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又带货了几个亿,更不是上综艺,而是言论又惹来了争议!
01
不建议普通女生做医美,李佳琦的话有点耳熟!
4月13日,李佳琦在直播间谈及医美话题时直言:
我说实话,有钱有闲去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你一次想要一个水光针让你皮肤好到什么程度,不可能。可能很多医美机构都会恨我,但是我就告诉你们不可能。然后一些大动的东西,咱们不是做明星的,别做有风险。什么垫鼻子、削骨、拉皮,别,你只会后悔。
说得更直白点,李佳琦的意思就是奉劝各位普通女生:“有钱有闲去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

他的这番话一出,迅速便在社交平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微博话题阅读量更是突破2.8亿,停留时间长达17个小时。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实在是像极了两年前的“79元眉笔事件”。
继嘲讽打工人有没有努力工作后,李佳琦又一次因直播言论卷入舆论风暴。
与两年前的“工资不涨要反思”受到一边倒的批评不同的是,这次奉劝普通女生别做医美的言论却得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
有人觉得认为李佳琦作为淘宝头部主播,其带货能力毋庸置疑,特别是在讲品方面堪称专业。但是做主播这么多年,李佳琦的言语始终有些“爹味”太重,总是带着点“说教”的语气去教育消费者。即使已经因此吃过苦头,却仍然不改,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还有人反过来呛声李佳琦,表示“他自己不也微调过?”,暗指李佳琦也做过医美;
当然,这次支持李佳琦的声音也不少。有部分理智的网友就力挺表示:“李佳琦这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却说出了真话。医美的确是个“无底洞”,量力而行才是清醒的选择;
有网友还表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李佳琦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没钱没闲做什么医美,医美本来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长期才能见效的东西。还有喜欢去垫个鼻子、拉个脸、抽个脂什么的,真心不好看,很奇怪,古人早就说了自然的美才是真的美。”

不过,相比两年前的“79元眉笔”,这次李佳琦的“劝退”还是获得了不少人的共鸣。
因为从理性消费的角度来看,对于普通女生,医美确实是一个需要量力而行的消费领域。如果沉迷于靠医美来改善外貌,很可能陷入超前消费的困境,最后入不敷出。
这种舆论反应过于撕裂的背后,既反映了大众对于头部主播嘲讽普通人、“爹味”说教等行为的反感,同时也折射出大众对医美行业乱象的深刻担忧。
同时也暴露出社会对“颜值经济”的矛盾心态,既渴望通过外貌提升获得自信,又恐惧陷入资本编织的“美丽陷阱”。
02
医美的暴利、风险与消费幻觉
李佳琦的“劝退”虽然很多人不愿意听,觉得难听,其实却精准击中了医美行业的痼疾。
据《2023医美广告真实性报告》数据显示,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那些所谓的医美“术后对比图”,有超过60%使用美颜滤镜,甚至存在造假行为。
而一些单纯的消费者往往被那些“权威”的医美机构所蒙蔽,被“即刻变美”的幻象诱导冲动消费。
更触目惊心的是,医美行业乱象的背后,安全隐患十分巨大。
有人花费3万元做热玛吉后脸部灼伤,维权半年仅获部分退款;
有人鼻梁填充后歪斜,修复手术费用高达原价三倍;
还有人做了双眼皮修复失败后患上抑郁症,直言“每天都在后悔”。
更可怕的是,部分医美机构暗中和贷款公司合作,推出所谓的“美丽贷”,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这些血泪教训印证了李佳琦的“劝退”:医美并不是真正的变美捷径,而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过分迷信医美,甚至冲动消费,可能会是一场导致终身风险的赌博。
医美行业的暴利也远超普通人想象。以水光针为例,国产产品成本不足百元,医美终端售价通过宣传包装,价格可以提高10倍。某知名医美连锁机构的财报就显示,其毛利率长期维持在70%以上。
而且医美行业鱼龙混杂,中小型民营机构占比超80%,不仅部分医生资质存疑,甚至使用假冒器械。
中消协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医美投诉量同比激增45%,其中37%涉及虚假宣传。李佳琦揭露的医美营销套路,是行业通过制造焦虑收割消费者的普遍手段。
为什么医美行业鱼龙混杂,仍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呢。其实还是“颜值即正义”的畸形价值观惹的祸。

某调研数据显示,如今超六成的女性因“网红审美”产生外貌焦虑,医美行业更是不断低龄化,18-25岁消费者的占比从2019年的12%飙升至2024年的29%。
由此看来,这次真的错怪李佳琦了,即使他敢于在直播间“泼冷水”也是为了博眼球,可说出来的却是大实话。我们美丽应以健康为前提,自信比外貌更重要。
03
从“79元眉笔”到“医美劝退”,李佳琦正在转变?
虽然这次说了大实话,但是自从“79元眉笔事件”后,李佳琦的言论始终充满争议。
“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好吧,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2023年9月,李佳琦在直播带货79元的花西子眉笔时的这番话震惊来无数网友和粉丝。
就因为粉丝嫌贵,就回怼消费者“工资不涨要反思”的他,一夜掉粉百万,销售额也暴跌了30%。
更讽刺的是,彼时的李佳琦,以“国货守护者”自居,却将矛头对准自己的衣食父母,反而掀起了一场消费者针对国货价格和品质的大范围批判。
最终他被网友们批评“嘲讽普通人”、“搞对立”、“忘恩负义”,甚至连媒体也评论称这种过河拆桥的姿态,彻底背离了主播作为消费者代言人的初心。
之后他又出现逼迫商家二选一,搞底价协议惹恼京东,双十一9个亿红包承诺缩水等事件引发多次争议。对此有网友就吐槽:“李佳琦这是怎么了,说话越来越反常了。”

从“79元眉笔”到“医美劝退”,李佳琦延续了犀利的“说教”风格,但这次他确实学聪明了,立场开始转向支持消费者利益的一方。
他揭露医美资本营销、呼吁理性消费的姿态,恰好契合经济下行期大众对“颜值税”的反思。
这种转变背后,既有团队对舆论风向的精准预判,也反映出其商业策略的调整。通过强调“理性消费”,树立正面人设,重塑公众信任。
李佳琦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还要从直播带货大变天说起。
如今直播带货已经进入下半场,近一年多年更是成了网红主播塌房“元年”,以小杨哥、东北雨姐为首的头部主播因虚假宣传集体陷入信任危机。
即使因小杨哥塌房而将自己推上道德制高点的辛巴,以知识型带货深受女性粉丝喜爱的董宇辉,也多次被职业打假人盯上,多款带货产品出现问题。
这说明直播已经进入下半场,无论是头部主播还是中腰部主播,都到了人人自危的时刻。是时候从流量的“言论狂欢”中走出来,更加重视产品的“价值回归”。

而用户也正在觉醒,开始从“低价迷信”回归“价值理性”,更关注产品质量、售后保障以及情感的共鸣。
李佳琦的两次争议,可以说为直播行业与消费者共同上了一堂课。
对消费者而言,急需建立“需求导向”而非“焦虑驱动”的消费观;
对网红主播而言,更要认清自己“服务行业”的本质和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最后再给普通人一个建议,爱美是人的天性,医美也并非妖魔鬼怪。但在选择医美前,更重要的是理性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