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青团:岐江岸边的春之信笺

饭统聊生活 2025-03-13 11:05:10

烟雨青团:岐江岸边的春之信笺

若要选一味镌刻着岭南春意的点心,我定会指向那抹浮在蒸笼里的青绿——中山栾樨饼。这种只在清明至谷雨时节现身的神秘茶果,恰似西江支流岐江上的一叶扁舟,载着草木萌发的讯息,摇进家家户户的灶披间。

本草纲目里的春天

《香山县志》有载:"四月初八采栾樨叶,合粉作饼,云解毒。"在中山沙溪、小榄的河涌边,农妇们踏着晨露采摘肥厚的栾樨叶。这种菊科植物在咸淡水交汇处长得格外丰腴,叶片背面泛着银白绒毛,揉碎后溢出类似艾草却更清冽的香气。老药工说,此物能祛湿排毒,恰应了岭南"春祛湿,夏清热"的养生智慧。将嫩叶与碱水同煮,滤出的青汁如翡翠溶浆,倒入糯米粉中揉成面团,便有了春的底色。

三代人的揉春术

在黄圃镇百年老铺"和记",第三代传人英姨仍守着柴火灶制作栾樨饼。青团里裹着的是花生碎、椰丝与黄糖调成的流心,秘诀在于加入自酿的陈皮柠檬酱。手掌翻飞间,青玉般的团子被按进雕花木模,轻叩桌面,"啪嗒"一声跌出,背面便印着"福"字或鱼形纹。蒸笼里水汽升腾,十五分钟后揭盖,青团竟比入锅前更鲜亮通透,仿佛把整个春天的灵气都锁在了澄皮里。

咬破一个青绿宇宙

轻咬开弹糯的外皮,琥珀色的糖浆裹着椰香瞬间漫过舌尖。栾樨叶特有的草本气息并不霸道,反而像雨后的芭蕉林般清新,将甜腻感化解得恰到好处。配茶的讲究更显中山人的细致:年轻人爱用凤凰单枞的兰花香提味,老者则偏好陈年普洱的醇厚来平衡。旧时疍家人还会将青团压成扁舟形状,放入河中"送春",如今这仪式已化作唇齿间流淌的诗句。

从本草的灵性到手掌的温度,栾樨饼的时令性让它成为不可复制的春之信物。当季风掠过五桂山的荔枝林,岐江码头的茶楼里,一笼青团、半盏清茶,便是与岭南春天最诗意的对话。这般转瞬即逝的鲜美,怎不教人年年翘首以待?

0 阅读:2
饭统聊生活

饭统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