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伟,你相信不用言语也能传达的亲情吗?”妻子忽然问我这个问题,眼神飘向院子里。我放下报纸,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七旬的哑叔正弯腰喂鸽子,身影依然矫健。八年前,如果不是妻子的坚持,哑叔的晚年生活将是另一番光景……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正在送货,堂弟焦急的电话打破了平静:“佳伟哥,大伯父病倒了,快回来!”我立刻掉头回家,发现哑叔已经昏迷不醒。送医后确诊为脑梗,万幸发现及时。
住院期间,我请了护工照顾哑叔。其他亲戚只是偶尔探望,之后便没了踪影。村里甚至传出我照顾哑叔是为了遗产的谣言。我苦笑,一亩薄田两间瓦房,这就是他们眼中的“遗产”?
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哑叔对我的疼爱胜过其他侄子。他常背着年幼的我走街串巷,给我买零食,逗我开心。那份无声的关爱,我至今记忆犹新。
2008年,打工十年后,为了孩子不再留守,我们决定回乡创业,选择了养鸽子。创业初期,我们四处奔波,克服了重重困难。好不容易事业有了起色,哑叔却再次病倒了。
我召集所有亲戚商量赡养问题。父亲年迈,不愿插手;大姑和三叔避而不见;堂弟堂妹们也只是嘴上说说,并无实际行动。这时,妻子站了出来:“既然你们都不管,那就我们来照顾他!你们小时候都受过他的恩惠,现在他老了,怎么能弃之不顾?”
就这样,哑叔搬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妻子的善良和责任感,让我深感敬佩。在我们的照顾下,哑叔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他每月领取的微薄五保户补助,也总是想着贴补家用,给我们买菜。
即使年过七旬,哑叔依然坚持帮我们打理鸽舍。“叔,歇会儿吧,天热。”我朝他喊道。他抬头笑了笑,用手势表示没事。他总是默默付出,用行动表达着对我们的感激。
我看着忙碌的哑叔,想起了奶奶临终前的嘱托:“海林(哑叔的名字)最让我放心不下,你们要善待他。”在场亲戚都沉默不语,只有年幼的我承诺会照顾他到老。如今,我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承诺。
“你说他现在开心吗?”妻子轻声问我。我望着院子里哑叔慈祥的笑容,心中有了答案。他虽然无法言语,却用行动诠释了亲情的真谛。他没有子女,却在晚年收获了最真挚的关爱。
哑叔的故事,或许也是一种生命的回馈。当你真诚待人时,终会有人真诚待你。在这个日渐功利的社会,我们更应该珍惜那些不求回报的真情,因为这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馈赠。
为什么我愿意照顾哑叔到老?或许是想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丝温暖,或许是想告诉后人,爱,无需言语。哑叔用他无声的爱,教会了我许多。那么,您认为,在如今这个社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诠释“亲情”二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