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年(南梁中大通二年,公元530年)七月,随着王庆云、万俟道洛等人兵败被俘,北魏境内持续了多年的叛乱终于有了要结束的迹象。谁曾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魏皇帝元子攸和权臣尔朱荣的矛盾也在此时愈演愈烈。
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里尔朱荣都是坐镇在外,但他对朝政的遥控可是一丝也不差。他广树党羽布置于元子攸左右,以便窥伺观察朝中动静,这样朝中无论大小之事都尽在他掌握之中。偏偏这元子攸又不是一个甘心做傀儡的皇帝,他从早到晚勤于政事,多次亲自察览诉状,审理冤案。尔朱荣得知这些情况之后,心中很是不高兴。
于是双方在各种场合展开了博弈,彼时元子攸想同吏部尚书李神俊商议整顿官吏的选拔事务,可他们连任命一个县令的权力都没有。先前尔朱荣曾推荐一人担任曲阳县令,李神俊试探性地想要另外任命别人。谁曾想尔朱荣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竟然派他所推荐的人前往曲阳县抢夺县令之职。李神俊为此惊恐万分,索性辞了官职,尔朱荣便让尔朱世隆替代李神俊来主持吏部。事情到这一步尔朱荣还不解气,又大张旗鼓地派遣使者去恐吓元子攸,这个使者甚至未经通报便硬闯了进去,在朝堂上对着元子攸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
之后尔朱荣又想安排自己手下的北方人到河南各州担任刺史,元子攸当然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便果断拒绝。见元子攸态度如此坚决,尔朱荣的同党、太宰元天穆亲自来拜会元子攸,并再次提出这一请求,结果再次遭到元子攸的拒绝。恼羞成怒的元天穆于是撂出狠话:“天柱将军(尔朱荣)对国家有大功,又身为宰相,如果他要任命官员,即便是陛下您也无权反对。现在他只是要求任命几个人为河南诸州的刺史,您竟然不允许呢!”面对赤裸裸的恐吓,元子攸依旧毫不退缩,当即表示尔朱荣要么取代自己,否则就无权任命百官。
更让元子攸心烦的是自己身边还有一个尔朱荣的女儿,虽然贵为皇后,但这尔朱氏生性妒忌,多次向元子攸发泄怨恨不满之意。元子攸便派尔朱世隆向她晓以大义,谁料这尔朱氏却抱怨道:“当今天子是由我家设立的,现在竟然这样,我父亲当初如果自己作皇帝的话,现在什么事情也就决定了。”尔朱世隆也在一旁附和道道:“是呀,如果当初他自己作了皇帝,我现在也可封王了。”这种情况下,元子攸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并不以自己是皇帝而感到快乐。
甚至元子攸希望各地的叛乱可以抗衡削弱尔朱荣的势力,可等到关、陇地区叛乱基本被平定的消息传来,元子攸也只能发出一声声叹息。平叛有功的尔朱荣此时野心进一步扩大,他竟然向元子攸上奏道:“参军许周劝我取得九锡的特殊荣宠,我很厌恶他的话,已经斥责了他一通,让他离开了。”这番话其实就是尔朱荣所要九锡的暗示,九锡意味着什么元子攸自然明白。于是元子攸马上夸奖尔朱荣的行为做得很好,很有臣子之节,然后就是不给他九锡。
元子攸虽然拒绝了给尔朱荣九锡,但他也很明白双方离彻底撕破脸已经为期不远了。于是便和侍中杨侃、尚书右仆射元罗、中书舍人高恭之、城阳王元徽、济阴王元晖业等商议如何对付尔朱荣。可他们还未有妥善之策之时,却传来了尔朱荣即将入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