是不善学习,除了练就一身打仗杀人的本领外,一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都已经能读书破万卷了,他们还是一群文盲大老粗,按现在的话说,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但他们不但没有这个觉悟,还经常自恃功高,目无王法,打天下的时候,他们是元朝统治的破坏者,掘墓人,但是在他们自己建立的大明帝国里,他们依然是国家法度的破坏者。
于是,没过多久,这些功臣们违法乱纪的事迹,一件件,一桩桩,堆满了朱元璋的案头。
什么私占奴婢,妄杀胥吏,随便屠戮平民。。。,淮安侯华云龙在进入大都以后,大模大样地住进了元丞相脱脱的府邸,使用着元皇帝才能用的东西,后来竟然还嫌弃脱脱的府邸不好,遂强迫征用士兵和百姓为他整修,”奢丽而过制特甚“,远超朱元璋制定的规章制度。
有了这些恶劣的榜样,功臣们的亲戚、仆人也有样学样,横暴乡里,欺压百姓。
加上免死铁券的存在,更让这种行为合法化,只要不谋反,别人都拿他们没办法,这大大地破坏了社会法度,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按照朱元璋的个性,他一向纪律严明,甚至已经到了苛责过甚的地步,对他手下的文臣们,只要稍有违规行为,就大发雷霆之怒,在《大诰》中,朱元璋规定,官员们隐漏公文不上报这样的小事,居然都要一律凌迟处死,简直骇人听闻。
在当时的明朝当官,那是相当危险的,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十八年的郭恒案,还有常年累月的这种文字狱,三天两头,皇帝只要不高兴了,一大批文官们的脑袋就要不保,理由也相当随意。
洪武初年,对于那些功臣们的违法乱纪行为,朱元璋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宽容与温柔,他不想自己刚刚铁券发下去,这边就开杀戒,有打脸的嫌疑,如果这样的话他千古一帝的目标可就完蛋了。
但是,不想点办法解决问题也是不行的,于是朱元璋开动了他的天才大脑,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决定”软硬兼施“。
首先是教育,这个是”软“方案,朱元璋意识到,这帮大老粗打仗没问题,但是文化素质太低,满口粗话,浑身农民习气,根本不匹配他们现在的高贵地位和巨大权力,于是他给这些功臣们开办了学习班,隔三差五的就组织学习,找一帮秀才轮流给他们讲学,什么三纲五常、什么君臣之礼,什么忠君爱国,只要能让这帮人老实听话,什么都要学。
这还不够,朱元璋还专门组织人写了一本书,叫做《资世通训》,这是一本全国人民都要遵守的准则,其中第二章就是《臣道章》,专门规定大臣们该如何尽忠职守,忠君爱国等等,他给功臣们人手一本,命令他们好好研习,并以此对照自己的行为,发现差距,加以改正。
其次是约束功臣的部下和家人,洪武五年,朱元璋命人铸造了一个铁榜,上面写明约束公侯家人的条文:。。。若主有宽仁之德,臣有忠良之心,然彼此各少察断而不明,何也?盖功臣奴仆倚侍权贵,欺压良善,为臣者不能查其所为,致使纵横,刑官执法具罪以闻,在忠良大臣必不如是,特奴仆自作之过。。。。。
铁榜为了申明律令,规定了具体内容九条
大概意思就是凡功臣之家部下或者仆人,不得欺压百姓,违者严惩,具体有刺面、劓鼻,家产籍没入官,妻子徙至烟瘴之地,其余听使之人各杖一百,及妻子皆发边疆充军,等等不一而足。
这个铁榜,虽然规定得十分严密,但总的来说,朱元璋还是不愿意直接对功臣下手,也算是对功臣们相当客气了。
甚至在后来的胡惟庸大案之中,朱元璋凶性大发,就因为上元和江宁两县百姓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居然将两县之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受到牵连李善长和陆仲享,他还是网开一面,放过了他们。
在这之后,朱元璋还是愿意与功臣们共享富贵,不断地与这些功臣联姻,”因结肺腑“
说到这里,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不可能对他的功臣们没有意见,但是为了他的大明江山,他必须忍耐,关于忍耐,这是朱元璋的长处,在他认为时机还没有到的时候,他保持了对功臣们极端的忍耐,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个时机就是他的儿子们的成大成人,在朱元璋心里,老乡虽然重要,但和血缘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天下人中,朱元璋最终只信任自己的家人,别人都要靠边站。
但是洪武三年,他最大的儿子朱标不过十六岁,最小的才1岁,完全不堪大用,就算如此,他依然将诸子全部封为藩王,把他们分驻天下要地,以”固内外之势“,确保江山永远在朱家手中,他对他的儿子们无比信任,规定如有战事,即使功臣元老也要听藩王号令。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击败蒙古最后的主力,并带回了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人物,封绩,谁也没想到,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事件,这个事件使朱元璋对待功臣们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一年三月,朱元璋派燕王朱棣和晋王分兵攻击蒙古,结果是燕王大胜而归,晋王虽没遭遇敌人,但行军布阵也很有章法,消息传来,朱元璋大喜,他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他不只为这次的胜利而喜悦,他更高兴的是,他的儿子们终于成长起来了。
而这个事情,对功臣们来说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朱元璋已经准备好了他的屠刀。
洪武二十三年5月,就是燕王取胜回来一个月之后,朱元璋突然派人审问封绩,审问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封绩竟然供出,在洪武十二年,胡惟庸准备谋反,派封绩偷偷前往蒙古,计划与蒙古里应外合,同时发难,推翻朱元璋的统治,据说因为胡惟庸大案爆发,封绩没有敢回到大明,知道被蓝玉抓获带回。
不管这件事事实真相如何,朱元璋举起的屠刀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朝他的功臣们砍了过来,经过“深度挖掘”,所有朱元璋想要处理的功臣都被他罗织到这个案件当中,虽然后世很多人分析朱元璋公布的罪状,错漏百出,前后矛盾,但这都不能阻止屠刀的落下,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元璋深通此道。
在这次被杀和被死后追究的功臣中,一共有二十二个,其中资格最老的就是李善长。
这位已经77岁的老人,为朱元璋卖命39年,位极人臣,老实本分,一生都谨慎做人,又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本以为能富贵终身,没想到还是没躲过这一刀,理由也相当模糊,说是他包庇封绩,还有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在洪武十二年,李善长感觉自己的私宅比较破旧,想修缮一下,就和老友汤和求助,希望他借300士兵帮忙,没想到汤和言辞拒绝,后来还报告了朱元璋。
可以说,就这两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朱元璋却借题发挥,借口”会有言星变“,需啥大臣应灾,下令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全部斩杀,家产全部没收,可谓冷血至极。
这次案件,朱元璋一共杀人三万多,凡是和这个功臣沾边的人物,都一律大祸临头。
这场大屠杀之后,剩余的功臣们大为紧张,一时间人心惶惶。
朱元璋为了安抚这些人,效仿宋太祖赵匡胤,也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让功臣们每人领取一笔丰厚的退休金,衣锦还乡了,并且还给他们每人兵卒一百一十二人为从者,永远使用,称”铁册军“。
这些人虽然回乡了,但他们还有用处,朱元璋也会时不时的启用 他们中的一些人继续为帝国卖命,所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好用但又不会对他的帝国造成威胁,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功臣们要改可以真的逃过生死大劫,永保功名富贵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了,这件事对朱元璋的打击太大了,这一年朱元璋65岁,他在朱标身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一心想要为朱标打造一个可以辅佐他的团队,如果不出意外,这些身下的功臣们就是为朱标留下的,因为朱标虽然性格比较软弱,一直没有达到朱元璋的要求,但毕竟已经成年,性格稳重,为人谨慎,做一个守成之主,还是没问题的,没想到却突然暴毙,让朱元璋的如意算盘瞬间失灵。
但朱元璋对朱标的爱似乎是太深了,虽然朱标死了,他依然没有想着让他其他的儿子来接替自己,他竟然直接选了朱标的儿子,年仅16岁的朱允炆来当了皇位的继承人,而朱允炆,常年常在深宫大院,更是不喑世事,性格”仁柔“,一看就很难控制本来打算留给朱标的这些老臣,既然如此,那么有些事,朱元璋就必须来替朱允炆来干了,于是就发生了洪武年间最后一场大屠杀-蓝玉案。
说起蓝玉案,这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在这场冤案中,朱元璋一如既往地扩大打击面,将他想要杀的人全部收入其中,一次杀了个干净,一共2万多人被杀,包括二个公爵,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十二侯爵,二伯爵,又过一年,颖国公傅友德被连坐赐死,又过一年,宋国公冯胜以蓝党罪名被杀。
至此,功臣中仅剩耿炳文、郭英,朱元璋彻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