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大师李建中:承前启后,一笔一墨尽显风华

丹青书道 2024-08-07 13:05:57

李建中,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是北宋初期的著名书法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后迁居蜀地,又随母亲移居洛阳。他通过自学成才,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考中进士甲科,历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后升至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李建中性格简静,风度雅秀,不追求名利,曾三次请求担任西京留司御史台的职位,因此被人们尊称为“李西台”。

苏轼在《书和靖林处士诗后》中提到他“留台”,表明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地位。李建中对洛阳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他在那里建造了园池,自号“静居”。他酷爱吟咏,每到山水胜地,常留下诗篇。

李建中在书法上造诣深厚,尤其擅长真、行书体,创造了多种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书也写得极好。他的书法风格遒劲淳厚,继承了唐代书法的传统,主要受到欧阳询和颜真卿的影响,同时融合了魏晋书法的风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摹习,成为学习的楷模。他曾手写郭忠恕的《汗简集》献给朝廷,受到嘉奖。

宋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提到“李西台书学张从申”,而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则说他“本学王大令书”,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赵构在《翰墨志》中评价他的书法“字形瘦健”,虽然得到了时人的赞誉,但仍然觉得缺乏独特之处。黄庭坚则认为他的书法“肥而不剩肉”,如同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元赵孟頫评价他的书法“去唐未远”,保留了唐代的余风。明王世贞在《法书苑》中提到他研习古文《孝经》,深得其精髓。

苏轼对他的书法评价较为复杂,认为虽然可爱但也有可鄙之处,虽可鄙却不可弃。李建中的书法生涯跨越了五代和宋初,是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的书法虽然接近唐代,但也有自己的风格,达到了从五代至宋过渡时期的高峰。他的书法风格与唐、五代相近,上追晋韵而清丽圆润,姿态横生,深得二王笔意。尽管稍显拘谨,但对开启宋代书法亦有贡献。他的传世作品不多,但《土母帖》作为他的行书佳作,被后世极为珍视。

李建中《土母帖》纸本行书 31.3×44.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 文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稳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咨。孙号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货却也。

《同年帖》, 宋,李建中书,纸本,册页,纵33厘米,横51厘米,行书,15行134字。

释文: “金部同年,載喜披風,甚慰私抱,殊未款曲。旋值睽離,必然來晨朝車行邁,適蒙示翰,愈傷老懷,惟冀保愛也。萬萬,不勝消黯。見(现)女夫劉仲謨秀才並第二兒子在東京,相次發書去。如有事,希周庇也。建中簡上,金部同年,九月十六日。《湯世帖》碑文三道,略表西京之物也。《懷湘南》拙詩,附上。同院劉學士騭。同年邵兵部,希差人通達,或與面聞也。建中又白。”

《贵宅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册页,纵31cm,横27.5cm,行书,9 行140字。释文:“貴宅諸郎各計安侍奉,所示請改章服。昨東封須得出身歷任家狀一本,並須齎擎官告敕牒去,未審此來如何行遣也。兼爲莊子事,已令彼僧在三學院安下,近已往彼去來回。此莊始初見說甚好,只是少人管勾,若未貨,可且收拾課租,亦是長計,不知雅意如何也。侯親家亦言可惜拈卻。建中(花押)諮。劉秀才久在科場,洛中拔解,今西遊兼欲只侯府主,希略一見也。”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