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淞
在古老的中原大地,嵩山巍峨耸立,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间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与沧桑。而在嵩山南麓,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一个关于爱情、勇气与牺牲的传奇故事——嵩门待月。
嵩山法王寺,一座古朴庄严的庙宇,静静地坐落在嵩山南麓,晨钟暮鼓,佛音袅袅。寺东不远处,玉柱峰挺拔而立,其东两座山峦并肩而立,宛如一道天然的门户,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每当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一轮银盘般的明月便会从这半圆形的门洞中缓缓升起,不偏不倚,恰似一面精致的玉镜镶嵌于门楣之上,将整个世界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银辉。
这月光,不仅照亮了山川,更照亮了嵩山深处的一个古老传说。在这座被月光轻抚的山峰上,生长着一种名为“嵩参”的珍稀药材,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是连接着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恨情仇。
嵩参,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闻名遐迩。其茎高二尺有余,叶片椭圆,花朵粉红如菱,每当七八月间,满山遍野皆是其芬芳。而嵩参的根部,更是肉质肥厚,色泽红润,被誉为“益寿宝”,自古以来便是皇室贵族争相追捧的御药。
然而,嵩参的珍贵并非天然形成,其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黑暗历史。相传,嵩山南麓的颍水河畔,曾有一位名叫魏绪班的财主,他依靠种植并贩卖嵩参发家致富,尤其是他培育的“娃娃参”,更是被朝廷选为御药,使他及家族享尽荣华富贵。
魏绪班为了垄断嵩参的种植技术,不惜一切代价。他雇佣药工,将嵩山上的嵩参掘尽,并在自家后花园中秘密培育。为了让嵩参长得更加形似娃娃,他别出心裁,用特制的砖模培育嵩参,并残忍地以童男童女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滋养这些“娃娃参”。
在这黑暗的阴谋中,一对年仅十二岁的童男童女——好汉与毛妮,不幸成为了魏绪班的牺牲品。他们被锁入深宅大院,充作育参奴仆,日复一日地劳作,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
在魏家大院中,除了冷酷无情的魏绪班,还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厨妈。她目睹了魏绪班的暴行,对好汉与毛妮的遭遇深感同情。虽然她无法直接救助这两个孩子,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唤醒他们的警觉。每当送饭时,厨妈总是用含糊其辞的话语,暗示他们寻找逃脱的机会。
好汉与毛妮起初并不明白厨妈的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察觉到了异常。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厨妈鼓起勇气,将魏绪班的罪恶计划全盘托出,并催促他们立即逃离。
两个孩子听后,心如刀绞,但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他们背起早已准备好的人参和参籽,利用白桑树的弹力和事先准备好的绳子,翻墙而出,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逃生的好汉与毛妮,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玉柱峰下。他们相拥而泣,立誓要断绝魏绪班的发财之路,将嵩山变成嵩参的海洋。从此,他们一人住南坡,一人住北洞,每年八月中秋之夜,在嵩山桂轮峰下相会,共叙相思之苦,共谋育参大计。
他们不畏艰难,不惧风霜雨雪,日日劳作于嵩山之巅,夜夜播种于峻峰陡涧。嵩山见证了他们的汗水与泪水,也见证了他们的坚韧与执着。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嵩山上下,到处都是嵩参的踪迹,每到七八月间,整个嵩山都弥漫着嵩参花的清香。
好汉与毛妮的勤劳与恩爱,终于感动了上苍。在嵩参花开满山的这一年八月十五夜晚,天神降临,一剑劈开嵩山桂轮峰,形成了一道圆形的门洞。而此时的月亮,正静静地等候在门洞之后,待好汉与毛妮相会之时,它便缓缓升起,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的未来。
从此,每当中秋之夜,嵩门待月便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人们纷纷传说,这是天神对好汉与毛妮的祝福,也是对他们爱情与勇气的最高赞誉。
岁月流转,嵩门待月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而嵩参,这种承载着千年情缘与牺牲的药材,也成为了嵩山的一张名片,被世人所熟知。唐代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岳神时,更是将“嵩门待月”列为中岳第一景,使得这段传说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站在玉柱峰下,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人们仿佛还能听到好汉与毛妮的低声细语,感受到他们那份跨越千年的爱情与坚持。嵩门待月,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有诗为证:
月满嵩门亿万年,见证人间美好缘。
童影囚牢参染血,厨心善念命犹还。
好汉毛妮情义重,映月清辉意自坚。
古今多少相思泪,化作秋水共长天。
嵩门待月不忍归
今宵月色还如水,嵩门待月不忍归。
玉柱峰前思旧事,桂轮影下忆芳菲。
传奇故事千秋颂,爱恋情缘万古辉。
人间此处总牵衣,遥望星河心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