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道德经》的心理准备:道德经学习笔记之“前言”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1 00:35:04

【阅读说明】这篇文字是之前已发表文章的修改稿,经完善后作为本次结集的《道德经学习笔记》的“前言”,也可以说是阅读理解《道德经》的心理准备和心理建设。

阅读《道德经》还需要心理准备和心理建设?

我认为是需要的,因为有些概念必须在阅读前就要搞清楚;不但要搞清楚,而且还要无条件接受;因为如果你不接受,《道德经》的某些重要概念你将始终是模糊的、是说不清的、是不敢接受终极追问的。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一种说法〖按照道的标准〗,这句话耳熟能详吧?司空见惯吧?是不是你也经常使用呢?但是大家深入思考过没有:道的标准是什么?谁提出来的?在哪里可以找到?老子哪一句话阐述了“道的标准”?就这么一个随手拈来的疑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都不可能有人准确地回答,更不用说“道生万物”“道是宇宙本源”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了。

所以本前言就是为了解决《道德经》阅读前的心理准备和心理建设问题。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说法,既是我的“见解”,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接受不接受我的见解无所谓,如果你连客观事实都不接受,如果这些客观事实你都想不明白,我建议你要使劲地想,啥时候想明白再说。

以下是“前言”正文——

网上有一段搞笑视频很有意思,视频的标题是我把该视频链接放在下边,请读者朋友自行扫码观看(点击链接即可观看)。

视频中,萌娃和叔叔无障碍进行了沟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萌娃对汽车档位的认知仅限于上面标注的拼音字母,他运用的是“汉语拼音”这一套系统,即:b [玻] p [坡] m [摸] f [佛]d [得] t [特] n [讷] l [勒] ……

假如说叔叔就没上过学,不知道汉语拼音这一套系统,萌娃又没有用小手指着档位,单凭他口中说出的“摸档、得档、坡档、日档”,他们两人是无法沟通的。

幸好叔叔不但知道“汉语拼音”,也知道“英文字母”,还知道“英文字母和档位的对照”,两人无障碍沟通成为可能。

萌娃和叔叔的沟通运用了“逻辑”这一工具。“汉语拼音”是一套逻辑系统,“英文字母”也是一套逻辑系统,“英文字母和档位的对照”还是一套逻辑系统:因为这三套逻辑系统的融合运用,两人无障碍沟通才成为可能。

所以,这个搞笑视频其实隐含着一个极普遍、极普通的道理: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扩展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沟通实际上就是逻辑的沟通。凡被人作为认知对象的“万物”,都有被人主观赋予的认知逻辑。每一个人都掌握着“万物”各种各样的逻辑。人对外展示的也是自己从小到大构建的思想逻辑。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逻辑构建史。逻辑是人与世界进行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外壳”。

逻辑是人与世界进行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外壳”

“逻辑”一词源自古典希腊语(logoc),最初的含义是“词语”或“言语”,引申为“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在中国古代,逻辑学又被称为理学、理则学、名学、刑名之学等。

“逻辑”有三个意项:

①事物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因果关系;②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根据事物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因果关系总结提炼出来的认知原则和思维规律;③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的契合度。

《道德经》中的“名可名,非常名”中的三个“名”基本对应“逻辑的三个义项”:第一个名,事物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也叫“元逻辑”;第二个名,认知和思维对事物客观逻辑的总结和提炼,从“元逻辑”上升到“形式逻辑”,我称之为“有限逻辑”;第三个名,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契合的不同途径。

“逻辑系统”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呢?

其实以上的分析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首先是天然的、客观存在的,其次才是人为的,是认知主体对自然进行抽象后形成的。

有一次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他在走出地铁站的那一刻突然就开悟了,他描写道:在地铁站内,他根据站牌标注的方向寻找自己该在哪个站口出站。他忽然意识到:如果没有方向的标注,将会是怎么样呢?作者写道:如果我随便选择一个出站口出来,看到的是没有东南西北的世界,又会是怎么样呢?这位作者意识到:

我们其实生活在人类自己所创造的“逻辑世界”里。

确实如此,所谓“东西南北中”,所谓“春夏秋冬”,所谓“天地日月”,所谓“时光流逝”……都是人类所创造的一个个“逻辑系统”。

但这些“逻辑系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拿方位来说,中国人说“东西南北中”,英国人说“East West North South Middle”。我们现在可以方便地用词典或AI软件进行互译,想象一下最初两个不同语种的人是怎样交流的:两个人看到太阳升起,指着太阳升起的那个方向,中国人说“东”,英国人说“East”。于是,两个不同逻辑系统的人就可以交流了。而之所以形成“东=East”这个逻辑交集的本源,就是太阳升起的那个方向,这个方向并不人类“构建”的,它来自于“自然”的运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构建的不同逻辑系统。而这些逻辑系统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和抽象,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恒也”。所以:

逻辑构建,就是从呈现之道,到发现之道,到表达之道的华丽转身。

《道德经》开宗明义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的就是“逻辑构建”:

“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个“道”,指的就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认知对象有自己的运行逻辑,向认知主体呈现出来的“象”,就是“呈现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个“道”,人(人类)作为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运行逻辑进行总结和提炼,逻辑构建坚持的原则和主观努力,就是“发现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我们称之为认知主体的“表达之道”,即认知主体对所构建的逻辑系统的运用、检验和修正。

呈现——发现——表达,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义就是:

宇宙自然作为人类的认知对象,是可被认知和遵循的,认知和遵循的方法并非恒定;人类的认知对象宇宙自然有其自己的运行逻辑,其运行逻辑可以通过逻辑构建的方式表达为可用于沟通和交流的形式逻辑,表达结果也并非恒定。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逻辑构建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发展史。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的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逻辑构建”的基本公理,这些“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

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往,以“逻辑”作为基本工具,逻辑是需要构建的,没有“逻辑”就不可能沟通和交流,从某种程度和角度来说,我们人类其实生活在自我编织的逻辑世界中;

②事物中天然存在的、自然的、客观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这是构成逻辑的本源,必须被人类认知和思维以一定的逻辑形式表达出来,才可被运用。认知对象只负责呈现,不负责表达。认知对象呈现的天然逻辑称作为“无”;“无”被认知主体表达出来成为形式逻辑,才被称作“有”。比如方位,没有表达出来的方位关系是“无”,表达出东西南北的形式逻辑是“有”。

③“无”是逻辑形成的本源,这里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元始”的意思,相当于“无极”,表达其“不以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特性;也可以理解为“无逻辑”,但不是“没有逻辑”的意思,而是“本始逻辑”的意思,是还没有成为形式逻辑的原始状态。

“有”是从主观出发的逻辑发现、逻辑构建和逻辑表达,可理解为“拥有、有了”;还可理解为“有限逻辑”,因为它是从主观出发对客观认知对象的总结和提炼,不可避免是局部的、有限的、有一定条件限制的,不可能完全表达客观世界的真相和真理。

④“无”是逻辑的本源,“有”是逻辑的表达。有了“有”,万物才有了其赖以与人类交往的“逻辑外壳”,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⑤因为“有”是主观表达出来的形式逻辑,“无”是认知的本源,是“元逻辑”,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我们与万物交流提供了便利,而“无”才是真正用之不竭的认知资源。

⑥因为“有”是主观表达出来的形式逻辑,“无”才是认知的本源,所以我们在对认知对象进行认知的时候,即“道可道”的时候,要从“有”反回到“无”的本质中去,要弱化“有”对我们的影响,不要抓住“有”不放,要生而不有,为而为恃,长而不宰。从“有”反回到“无”的本质中,就叫“反者道之动”;弱化“有”对我们的影响,就叫“弱者道之用”。

……

以上几条(还可以发挥和延展),是《道德经》的基础原理。理解了这些原理,《道德经》就甚易知、甚易行。如果不承认这个原理,我建议就不要再去研究《道德经》了,因为脱离了这个原理研究解读出来的《道德经》,将是漏洞百出,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不但无解,而且无用,对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没有太大的意义!

所在阅读本人的《道德经学习笔记》之前,需要有三项心理建设——

一、承认自己是摸象的盲人:

二、承认自己只不过是生活在逻辑世界里的小鱼儿:

三、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性:

如果读者认为自己是先知、全知,或者能站在纯客观的角度认知世界,不必浪费时间阅读本笔记。基于以上认知原理,特作声明:我的解读不保证就是正确的,文中所有批评、否定别人解读的论断只是我个人的主观论断,原作者和阅读者认为什么是正确的,那么什么就是正确的。

说明:《道德经学习笔记》将以多种渠道分享给有缘者,分享方式见评论区。之前发表的文章有三分之一作了重大修改,使本笔记前后逻辑一致、主题思想更加突出。

0 阅读:8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