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愁恨何能免。5首多愁善感诗词,一首比一首凄凉,触动心灵

香巧浏览文化 2024-11-14 03:55:36

0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五代〕《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无论外貌还是心性都更合适做个风流才子而不是帝王,他能书善画,才华横溢,在失去自由之前,住在金陵瑶光殿内,是江南一国之主。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这是他第二天酒醒之后,依然可以遥闻别殿箫鼓奏。归为臣虏之后,他特别不习惯眼前梧桐深院的寂寞清秋。

他曾经说过“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现在又“无言独上西楼”,说明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天气初肃的故国晚秋。

是夜,一个人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仰视天空,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

李煜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李白曾写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有声”那时还是盛唐的象征,六朝如梦,一梦千年,曾几何时,南唐也像是六朝的延续,如此被锁在清秋别院中。

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

李煜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不能像常人一样嚎啕大哭,默默地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

从他的“垂泪对宫娥”里,他大概深感愧对自己辉煌的祖先,还有那宫廷中大大小小的家人吧,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凡事都有因果,作为一个帝王只专注于琴棋书画,沉迷于纸醉金迷,极尽视听享受的欢宴的前半生里畅快淋漓,国破是必然了,只可惜了这位满溢才华的君王了。

0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宋代〕《声声慢·寻寻觅觅》

靖康二年北宋灭亡以后,李清照跟随丈夫赵明诚逃往江南,两年后赵明诚因病撒手人寰。虽然早已离开故乡,但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明白什么叫国破家亡。

无论多坚强的人都无法忍受年复一年的孤得寂寞,何况无儿无女的李清照已经美人迟暮,这里一位风流倜傥的张汝舟出现了,托人做媒,怀着目的性的走入了李清照的生活。

事实上,这位小子不久之后就原形毕露,家暴李清照,还偷她与赵明诚两人的金石藏品,李清照料是那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以桂花自比“自是花中第一流”烈女子。

李清照宁愿冒着坐牢的规定,决烈的把张汝舟告了,之后寄住在弟弟家里,这时候的她已经是风烛残年了。

苦苦寻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的天气,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最难休养调理。

喝几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竟然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唯独我因忧伤而憔悴瘦损,如今有谁可以摘取?孤独地守在窗前,一个人怎样才能熬到天黑?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

李清照从年轻时的浅斟低唱,在经历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转变为长歌当哭、沉郁悲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03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宋代〕《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南归以后,南宋主战派官员仰慕他的勇不可当和文采飞扬,都愿意和他交往。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他写过很多应酬之作,但是灯红酒绿并不能排解他的孤独和失望,高朋满座反而让他想起荆轲这种虽败犹荣的英雄豪杰,“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他正话反说,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

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昨夜我醉倒在松树旁,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这里的醉憨神态,活灵活现。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无路请缨的辛弃疾经常和李白一样月下独酌。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喝醉之后,自言自语地把云山松竹当成自己的酒友。他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啊。

04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宋代〕《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是南宋末年的江南才子,考上进士两年后杭州就被蒙古铁骑攻陷,宋亡后一直漂泊江湖,拒绝向蒙古人低头。

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元十三年(1276年)春元军破临安,之后开始流浪,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即景生情。

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

一个“摇”字,刻画出他的船正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

一个“招”字,描写出江岸边酒楼上悬挂的酒招子正在迎风飘摆、招徕顾客,也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

他急欲思归和闺中人团聚,漂泊思归,偏偏又逢上恼人的天气。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并连用两个“又”字。表示出他对这“不解人意”的风雨的恼意。

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想象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

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蒋捷用平淡舒缓的语调抒写迟暮之感和亡国之痛,反而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解脱,据说明末清初很多穷途末路的爱国志士看了之后放声大哭。

枫叶飘零的江南烟水路上,一条乌篷船穿过斜风细雨,才离秋娘渡又到泰娘桥,岸边美丽的酒家女热情相邀。

如果正逢太平盛世,青春年少,这碧波荡漾,梦雨灵风的美景,一定是人生最浪漫的旅途。

可惜蒋捷已经人到中年,春去春回,国破家亡,归家无地,流年空逝满目萧然,一片春愁待酒浇。

05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黄公绍〔宋代〕《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黄公绍和蒋捷都是南宋末年的进士,国破家亡后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回。他们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黄公绍这首词与蒋捷的《一剪梅》的主题也较为相近。

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这里指春社。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诗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爱妻: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

由于诗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所以,不用细致的描写,一个忧伤憔悴的思妇的形象便如在目前。

“年年”二字下得尤其沉痛,它暗示读者,这对不幸的情侣已经历了长期的别离,今日的忧伤只不过是往昔的延续罢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诗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凄凉的处境遥相呼应,更显得沉着动人。春日已过大半,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溪桥之畔淹留,固守离愁之苦。

“乱”字包含了诗人全部的况味,它既意味着身世的孤独,又象征着离愁的紊乱和深重。

作者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此时的他觉得“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 六无人管”特别凄凉,苏东坡却认为无人打扰正好,“可惜一溪风 多愁善感月,莫教踏碎琼瑶”。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43

香巧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