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结束以后,据说很多体育兴趣班咨询量爆满。
一个个奥运优秀运动员,让很多父母对孩子有了一种感觉——是不是,我们家孩子也可以试一试,万一成为奥运冠军了呢?
不知道是不是某书的精准推送,最近总看到这样的问题:
比如:现在学还晚吗?问一下12岁零基础练多久可以进国家队?大概多少岁?
青少年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当然是好事,但讲真,作为一个孩子入坑多年体育的妈妈,只想说一句:任何事情,无期待地付出,会更有利于子女关系。
言归正传,之所以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还蛮感慨的,看到网上有太多人渴望拥有“全红婵”这样的女儿,以及,特别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复制全红婵的路。
这条路,在别人看来是这样的:
在学校里被教练选中——经过训练,取得成绩后进入省队——省队取得成绩后进入国家队——经过选拔,参加奥运会,夺得金牌,一鸣惊人。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一部分父母觉得: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缺少了这个伯乐,才不能成为“全红婵”。
甚至还有人在问:自己的孩子体育不错,如何让体校的孩子看到,并选入市队。
孩子如果极度有天赋,以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并不足以埋没。千万不要对天赋二字有误读。
讲真,有没有可能,全红婵这条路是这样的:
极强的天赋,然后被看到——极强的天赋+努力,进入市队——极强的天赋+极致的努力,进入省队——极强的天赋+极致的努力,进入国家队。
所以,看到一句话:
为什么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全红婵,而不是郑钦文?
因为家里有全红婵是教育典型的低投入高回报,而郑钦文,是父母举全家之力托举,且风险极大的付出,很多父母只想成为全红婵父母,并不想成为郑钦文父母。
事实上,全红婵父母,是拿到命运彩票的人。
而大部分人,或许更多的父母,最可能能够学习的父母,反而是郑钦文父母。
郑钦文无法复制,但她的父母教育子女的道路,是可以复制的,哪怕是低配版,孩子至少不会太差。
比如对孩子的路径规划。
郑建坪自己是一名田径运动员,他觉得自己的女儿有运动天赋,于是就想培养她当运动员。
首先,他想到的是抄作业——copy李娜。
(以下来源网上素材)
李娜的教练,郑建坪都找了,找到余丽桥的时候,余丽桥觉得郑钦文个头不高,并不是最佳苗子。但郑建坪不放弃,软磨硬泡,终于叫余丽桥收下了郑钦文。
但是,2年后,郑建坪带着郑钦文离开余丽桥,找到了卡洛斯,他曾帮李娜获得过澳网女单冠军。
后来,找到了西班牙教练佩雷里巴,甚至跟教练签了对赌协议。结果里巴输掉了对赌协议,教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据有报道称,郑建坪给女儿找的教练都是高配版教练,甚至在北京匠心之轮俱乐部四年,教练组每周都会围绕她的进度开会,提出专门的训练方案,而这一切的安排者,是他的父亲。
▲郑钦文与教练罗德里格斯
规划,对孩子有规划,是很重要的。
很多父母一边要求孩子有成绩,一边会放养孩子,但事实上,大部分孩子,就是你投入了多少,收获多少的问题。
并不单单指兴趣爱好,学习上,也是同理的。
比如对孩子学习的投入。
尽自己的能力,去托举孩子。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中国顶尖运动员在海外的训练和生活费用,平均一年在300万元人民币左右。也有媒体测算,培养一个打进世界前100名的网球选手,可能至少需要2000万人民币。
郑钦文父亲在孩子十四五岁的时候,甚至卖掉房子,给她打球用。
要知道打网球的费用非常高,郑钦文的成长,除了湖北省体育局的资助,另一部分钱,是需要自负的。
我觉得,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有这样的能力,但郑钦文的父亲,真的是很用心,不管在精力上,还是金钱上,都尽了一个父亲最大的能力。
在看到孩子有天赋,这条路上开始走的时候,愿意无条件支持她,这本身就是很难得的。
要知道,他根本无法预料到孩子能够走到哪一步。包括他在郑钦文奥运会女单夺冠以后也说:这个成绩,比他预料的要早一些。
还有一点,可能是很多父母当下无法理解的。郑钦文的父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虎爸”。
爱她是真的,对她严格也是真的。
郑建坪的一句话:“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够狠。”
“狠心对孩子的成长,这是必要的勇气。”
孩子比赛输了,他直接说:“这种水平别打了。”
郑爸爸还说,自己在一次全国比赛中,因为郑钦文有点懈怠。比赛暂停时,他大发雷霆,当场打了郑钦文。
这应该在很多父母眼中匪夷所思的,要知道,现在别说打孩子了,当面骂孩子这事,父母都不敢。或许,还容易扣上暴力对待孩子的名声。
但是郑建坪还是这样做了。
因为,很多时候,要做成功一件事,是必须要极致的付出,孩子是,父母也是。
我们从来对天赋太迷恋,只是因为,我们也希望给自己的不优秀找找借口,找找理由。
但殊不知,顶级是需要天赋+努力,而优秀呢,对于普通人来说,够努力就能达到。
养育孩子,是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让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而这才是爱的双向奔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