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区是畲族的发祥地,也是乌龙茶的发源地。1985年3月,广东、福建、浙江三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在广东潮州市召开国内外畲族史学术讨论会,会议中心议题是畲族族源、迁徙、语言以及畲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等问题,大量的史实论证了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朱洪、姜永兴在《广东畲族研究》(1991年版)中肯定道:“潮州凤凰山区是全国畲族传说中的始祖居住地、民族发祥地。”

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乌龙茶树的种植,畲族与乌龙茶树结下了不解之缘。隋朝年间,因地震引起山火,凤鸟髻山狗王寮(畲族始祖的居住地)一带的茶树被烧死,仅存乌岽山、待诏山等地仍有种植。由于凤凰山制茶的村名为乌岽,其音译似“乌龙”。在历史上,凤凰山上的畲族人于隋、唐、宋、元和明初多次向东迁徙,乌龙茶被带到福建等地种植。凤凰镇石古坪村目前的居民以畲族为主,石古坪村主产的石古坪乌龙是凤凰名茶之一。

古时,凤凰茶树只有两个品种:乌龙和红茵(即鸟嘴茶的前身)。宋代,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鸟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饮用,觉得味道比乌龙茶好,便开始试种。时逢宋帝赵昺被元兵追赶,南逃入潮州,于是,民间产生并流传“赵昺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赵昺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更有神化了的凤凰鸟闻知赵昺等人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据这一说法,凤凰茶应起源于南宋末年。
另一传说是凤凰山民闻知宋帝逃难到凤凰山,煮茶迎接圣驾......这个故事说明凤凰茶在南宋以前就有了。华南农业大学严学成教授通过对凤凰茶叶细胞的分析化验,得出茶叶的角质层是原始类型的,由此可以推断,凤凰茶的历史远远超过1000年。

从凤凰山的先民发现和利用红茵茶树开始,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挖掘移植现成的实生苗至选用种子进行人工培植种苗,凤凰人精心培育筛选并总结经验。在“单株采制、单株优选”的过程中,凤凰最早的“育种匠人”开创了“名丛”优选优育之先河,经历代凤凰人的传承不懈,发展培育出众多的凤凰单丛。据探查,凤凰镇目前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茶树10000多株,传承培育发展至今已有100多个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