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爱上值得爱的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翠萱说商业 2024-03-31 02:10:46
先分享我以前的一段真实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开始钻研心理学。 我在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个女神。 有一天这个女神有事请求我,说群里有个男的尝试加她QQ,她没通过也没理睬,于是那男的又申请了一遍又一遍。 女神请求我叫他不要再打扰她,她知道我认识那个男的。 我当时算是这个女神的舔狗之一,女神有求于我,我当然要去迎合,是哪个小子那么不识相。 我也按照女神的意思照做了,我私底下跟那男的婉转的表达了女神不想他继续加她。 但后来我发现,原来女神不止拜托了我一个,她还找了另外几个去做这事。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其中一个直接在群里面跟那男的说。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让这事人尽皆知,使那男的很难堪。 但其中有一个男的,做法却非常特别,他有去帮女神,但方式有别于我们这些人,这个男的就是这个案例的主角,后面我称之为“男主”。 我是怎么知道这个男主的呢? 第二天女神跟我抱怨说有个男的是不是有病——这个男的就是男主。 女神表现得很气愤,而我也没多大在意那男主到底说了些什么。 直到几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女神跟这个男主在一起了。 这件事把我震撼得头皮发麻。明明女神之前还在气愤与仇视那男主,怎么突然就喜欢上了呢? 而且论各方面条件,那男主都不如我这个舔狗,为什么我失败了,那男主却不战而胜?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当初男主到底对女神说了些什么,让女神如此气愤的同时,最后又能让女神爱上他,最后也了解了全貌。 当女神提出那个请求时,男主是这么回应:“我会跟他说的,但请别误会,我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你原本可以在他申请加你的时候,点击拒绝,并且回复拒绝理由。但你没这么做,而是选择通过第三方,并且还不止找了我一个,你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事,你故意让他难堪。所以,我会奉劝他远离你这种人。” 男主这样的回复,直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女神进行降维打击,因为他说的每句话都合情合理。 而女神后来试图辩解了几句,男主都采取沉默应对。 我百撕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个人明明是在打压数落她,最终却胜过了我这个舔狗呢? 自从这事之后,我开始思考情感的本质是什么。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特例,许多爱情的发生似乎都遵循着某个套路,例如学生时期的恬静女孩会跟欺负她的痞子在一起,亦或是各种影视剧里,男女主一开始都是敌对状态,后来又在一起。 我为了理解其中的奥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钻研学院派心理学的著作,发现其实很多现象都一早被前人解释了。我研读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阿德勒的目的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跟他的动机与人格理论,荣格的九宫格理论,还有各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效应等,更加理解了我们人脑的运作机制。 上面的这个案例,可以用动机催化与廷波克预期效应来解释,这两个心理学概念以及触发原理,我在 为什么对女(男)神适度的“打压”,能更有效的吸引ta们?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6422778 详细解释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进去阅读。 在这里用文中的原理简单复盘下: 女神虽然很气愤,但其实不知不觉陷入了「动机催化」与「廷波克预期效应」的双重心理学陷阱。 她试图辩解,是因为她恐惧,她原本是众人眼里近乎完美的人设,现在因为这件事让人发现了她不光彩的一面,她会很担心这样的负面印象会蔓延开来。 ——这就是动机催化。因为这样的担心,形成了她的驱动力,产生了动机,动机就是维持她近乎完美的人设。 而现在这件事的决定权在男主上,女神因为这强大的动机与驱动力,促使她不得不“顺服”这个男的,于是不知不觉产生了“依赖”。 女神原本预期是每个人都会迎合她,答应她这样的请求,而她也习惯了。而现在突然有个人选择了不配合。 文中论证过,越是接近完美的人,对他人迎合自己的预期就越强烈。根据「廷波克预期效应」,预期越强烈,那么预期未达成时的痛苦感越高。 女神为了摆脱廷波克预期效应带来的痛苦感,于是非常渴望修正事实,使得符合自己的预期,这形成了第二重的动机与驱动力,使得她尝试去说服男主,试图让男主改观。 以上两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的效果是女神非常渴求男主的反馈。 而喜欢上一个人的本质,就是对对方的反馈渴求。 如何让一个人渴求你的反馈?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ta为你付出,生成赌徒黑洞。我在 赌徒黑洞——爱情的本质,理解它就能“操纵”他人欲望,让你喜欢的人喜欢上你 为什么有人离不开渣男(女),即使明知付出了也不会有回报? 为什么有人嗜赌成性? 为什么有女的离不开对她家暴的男人? 为什么人被诈骗了第一笔钱后,即使明知对方有可能是诈骗犯,却忍不住越投越多? 以上问题都可以用“赌徒黑洞”来回答,本质上是人不肯面对过去的付出无法获得回报的现实,于是更加渴望回报,更加付出,陷入了恶性循环。 欲望本质是你想填充自己,想占有你还没占有的,想去爬上还没到达的高处,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边界。所以,欲望的对象只能是你还没得到的事物。 但人不会对太遥远的事物产生欲望,根据阿德勒的目的论、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理论,人在对一样事物离“得到”很接近、但又还没真正得到的时候,欲望是最强烈的,这时候最容易产生目的或驱动力。 而当ta产生目的,并为之投入与付出的时候,赌徒黑洞就会生成。如果付出后并没有得到,与预期的不符,那么就会陷入强烈的“负多巴胺状态”,为了摆脱这样的状态,ta会更加的付出。 对以上过程原理更深入的探讨与运用,我在以下这篇文章里面详细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 跟着心理学宗师,学习如何构建自身性吸引力 生物学家认为,人的灵魂本质是一系列大脑化学反应的集合,其中掌管“渴望”的是“多巴胺”。 我在 情感篇:你理解了人类为什么喜欢看恐怖片,就能理解“情绪价值”在吸引力的作用 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你喜欢上一个人本质上是一种“成瘾”行为,是多巴胺的作用,如何利用情绪价值让对方对你成瘾,是提升吸引力的关键。 多巴胺带来渴望,会让生物不断的重复同样的行为,所以它本质上是“记忆”的功能。 而“渴望”带来的是驱动力。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多巴胺的作用,我们就不会有渴望,自然就不会有驱动力,自然也不会有快乐,因为快乐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实现,这样物种就无法延续。 所以,多巴胺是生物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必要存在,也是“感知”存在的前提。 而多巴胺带来的体验之一,就是你会觉得ta越看越耐看。 这是“渴望”带来的必然结果,你会觉得ta是世界上最特别的人,明明ta在外表上与性格上有着那么多的瑕疵,但你依然觉得ta颜值如此的高,连瑕疵都是ta的优点。 这是多巴胺的捆绑效应带来的错觉。 我在 心理暗示与颜值的奥秘,多巴胺与性吸引力更深入的探讨 里面结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详细探讨了,是先有吸引力,再有颜值。颜值其实是个错觉,你觉得ta颜值高,本质上是你大脑产生冲动后带来的“体验”。 我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就是想告诉你一个真相——你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实质上并不是快乐的感觉,而是「渴」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说爱情它甜如丁香、又苦如黑醋,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时候都是苦的,是渴求没被满足的痛苦感,而一旦满足后获得大量的多巴胺,于是之后又会更加渴求,更加痛苦。你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所以,你要让一个人爱上你,关键不是要制造快乐,而是制造渴;不是制造满足感,而是制造需求感;不是要让ta得到,而是要让ta失去。 然而,这并不是“真爱”,这只是你自身的“生物性”带来的冲动,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部分,是潜意识下的“被操纵”。 大部分人的情感的真相其实是丑陋的,而小说、影视剧等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却把它包装成一个神圣、伟大的东西,让我们竭尽全力去追寻那虚无缥缈,却错失了真正宝贵的东西。 每当有人问:我该如何像爱我前任那样爱上我的对象呢? 我都会这么回答: 简单,你只需要把对象交给我,我把所有的PUA原理教给ta。 让ta能够像你的前任那样对你忽冷忽热、欲擒故纵,时不时的冷落你、打压你,对你热烈之后又远离你,让你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不断的在正负多巴胺状态来回切换; 让你付出后,却不给你回报,让你生成赌徒黑洞; 像渣男(女)那样跟别的异性搞暧昧,并有意无意的让你察觉,触发廷波克预期效应与损失厌恶。 这一套操作下来,保证能让你像对以前伤害你的渣男(女)那样爱上ta,对ta欲罢不能。 但这是你想要的吗?你想要你的人生就这样被那象征着“动物性”的本我驱使吗? 我并不反对大家运用我上文的那些原理去吸引异性,但要记住,这并不能带来“真爱”,只是让对方误以为是“真爱”罢了;“真爱”是筛选出来的。 你对某人产生再强烈的冲动,再特别的“感觉”,终究是大脑化学反应的短暂结果。不管那人有多么的惊鸿一瞥,相处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ta并没想像的那样特别。 你想要保持这浓厚的“爱意”直到永远?那就让你永远得不到ta,或是让ta永远伤害着你。但这是你想要的吗?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面对商店橱窗里的玩具,撒泼打滚求着爸妈给你买下吗?然而买下后很快就会玩腻,永远又会看上新的玩具。 ——其实我们一直没变过,我们依然是那样的“巨婴”。 我们还处于低阶的生命状态,顺从着动物性;是时候该走进更高阶的生命状态,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 “真爱”只会出现在两个成熟的生命当中,互相欣赏、互相珍惜、互相感恩。你想要获得真爱,首先你自己也要成为配得真爱的人。 所谓“智者不入爱河”,并不是真的不会去爱,而是看透了花花世界情感的真相,理解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学会了克己,让自己不顺从自己的冲动,不再向外索求,而是向内寻求。 ——从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现代人结婚,却大多数不明白婚姻的真正内核是什么。大多数人结婚仅仅是对前人的粗糙模仿罢了,只知道应该这么做,却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这也是现在离婚率那么高的原因。 我想向大家科普下这一夫一妻制是怎么来的。 一夫一妻制本来就是源于基督教,在过去除了基督教徒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是一夫多妻制。 根据圣经,上帝并不喜悦人们起誓,但唯独婚姻誓词是蒙上帝悦纳的。 所以,结婚是在上帝见证下的宣誓,不论贫穷或富足、不论美丽或丑陋。 誓约是无条件遵守的,否则就不叫誓约了。 这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那样,婚姻是有附带条件的,如果那人出轨了就能离婚,家暴了就能离婚——这不是誓约,而是交易契约。 所以基督教里并没有离婚这样的概念,或者说婚姻诞生初衷本来就是要让世间存在一种无条件的永不分离的关系,离婚等于是背弃誓约,成为背誓者。 另外圣经也说,上帝看夫妻两人是一个人——也就意味着,一方犯的罪另一方也有份,所以婚姻就是一个生命的功课,夫妻双方彼此担当,彼此代祷,彼此背负十字架,这样上帝才会赦免他们的罪。就如同耶稣为世人担当了罪,我们也要学习他的样式,每天让老我死去,在圣灵里重生。 而这样的爱,比死亡还要坚强。 所以,在结婚前,请仔细想想,ta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才值得你立下永不分离的誓约,不论贫穷或富足,不论美丽或丑陋;同时你自己也是否成为了值得对方为之立下这誓约的人。 最后,我想以《时空恋旅人》的一段台词作为结尾: 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 我们大多相似 我们都会变老 一遍遍地讲同一个故事 但是 要和一个善良的人共度一生 ================================= 感谢你阅读我的文章,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情感心理学,可以点击以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把上面的链接都整理好了: 爱情心理学集锦:论如何设置让对方爱上你的“心理陷阱”
0 阅读:3

翠萱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