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揭秘一场智商被摁在地上摩擦的金融大骗局,而且它离你越来越近。这个局就是让国家四个部门联手遏制的天价月饼局。
没错,从中秋佳节变成金融狂欢日。资本把月饼的食品属性转换成月饼券的金融属性。然后精准拿捏中国人情社会的满级操作。估计华尔街看的都得跪地感叹一句,我们搞科技,人家卖空气。
中国市场曾经出现的天价月饼到底有多贵呢?前些年那些定价几十上百万,什么镶钻镀金、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我们就不提了。说几个你听完至少不会笑出生的价格,天下某某福出过一款月饼,售价12888元,某某鱼翅鲍鱼月饼售价5880元,郑州某石月饼8800元。
你可能会说,这么贵的月饼谁会买呀?你还真猜对了,这东西的存在就不是用来卖的。虽然也有极少数土豪买来送礼,但它真正的作用其实是用来扔掉的。你没听错,它最终的归宿很可能就是过期后扔进垃圾桶里。但是月饼虽然扔掉了,价格却从此打入了每一个消费者心中。在十几年前,我们买的月饼基本上都是几块、十几块,贵点的几十块。月饼的价格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可作为传统节日的刚需产品,资本怎么会舍得放过这么好牟利的机会呢?但是要把原来老百姓的心理价位一下从几十块提到上千块,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天价月饼就出来了。心理学上有个专业词叫做折中效应。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很多都在利用这种效应。理发店就是很常见的地方。价目表有一个你不会选择高价,也有一个你不好意思选择低价。最后很大可能都选择了中间的价格。
实际上他们的产品都差不多,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提议在墙上开个窗户,那大部分人都不会同意。但你如果说要把房顶掀了,他们就会来跟你商量开窗的事情了。资本就是利用这个效应,让月饼快速从几十元的时代进入了千元时代。但是这样的天价月饼很快遭受到了国家的遏制。去年开始,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相关规定,月饼售价不得超过500元一盒。于是现在打开某电商平台搜索月饼,你会发现今年除了几个头铁的品牌敢把价格标在500以上。剩下的基本上都非常默契的统一了498的价格。那是不是规定价格资本就会乖乖退出,不再作妖了呢?
非也!离谱的操作才刚刚开始。这两年,月饼不再是一盒盒拿来吃的食品,而是变成了一张张可以在市场流通的券。比方说,商家只做了1万盒月饼。然后会印10万张价值498的月饼券。对外宣称凭券可以领到市面价498的月饼。然后10万张月饼券以每张400块的价格卖给代理商。代理商以原价498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所以中秋送礼不用提着月饼给对方送券就行。毕竟可以去门店领月饼。你不会说收礼的人一下堆了十几盒,最后吃不掉都浪费了。
听上去是方便不少,但重点来了,你把这张券送给了朋友或者领导。他们手里的券多了之后,也不能一直去领月饼吃啊!所以这个时候收券的黄牛就出现了。吃不完没关系,把券回收给我。一张三百元,黄牛拿到券之后再以三百五的价格卖给商家,整个过程月饼没有出现。一张券在我的人情社会里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商家手里。商家400卖出去,350收回,赚了50。代理商400拿券,498卖出去,赚98。黄牛300收券,350卖给商家,赚50。你也送了人情,朋友或者领导也折了现。
看上去皆大欢喜,但是有没有想过,整个过程都是你在为人情买单。如果哪天你的朋友又按同样的方式给你回礼,损失的还是你俩。而通过空气来牟利的依旧是设计这场游戏的人资本。设计这张券还有另外一个用途,成本只要80的月饼,券面印价498,然后以200的价格卖给企业。企业当做中秋福利发给员工。花200的成本乘以500的钱打工人,又是被PUUA的一天。但是用在这里的时候,基本都会额外印有此券不予回收的字样。为啥要你去领月饼?毕竟他们还是做了1万盒的,对不对。所以你打开某些498的链接,会发现销量很低,几乎没有。因为这些链接就是专门做出来给你看的。只是为了告诉你,你手里的券真的值498。你家公司对你是真的好。戏做全套才能滴水不漏呀!
有伙伴可能要问呢,那怎么办?月饼的价格现在都是动不动几百块,市场已经是这样的了。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我倒想反问一句,这498他买排骨不香吗?
鬼 爷
税务局来找你了:你没有货,没有进项,卖的哪门子货,不给批发票…
点你的房子
送礼这事基本没人看实际价值,越贵越有诚意
搁浅
那你自己吃几块的都有。要送人的话,不光是月饼,啥玩意送人都不可能买价格低的啊。
用户10xxx57
吃的不买,买的不吃。这些天价月饼用来干啥的,大家都知道。
蓝色梦想
而且过期了作废这又是白赚多少钱?
快乐honest
漏税行为查一下
荣耀
资本真会玩!
新手上路小心购物
贫穷会限制你的想象[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