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是四野出身的战将,在解放战争时期打过不少硬仗、恶仗,成为45军主力师师长。作为一个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指挥员,对有本事的指挥员是尊重的,在他口中曾经提到一位指挥员,说他教育、军事样样都行,此人是谁?
他就是黄鹄显,曾担任过8纵参谋长,134师师长。
按说,他的资历与职务都曾高于丁盛,打仗治军很有一套,怎么在日后的晋升中与丁盛拉锯越来越大呢?
黄鹄显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军参谋长,过去并非四方面军出身,而是红一方面军成长起来的,曾经在朱老总身边担任参谋工作。1936年,四方面军南下失利后,进行整编,黄鹄显调任红30军担任参谋长,协助程世才军长工作。
此时部队,编入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可在此与敌人作战,经过多次激战后被俘,后来转移到凉州监狱,这里面有不少红军干部,其中就有秦基伟。在秦基伟的回忆录不点名说到,红30军参谋长,敌人让他来指认被俘人员中谁是红军指挥员,大多数人都不是30军,而他到30军时间不长,没有认出,又发表一番讲话等。
没多久,他们被组织营救出来,都奔赴抗战前线。黄鹄显去八路军总部工作,担任作战科长、特务团团长。1938年,有人反映他在被俘时期的问题,被调去后方接受审查,最终组织给予他结论,并非叛徒,一时动摇。这个情况让他在此后7年里,承受巨大压力,党籍被取消,还被关押一段时间后,调后方基层工作。
4年后,他从基层调新成立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担任作战科长。后调任党校学习,一直到抗战胜利前。这一年,他的问题被重新审查,也恢复党籍,奉命去东北。
抵达东北后,到新成立的热河纵队担任参谋长、副旅长、旅长。1947年8月,担任改编后的东北民主联军8纵参谋长,一直干到1949年部队南下中南。按说担任两年纵队参谋长,一般会提拔为副军长等,可他被改为134师师长。
134师多次换将,战斗作风较差,把他调去后,进行整顿,在治军上有很大改善,也解决过去的问题。部队打到广西后,就被调离了。
按说,他不调离能提拔为副军长吧,毕竟过去担任参谋长,比丁盛职务还高一些。他的调离也加速丁盛的晋升。
几个月后,丁盛从副军长改为代理军长、军长。黄鹄显调去装甲部队担任师长,他与丁盛的职务就此拉开,一个师长,一个军长。
1952年,黄鹄显改为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在1955年军队授军衔时,还是因为历史问题没有与大多数将领一起授予军衔,思想压力可想而知。
因为在1945年对他的问题已经重新审查了,按说就此了事,怎么又被提及呢?这样反复换做谁也不舒服吧,到1956看才给他补授予军衔,而且土地革命时期给予三级八一勋章。
他可是担任过军参谋长的,也是军级职务。三级八一勋章对应的是连排职务,一级八一勋章对于师以上职务,二级对应团营职务。难道授予的三级八一勋章,是没有算他在四方面军担任过司令部作战科长、军参谋长吗?不然很能理解。
在此后的任职中,他的晋升也不快,担任装甲兵学院副院长、院长属于正军职,而老战友丁盛从军长提拔为兵团副职、正职,大军区副职、正职等。
黄鹄显有没有因历史原因使得职务受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