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本就一体,要ta爱上你的过程,本质就是让ta恨你

翠萱说商业 2024-03-26 16:33:03

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爱与恨本就一体两面(爱的对立面是厌恶,不是恨)

我先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是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的情节,别觉得说举电影作为例子会跟现实脱节,其实电影来源于现实,可以说编剧非常了解女孩子的心思,毕竟导演就是个女的嘛,而且编剧也说了,这是把她真实经历过的事情。所以我很推荐大家再去看看这部电影,会有很多启发。

电影有个情节是这样:郑薇(杨子姗饰)跟陈孝正(赵又廷饰)原本是近乎不共戴天的仇敌关系,而郑薇为了让陈孝正难堪,把他打的饭找个理由倒掉,被陈孝正狠狠的训斥了一番后,郑薇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对方,并找对方表白了。

很多人都觉得这情节是不是太突兀了,原本郑薇是对陈孝正恨得牙痒的,怎么就突然喜欢上了呢?其实这样的例子,你回忆下高中或大学时代,肯定有遇过,例如一个女孩怎么就跟一个经常欺负她的小混混好上了?原本争锋相对的两个人怎么就突然变成打情骂俏了?其实这个情节的安排,恰恰彰显了导演或编剧深谙心理学,我们解构下整个过程,你就理解了:

一开始他们是怎么结仇的,是因为陈孝正为了维护他的模型,把郑薇推倒了,郑薇气的发狂,一直要陈孝正道歉,陈孝正拒绝道歉。

后来在校园路上郑薇再次撞见陈孝正,要求道歉依然被拒。

其实在这里,郑薇已经产生了“目的”,因为她觉得自己被对方伤害,这就是一种付出,于是要对方道歉,这就是寻求反馈,只不过还没到喜欢,或者说到这里郑薇还没觉得这是喜欢的感觉。然而陈孝正依然拒绝道歉,也就是依然不反馈。

这让郑薇更急了,对反馈需求更加强烈,那她是怎么解决呢?选择做出伤害对方的举动,意图这样能获得心理平衡,她把陈孝正的饭倒掉。本以为这样就能心理平衡,然而,陈孝正的回应,让她陷入了更大的负多巴胺状态。

陈孝正是这样对郑薇说的:”我向你道歉,算你赢了,麻烦你不要再出现我面前,我不知道你想要干什么,你想玩,很多人喜欢陪你玩,但是别来烦我,我没有你那么多无聊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条件像你一样可以把一碗饭随便浪费掉,你这样真的很令人讨厌。”

陈孝正这段话对郑薇杀伤力极大,先是否定了她的人品,直接指出她玩世不恭的状态,那句“也没有条件像你一样可以把一碗饭随便浪费掉”把自己立于道德制高点,让郑薇陷于愧疚,然后那句“麻烦你不要再出现我面前”,直接把反馈的希望给断绝了。

这段话,成功的让郑薇陷入无法排解的负多巴胺状态,以至于室友一旦提起陈孝正这个名字,她就会暴怒。

然而暴怒完,一个人走在校园里,却打电话给电台诉苦,承认自己爱上了陈孝正。

郑薇是这样说的:“紫娟姐姐,我想知道,要是我每天都想着一个人,我明明就很讨厌他,可是又偏偏很想见到他,我一见到他,我整个人神经都绷紧了,但我要是听见他,看见他跟别的女孩子在一起,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他说我很烦的时候,我就很想哭,我想知道,我究竟是怎么了?”

以上整个过程,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激发的教科书式诠释。简单总结,就是郑薇因为陈孝正的训斥,产生不安、不忿、心烦意乱等负多巴胺状态。同时亦是因为郑薇一开始给自己设立了“目的”,这个目的就是想让陈孝正道歉,弥补她,而这个目的一直没有实现,于是陷入了极大的负多巴胺状态。而摆脱这种状态的唯一途径,就只有找陈孝正,于是对陈孝正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感,而这个需求感最终会往性欲“异化”,于是对陈孝正产生了强烈的性冲动。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明知对方是渣男(女),也依然离不开对方。

并不是你爱的人伤害你最深,而是因为ta伤害你最深,于是你爱ta。

大部分人的爱恋本质上是个错觉,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付出毫无意义,为了逃避这现实,而不得不依赖伤害ta的那个人。

你发现了这个故事里关于情感的有趣的真相没?这个真相可能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未曾察觉。

那就是促使你去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其实并不是“快乐感”,而是“痛苦感”,并不是“满足感”,而是“渴求感”。——而这也是大多数情侣在一起后又很难走下去的根本原因。

你知道痛苦感跟快乐感有什么不同吗?

快乐很快有终点,因为人一旦满足了,就不再索求,再美味的大餐也有饱足吃不下的时候。

然而痛苦,处于痛苦的人们寻求的不是满足,而是解脱,正是对解脱的寻求,形成了强大的驱动力,并且只要还处于这种状态,对解脱的渴求就不会结束,并且一旦你为此投入了成本,你就更加陷进去,进入了恶性循环。

很难理解吗?不要紧,接下来我会再讲一个故事,而这次故事的主角是你,以下是关于你的故事,看我有没全中。

你第一次见到ta的时候,并没有感觉ta有多特别,ta的长相就跟普罗大众一样,虽然不丑,但不会让你觉得多惊艳。

你跟ta在同个集体下,但不曾有过交集。

但忽然有一天,ta走过来跟你说:看上去你比那些人要有趣呢!他们真的好无聊!

也许原话不是这样,原话也许是“看上去你应该会很幽默呢!”、“你好像比他们更有才华。”、“我觉得你应该是个挺有思想的人。”等等。

ta为什么要跟你说这句话?

ta其实是个深谙心理学的绿茶,一个猎手——当然,现在我们是开了上帝视角,可以看到一切真相。但身在局内的你对此浑然不知。

也或者ta不是,ta只是单纯的想随便找个人吐槽下,也许是无意、亦或是出于礼貌,对你说了这么一句。

不管是哪种真相,都不影响后续的发展。

ta说的这句话,成为了引你走向万丈深渊的第一个陷阱,第一片面包屑。

当人听到关于他的正面评价时,会本能的尝试用实际行动证明对方的评价是对的——这是所有人都容易掉入的心理学陷阱。

这个陷阱被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给对方赋予某种高大的人格,并且不断给对方强化这种意识,那么对方会为了维护在你心目中的人设,而不断心甘情愿的为你做某些事情。

利用这个效应,ta在你的潜意识里面植入了第一个动机,而你却丝毫未曾察觉。

这也许是你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评价,你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并不是完全透明,终究还是有人会注意到你的闪光点。

于是,你本能般的用实际行动证明ta说的是对的,为了感激ta的赞善,为了不让ta失望,你开始极力表现,大脑开始高速运转,为的是能够满足ta的“期待”,让ta看到你的有趣、你的幽默、你的才华。

ta终于笑了,并且带着坚定与暧昧的眼神看着你——这是你得到的第一个奖赏,你成功的证明了自己。

这种感觉,是不是比你通关一款游戏,或是赢几把王者荣耀要强烈的多?

不知不觉,你开始渴望重复这样的过程,哪怕你的表意识丝毫未察觉,但在潜意识的世界里,那名为“成瘾”的种子已经埋下。

你开始跟ta互动,不断的努力,只为了得到下一次的奖赏。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ta跟别的异性互动,你看到那熟悉的笑容,还有那坚定与暧昧的眼神,只不过这次ta不再是对着你,而是对着其他人。

你开始自我怀疑。

难道你在ta眼里不再是最有趣的那个人?

难道ta只是逢场作戏,ta对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话?

为什么你会如此失落?你明明没失去任何东西。

廷波克预期效应——这是你进入的第二道陷阱,那万丈深渊前的第二片面包屑。

这个心理学效应讲述的是,真正决定人情绪的不是事实结果,而是人的“预期”。

就如同你中了100万的彩票,但发现不小心弄丢了,跟你没中彩票,其结果是一样的,但前者却会让你郁闷的想要自杀。

你觉得你理应是ta心中最有趣的那个,你以为你已经在ta心里面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你的预期。

当你发现你一直坚信不疑的预期,原来只是个幻觉,一个泡沫,你就会非常渴望事实修正,使事实符合你的预期。

而这时候,能够满足你这种渴望的,就只有ta。

你明知道这一切也许是个陷阱,是个幻觉。你大脑里理性的那一面不断的告诉你不要再为这种事情投入精力,这世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但你做不到。

哪怕还有一丝希望,还有那一丝可能性,也许你还是占有那一席之地,哪怕再渺茫,你也如同鲨鱼嗅到血味那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

到这里,你的动机被“强化”了。

因为廷波克预期效应,使得你现在处于预期未达成的“负多巴胺状态”,而ta的一次认可就可以让你重新回到“正多巴胺状态”。不同于第一次,第一次你是在正常状态下受到ta的关注与认可而去到正多巴胺状态,而这一次,你是在负多巴胺状态,所以“差值”变大了,ta的一次认可让你获得的快乐感远高于第一次,这个“差值”亦可以称之为“张力”,而这是成瘾的关键所在。

于是,你为了得到ta的“奖赏”而更加努力的付出。

终于,你掉入了最后一个陷阱,正是这个陷阱,让你往深渊迈出了脚——这个陷阱称为赌徒黑洞。

人为了某样东西付出的越多,就越是渴望获得回报;而当回报没有来临,人无法面对自己的付出毫无意义的现实,于是会选择更加付出,更加渴求,陷入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

ta什么都不用做,你的动机会因你的付出与投入而不断强化。

黑洞之所以是黑洞,是因为你一旦进入它引力的范围,你就无法逃脱,只会加速坠落。

从此,ta就多了你这样的一个傀儡。

ta的每一次“投喂”,都让你如同溺水状态下的一次新鲜空气。

你生活的全部都在围绕着ta,如同染上毒瘾的人不再关心身边的一切。

仿佛只需要再付出一点,只需要ta再关注一点,你就可以暂时从自卑的泥潭里抽离出来。

为什么ta明明看上去那么普通,却在你眼里成为了最特别的人?

就如同酒明明如此难喝,有人却离不开它;咖啡明明是苦的,一些人却对它爱不释手。

是的,又是那该死的多巴胺。

多巴胺影响了你的判断力,干扰了你的感官,就如同一个酒鬼觉得那个装满酒的瓶子是世界上最养眼的事物。

ta真的有那么好看吗?ta甚至都不是你的性幻想对象,不是吗?

你瞧,这整个故事到这里为止,我都没有用“喜欢”、“爱”这样的字眼,但你的每一个感受都被我说中了,不是吗?

你说你喜欢ta,爱上ta,可仔细想想,你喜欢上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是ta吗?你明明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ta的邪恶与丑陋的人,为什么你离不开ta?

回过头来看看故事的开始,这一切可以避免不?

你的每一步的选择,真的是你在选择吗?

仔细回想一下,你人生当中所有的一切想法、动机,真的是你自己生成的吗,还是被植入的?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审美?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好?难道不是集体潜意识传染给你的吗?

你只关注你自己,关注眼前那一小片的面包屑,并为此挪动自己的脚步,却没看到你身处的他人为你建造的迷宫,你以为顺着那面包屑就能找到出路,但其实那是引你走向更深处。

人的一切行为与意识,在背后都有一个动机,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你挖鼻孔的行为。

人要先有动机才会行动,哪怕你未曾察觉,因为它埋藏在你的潜意识里,因为这就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存在的前提,人类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

你知道吗,人大部分意识与行为的动机,其实都跟“恐惧”有关,只是大部分人未曾察觉。

因为女神对丧失完美人设的恐惧,对事实不符合预期的恐惧,于是不得不依赖男主。

因为你对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恐惧,对事实不符合预期的恐惧,对陷入自卑泥潭的恐惧,于是不得不依赖ta。

因为那些被伤害的人,无法面对自己的付出毫无意义的现实,于是陷入了赌徒黑洞,不断的为渣男(女)付出。

因为打工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为了那稳定的薪水,哪怕是杯水车薪,于是不得不对ta的上司言听计从。

因为女孩对未来不安全感与担忧,于是她更容易被富二代吸引。

因为每个人对被视为异类的恐惧,于是都躲在人群当中,把自己装扮得跟身边的人一样,举止也跟身边的人一样,哪怕这本来就是自己讨厌的模样。

就如同《小王子》里那个警察,一旦有人为他鼓掌就欣欣自喜的为周围的人鞠躬,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益处,仅仅是为了获得他人掌声罢了。

所谓胡萝卜加大棒,就是你一旦掌握了一个人的欲望与恐惧,那你就能轻松拿捏一个人。

这是一个可怕的真相,人究其一生大部分的努力,其实并不是在寻求满足,而是在寻求解脱,然而正因为这样,自己的投入却让离解脱越来越远。

这也是大多数人所体验到的“真爱”,你之所以不断对ta付出且越陷越深,是因为恐惧,恐惧ta对你的冷落与抛弃所背后代表的意义。

也正因为这样,你们即使在一起了,也走不了多远,因为你的情感本身就建立在错误的根基上。你不是因为感恩而选择ta,你是因为不甘才选择ta,于是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每当有人问:我该如何像爱我前任那样爱上我的对象呢?

我都会这么回答:

简单,你只需要把对象交给我,我把所有的PUA原理教给ta。

让ta能够像你的前任那样对你忽冷忽热、欲擒故纵,时不时的冷落你、打压你,对你热烈之后又远离你,让你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不断的在正负多巴胺状态来回切换;

让你付出后,却不给你回报,让你生成赌徒黑洞;

像渣男(女)那样跟别的异性搞暧昧,并有意无意的让你察觉,触发廷波克预期效应与损失厌恶。

这一套操作下来,保证能让你像对以前伤害你的渣男(女)那样爱上ta,对ta欲罢不能。

但这是你想要的吗?你想要你的人生就这样被那象征着“动物性”的本我驱使吗?

你想要保持这浓厚的“爱意”直到永远?那就让你永远得不到ta,或是让ta永远伤害着你。但这是你想要的吗?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面对商店橱窗里的玩具,撒泼打滚求着爸妈给你买下吗?然而买下后很快就会玩腻,永远又会看上新的玩具。

——其实我们一直没变过,我们依然是那样的“巨婴”。

上面所提到的“真爱”,都是打了双引号的,那么真正的真爱,我们所追求的彼岸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再回头看看,造就这一切的悲剧是什么?我们因何而恐惧?

是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我们努力,却不是为了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活出他人想要的样子。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容易陷入自卑的泥潭,产生错误的爱恋,把感恩投入到错误的人身上。

你要意识到你爱上的其实是一个幻影,一个泡沫,你所谓“真爱”的感觉其实是在溺水状态中想要找到一根救命稻草。

你想要获得真正的真爱,首先要让自己成为那个配得真爱的人。

真爱只会出现在两个成熟的生命当中,互相欣赏、互相珍惜、互相感恩。你想要获得真爱,首先你自己也要成为配得真爱的人。

所谓“智者不入爱河”,并不是真的不会去爱,而是看透了花花世界情感的真相,理解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学会了克己,让自己不顺从自己的冲动,不再向外索求,而是向内寻求。

——从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不再活在他人眼光,不再在意他人,而是忠于自己,活出自己。

你所憧憬的一切,已经多久没想起了?

你身体里明明住着个英雄,你有多久没跟ta交谈了?

去做你想做的,去选择你想选择的,去矗立在你所矗立的地方,不是为了迎合某人,不是为了赢得他人掌声,而是为了你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会摆脱低级的情感,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只有这样,你才有一个强大的灵魂,去感恩值得感恩的人,去爱值得爱的人。

最后,我想以《时空恋旅人》的一段台词作为结尾:

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

我们大多相似

我们都会变老

一遍遍地讲同一个故事

但是

要和一个善良的人共度一生

=================================

文章到这里已经结束了,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要面对一个现实,大部分人的爱恋,都是在机缘巧合下产生的。大部分情侣的结合,都是两个人恰好撞对了。

而如果你要抛开“巧合”的因素,让某个特定的人爱上你,本质上就是一种“脑控”,并且还是最高级、难度最高的脑控,而这本身就需要你对人性、心理学理解的相当透彻才能做到。

正所谓术高莫用,但至少你要了解它,从而更加理解自己的欲望,知道怎么去防。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迷宫塑造者,利用心理学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推荐本合集:

合集每篇文章都有免费阅读部分,并且有几篇是全篇免费的,您可以先看完免费部分,再考虑购买。

外链进来的朋友,想要付费购买的话,需要先转发到微信号(可以转给自己),从微信里面点击进入,就能购买哦。

0 阅读:7

翠萱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