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前夕:陈毅三调粟裕被拒,此后主席下狠心改革军制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12-03 16:04:48

前言

解放战争,我军夺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战将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一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我们的认识中,军人服从上级的命令是天职,但在危急紧要关头,他们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为之做出行动,最后还取得不小的战果。

这不苏中战役前夕,粟裕将军就和陈老总出现了一定矛盾,就“西移”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想法。陈老总三次调动粟裕,他都“拒绝”回应,那么后来如何?毛主席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

随着国共关系破裂,1946年国民党部队始终没有放弃对解放区的进攻,而这一年转而开始发动全面进攻。

对此毛主席下达歼灭国民党军的命令,这一次我军部队不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而是奋力朝国民党军还击。

虽然国民党有精良的作战装备支持,但经过八个月作战后,国民党只得放弃最初的全面进攻作战计划,转而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山东和陕北上。

随着国民党接连败仗,只能说我军士气更甚,同时就是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人士也接连涌现,国民党可以说失去了许多百姓的支持,进而国民党处境岌岌可危,并处在了全民包围之中。

国民党在解放战场上的处境一度不佳,而每一场战斗打响,他们会做做出一定作战部署,我军也会想一定作战对策。这时主打的一个谁更胜一筹。

说到苏中战役,国民党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攻占苏皖边解放区,并夺取淮阴。

对此国民党调集了不少整编部队,兵力足足达到了十二万人。他们首先从如皋、淮安地区开始,进而巩固自身在长江以北沿岸的阵地。随后分开作战,待实现合力后,成功拿下淮阴。

不过这只是国民党战前的目的设想,在这期间,只能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当然国民党如此,我军的对策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我军可以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比如良好的群众基础,还有较为熟悉的道路等,这些充分利用势必对敌军形成不小的打击。

虽说老蒋出动数十万兵力,但在这其中还有不少杂牌军,而且我军也足足出动了十九个团的兵力。而后分工作战,在各个位置实现歼灭敌军进犯的目的。

必要的时候,我军决定争取有利先机。而事实证明,我军终是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三次拒绝陈老总

尽管如此,我军也有意外情况发生。要知道老蒋的进攻方向很难判断,为此毛主席等人接连几天都在为这场初战商讨作战事宜,可以说这场战役意义重大,并决定着我军士气高低与否。

最后中央终于确定了作战目标,那就是在打外线,在淮南打。

随后命令下达,陈老总对此自然没有意见。而后这时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足足五万多兵力,可以说是我军的一大军事力量。

粟裕将军在战场上的本事不用多说,他专打硬仗、恶战,用兵上更非常灵活,最重要的是敢打敢拼,自然让中央放心。

不过既然这时要在淮南打仗,组织上自然也要派兵遣将,于是便要粟裕分出一半兵力,与陈老总汇合。

等陈老总收到命令,没什么意见后,便又向粟裕下达了命令,要他派遣一部分队伍开始西移。

只是令陈老总没想到的是粟裕很快回信拒绝了。

因为在粟裕全局分析和判断后,他认为就现阶段应该先试一试老蒋部队的情况。虽说外线作战有一定优势,但粟裕始终认为不应该在这时进行。

而且粟裕拒绝,也是有了全新的作战计划,那就是在苏中,以他手中五万多的兵力,与敌军展开一场歼灭战。

当然此时粟裕不仅拒绝了陈老总的命令,还向毛主席等人说明了情况,而且想要尽可能的消灭敌军,粟裕显然觉得不能分兵。经过粟裕的努力,他可以说说通了很多人,但陈老总却表示无奈。

甚至在陈老总看来,显然淮南要更重要一些,所以为此做了一定让步,那就是只要他手中的精锐第五旅。可在打仗上,粟裕是认真的,这不说不退让就不退让,还是拒绝了。

见状,粟裕将军继续做出解释。而此战他已经计划良久,第五旅也便做好了作战准备,这时做出调动,势必影响了军心。

粟裕说的不无道理,陈老总也清楚。但中央命令如此,陈老总也只能感到无奈。

转而两人的报告又到了毛主席手中,毛主席何尝不陷入了沉思。不过此事还需要再讨论,而在淮南的陈老总已经深感压力增大,于是第三次向粟裕发出了电报,也便是要他派兵过去。

其实粟裕已经两次拒绝陈老总,他也深感棘手,甚至在面子上多少有点过不去。但考虑到当下局势,粟裕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拒绝了陈老总。

不过这一次粟裕再一次强调了苏中的重要性,而且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物资支援上的力量,苏中都重中之重,所以这里不能放弃,不然此后我军的形势恐怕会很被动。

总之在粟裕将军接二连三的强调和分析罗列下,陈老总再次做出判断,选择不调兵。同时毛主席这里也做出了表示,那就是在调整我军战略方向,在苏中打一打。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粟裕将军不愧是我军战神,“七战七捷”可谓鼓足了全军的士气。

经此一遭,解放军部队显然存在许多问题。就陈老总来说,他的权利过于集中,一些时候会有些分身乏术。所以为了这一矛盾考虑,毛主席决定减轻将领们的负担,当然是希望他们能更好的专注自己的队伍,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

并且1948年我军部队一并更改为——人民解放军。

强强联合

后来粟裕将军在组织的命令下与陈老总的部队汇合,随后华东野战军成立,而粟裕则与陈老总协同作战。

不得不说毛主席确实高明。此后他们接连拿下胜仗,创造了我军奇迹,同时更让国民党部队损失惨重,甚至精锐部队都得到了重创,总之战果显著。

还有1948年的济南战役胜利后,他们的战斗未止,南下徐州后,还拿下了歼灭八十万敌军的战果,如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在行政才能上陈老总要更甚一些,而在军事本领上,自然是粟裕将军更胜一筹。他们可以说强强联合,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互补,两人搭配起来也便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出现这一矛盾实属正常,待全局考虑后,我军将领终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而陈老总和粟裕将军搭档后,更为我军带出了一支强悍部队。

21 阅读:19929

评论列表

醉卧沙场我独行

醉卧沙场我独行

14
2024-12-04 21:19

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图拉丁卡

图拉丁卡

10
2024-12-07 14:27

粟裕将兵,多多益善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10
2024-12-14 15:48

小编不懂,瞎编标题。我军作战的时候,前线指挥所是一个,军委指挥所是一个,两个指挥所同步,互相沟通消息,前线指挥所发现新情况会汇报并给出新建议,军委指挥所决策拍板责任重大。陈毅在淮海战役中,给了粟裕非常多的支持,包括很多部队的整编调动,都是陈毅这样的老资格出门做思想工作。

哈喽俊

哈喽俊

9
2025-01-08 08:04

陈政工 粟军事

cxj

cxj

5
2025-01-04 15:03

战时军队指挥权归粟裕

用户12xxx29

用户12xxx29

2
2025-01-03 17:09

为什么说苏中战役,而不说中苏战役的。

玲珑历史放映厅

玲珑历史放映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