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辈都希望孩子去考公?其实这是时代局限带来的思维惰性

翠萱说商业 2024-03-22 19:57:21
#公务员# #中国式家庭教育# 这是那个时代的经历给那一代人留下的思想钢印——不要当异类。 同时亦是那个时代的缺乏带来的思维惰性。 除了钟情公务员,包括催婚、催生,其实都是源于这样的思想钢印与思维惰性。 本文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谈谈另外一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当尝试给自己的上一辈科普一个新的数码产品如智能手机,或是智能手机里的APP,或是线上业务办理的时候,会发现尤为吃力。 按道理越新的东西,它的操作复杂性就越低,我们这一代以及后代很容易就能上手,但上一代50后、60后的老人家,你不管跟他们重复多少遍,但只要有一个新东西,哪怕跟之前的很接近,只要有一个步骤是之前没有的,那你就得再重新教一遍。 例如我妈就是这样,她要办理一些手机线上业务的时候,她要我教她,于是我自己先尝试摸索操作,而她每次都责备我操作太快,没有跟她说具体步骤。但问题是我也是第一次操作啊,我必须要先摸索一遍才能教她。 而她每次都需要用一个本子,拿只笔把它一步步记下。 而这只是手机,如果是windows系统打开网页与收发邮件,能把你愁死,你根本不知道从何教起,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呼吸一样简单的事情,你该怎么去跟一个不会呼吸的人解释该怎么呼吸? 我曾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普遍老人家都这样。但直到我发现国外老人家在玩VR、元宇宙的时候,还有跟过澳门的老人家接触过就会发现,内地老人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会差很多(但有一说一,在手机支付上内地老人确实比其他地方适应力强) 这是因为上一代人、尤其是50、60后的人的成长环境,压制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那个年代流行读书无用论,广大青年听着指挥三下乡。那个时候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挡指挥“,那个时候的青年没有自我,只有集体。 自然而然,冒险、开拓、进取的精神被阉割,他们只需要听上级的指示去做就行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所形成的固化思维模式就是,做什么事前都期望找个模板,希望有个上级告诉他怎么做,步骤是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跟那一代的人沟通一个新事物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拿一个笔记本把步骤记录下来,没想过尝试体验这个事物、理解这个事物。 那个年代的集体形态,用一个词总结形容就是“军队化”。 军队里从来没有个性,只有共性,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上级只需要颁布命令或任务,下级去执行,完全不会去在乎个人的体验。 虽然这样的模式能够保障效率,但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脑海里就只有“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要完成目标,至于你内心状况如何这不是我要考虑的。 而这样的思维模式延申到对子女的教育上,很容易就把子女的学业视为子女的任务,“你应该要考满分”、“你应该要拿到班级前十”——我把它称之为“应该式教育”。 一切都是“应该”“应该”,从来没想过学业也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本应是要去享受它。 这就是军队化的思维方式,任务与目标组成“点状”思维导图,却看不到点与点之间的线,也就是这个过程,才是人生的大部分。 如果你一直跟你的同龄人说你应该要迎合我,你应该按我说的去做,你应该要满足我的要求,对方肯定会觉得你是个“巨婴”,然后说凭什么我要听你的。 然而如果你是对你的子女这样做,他们没得选择,他们只能接受你一切巨婴式的要求,如果你还在此基础上加多句“我生你养你,你理应报答我。”很好,这样会让你的子女在陷入目标没达成的痛苦的同时,还要加多个不懂得感恩的负罪感. 这就是我们80、90后一直经历的家庭“应该式教育”。 记得“以人为本”这个词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出现,当时我还不懂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甚至我还会去嘲笑说这不是个废话吗,人所造出的所有东西,肯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啊。 后来我阅历丰富后,才知道“以人为本”这四字的真正内涵是注重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的体验。应该式教育最终的结果是把人培养成一个机器、一个螺丝钉,而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我提升、热爱自己的祖国。 ——而只有这样,人才会产生自主驱动力,把自己投入到所热爱的事业当中。 然而,由于上一代人的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因为那是一个只强调集体、忽略个人感受的时代,同时也是强调共性、忽略个性的时代。 所以那一代人会非常追求“共性”——这也是上面提到的“追求模板”心态导致的,毕竟只要躲在人群里,大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就能省下思考。 也正因为这样,那一代人极其惧怕自己成为异类。 我们也许会试过被集体排斥、被视为异类,而这不会有什么重大后果。但在那个年代,被视作异类或被排斥,可是会有丢掉性命的风险的,具体就不展开说了。 所以可想而知,成为集体千篇一律的一份子、不要成为异类,在那一代人的脑海里就如同一个思想钢印一般。 就如同电影《盗梦空间》里的“奠基”(是的,在心理学上确实有“奠基”这个概念),是在潜意识层面的。 我们知道潜意识远比表意识强大,它无法用表意识的理性去否决,就如同恐高的人无法自我说服不去恐高,恐高就是恐高,无法改变。 而上一代人这种追求共性的特质,也成为了80后、90后的负担。 为什么上一代人那么喜欢催婚、催生? 不妨回想下,上一代人催婚、催生的时候是不是必然会有这么一句“你看谁谁谁,刚毕业就结婚了”“你看隔壁那家,都生二娃了”。 其实,他们催婚、催生的动机很简单,仅仅就是看到其他人在这么做,潜意识下的“追求共性”形成了驱动力,他们害怕被其他人说闲话,害怕成为其他人眼里的异类。 同时加上上述的“应该式教育”,要求你满足他们的巨婴要求,至于你的选择、你的感受并不重要。 读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难道这是我们这一代独有的吗?他们的上一代难道就不会这样吗? 正如我开头所说,我们这一代恰好处于时代的转折点,很多巨变是历史未曾有过的。 例如我们上一代,大多数人都长期在国企工作,国企保障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但突然间国企转型,下岗失业潮到来,就如同《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这首歌所唱的那句,“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 他们从一个原本大锅饭的时代,突然转入到一个“胜者生存”的时代,而他们大多数人连高中都没读过,仅仅是初中毕业,面对这么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能适应吗?他们无法适应。 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毕竟这是他们唯一能把握到的赛道,唯一的稻草。 而在这样的思想钢印与思维惰性下,“公务员”自然就是他们能得出的最优解,同时符合了“大众认可”,“现成答案”、“模板化”、“不需要创造力”、“变数低”、“能稳定的成为一个劳动力”的几个特点。 所以我们80后、90后背负着太大的沉重,应该式教育下的抹杀自我感受,加上背负家族改运的使命,我们一出生就注定成为工具人。 然而,学校的淘汰筛选式教育体制,让我们的痛苦更加剧烈,这就是接下来要谈的。 学校篇——目标导向型的“懒政”,对80后、90后无声的压迫。 参与到教育系统建设的上一代,同样也是上述“军队化”集体的一波人,他们的字典里也是只有“目标与任务”。 于是,他们很自然的就急需一个模板,一个能评判目标是否达成的模板。于是很自然的就会把教育成果“指标化”。 如何把教育成果“指标化”?就只有考试成绩了。——同样的试卷,哪个学校的平均分高,那么哪个学校的教育成果越出色。 恰恰“考卷”又是模板的典型,教师只负责把学生培养成能把题目做对就行了,至于这些题对以后有没有意义,这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他们只需考虑学校下达的指标能否完成,也就是提高班级平均分。 而学校也不需要考虑这些题的意义,只需要知道这是教育局出的教育大纲里会考到的,只要让那些老师督促学生做对那些题就行了。 至于学生是否快乐,是否能爱上学习,是否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方向,重要吗?学生快乐了,找到日后方向了,能提高答题率不? 而教育局把教育指标化,自然就只能在提高考题难度上下功夫,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筛选效果,同时也作为学校绩效的依据。 于是,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一波又一波的做题家。 最终,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 不可否认,高考有其好的一面,它给寒门学子提供一个改命的机会。 但高考这一独木桥,注定了成功的人只是占少数。 而前面家庭篇提到,上一代人把通过教育来改命的重担压到了80后、90后的肩膀上,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注定大部分人都要承受失败的痛苦,这是一道小学生都能看出的算术题。 我们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大量解题上,结果呢?高考完之后还记得那些题吗?高考能让学生热爱上学术吗? 问下历年的学生,哪个参加高考不是为了早点解脱? 这样出来的学生,去到大学又能怎样呢? 可能大多数人都未曾知道“学院”的意义是什么,最初是如何在西方诞生的。 学院本该是最自由的地方,是培养开拓者、创新者的地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提供一个地方,让学者能够不受世俗约束捆绑,自由的开拓创造。 然而,我们这些高考出来的人,只知道自己做题是为了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你只需要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就好,什么?这时候你要我们去创新?去开拓?不是吧?我来这里是刷学分的,不要搞得那么复杂,你还是告诉我哪些题会考吧! 而大学的校长与教师,本身又是固化的目标导向型思维,也在寻求一套模板,把教学任务指标化,于是与我们这些习惯做题的学生一拍即合! 而大学考试跟高考不同,没有统一的答卷。那么,我们只需做我们一直以来最擅长的,迎合学校与老师就好。 于是,大学逐渐变得官僚化、行政化,与诞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所以,中国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只不过是高考前基础教育的延续罢了。 这样的我们出来了社会又能怎样呢?我们早已忘了什么是“热爱”,我们产生了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觉,就是只要迎合他人,迎合我们的家长、迎合我们的老师、迎合我们的老板,我们就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难道不是吗?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成为一个螺丝钉,一个能稳定输出自己劳动力的位置,直到退休吗? 然而正因为这样,注定了我们痛苦的人必定是大多数,毕竟排在绩效榜前几位的,就只有几位。 这就是我们80、90后所在经历的。 然而我们应该去恨吗?去恨上一代,本该可以做得更好的,但却没做好?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无奈,上一代所经历的,也不是他们想要的,在那样的环境长大,他们有的选择吗? 我们是伟大而坚韧的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在传承中不断的蜕变,这就是我们每一代的意义。 蜕变必然充满伤痕,我们注视伤痕,不是为了恨,而是为了更好的去爱。受苦的意义是为了理解痛苦,从而成为后代更好的榜样。 ——这就是我们80、90后所背负的十字架。 正所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 因为我们经历过被筛选的残酷,我才理解教育真正的意义,不是让人成为工具人,不是为了去竞争,而是让人热爱自己所热爱的,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同胞,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创造者,自己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教育本不该是“目标导向型”,因为单纯的颁布任务不会让人产生热爱。教育应该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喜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大胆的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活动。 马斯克开发火箭,开发火星移民,是“目标导向型”吗?他是因为做了市场调研,觉得这事有赚头? 他之所以做这个,纯粹是因为他热爱,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登陆火星。他在追求他的热爱,而这过程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突破,获得了多少专利——因为真正的火花,只有在“热爱”中诞生。 因为我们经历过被无情的重担压在肩膀上的痛苦,所以我们才知道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来到这世上,是为了来享受恩典的,大胆的去追求你所选择的,记住不管日后你是否取得成就,爸妈永远以你为荣。我们养育你,并不是为了你以后能回报我,而是因为我们爱你,爱是不计回报的,而我们也相信你会把同样的爱传承给你的后代。” 最后,在这里祝福所有80、90后,祝我们最终能放下劳苦重担,找到属于我们的平静。
0 阅读:2

翠萱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