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张学良所题写的大学校名,恐怕并不是很多朋友都知晓,曾经亲笔题写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为著名的还是他亲笔题写的“东北大学”,这题字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这四个字题写的怎么样呢?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学良题字的背景,其实,在1992年11月,很多知名的校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的愿望。
在这种前提之下,张学良的老友宁恩承专程去中国台湾面见张学良,同时,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愿,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题写校名,张学良欣然应允,就有了“东北大学”这个校名,从题字上,我们也能够看到时间节点就是1992年。
了解了“东北大学”题名的前前后后,那么,这四个字,到底写的怎样呢?众所周知,在很多朋友的眼里,张学良或者是一位纵横沙场的将军,或者是一位民族英雄,而对他的书法,并不是很感冒。
但是,看到他的题字后,笔者却有了这样的一种印象,原来,张学良的书法,也是如此精湛,竟然如此有传统,真是不一样的存在,没曾想,文能治国安邦。
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东北大学”四个字就是出自张学良之手,笔者感觉,整体上,还是非常有睡着的,堪称“天花板”般存在。
但是也有朋友看到这四个字后,却说道,这四个有些单薄,甚至说有一种骨瘦如柴的感觉,没有精气神,对于这样的观点,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呢?
而笔者,对这四个字,还是颇有好感的,诸如第一个字“东”,上面部分,写的比较宽博一些,而长撇大捺,却写的十分含蓄,撇笔比较短小,而捺笔,虽然看似舒展,但是,也有含蓄之意,尤其是收笔上,略有一定的重按效果。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字的长撇大捺在收笔位置上,几乎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是比较难得一见的。
“北”字写的比较小巧,同时这个字有一种独到的造型之美,好似两位背靠着背的僧人一样,这种造型,也是给人无限遐想。
“大”字是一种出了奇的小巧,尤其是横笔的书写,更加含蓄,撇笔看似舒展,但是,却缺乏开合度,而捺笔,就更加随意了,一个大点而已,真是不一样的存在。
“学”字写的非常规整,同时,这个字的书写,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笔笔见方,更加突出了一种方峻之感,表现出一种利落和力量感。
虽然这个字的笔画比较繁多,但是,却没有累赘感,反而多了一些紧凑感,在结构上,表现的十分到位,堪称精绝。
相信这四个字,你看到后,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也一定会惊艳到你的,可能有朋友认为这四个字比较单薄的原因是线条上,比较纤细造成的,对此,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从这四个字的题写上看,也有朋友认为,这也是属于一种名人书法,对于这样的看法,你又有何见解,其实,不排除这种名人的效应,但是,从诸多方面看,这四个字,的确也是比较有实力的。
虽然这四个字争议不断,但是,却能够被沿用下来,就说明是非常有实力的,不是吗?你又有怎样的看法,一同分享,一同学习。
在此,我们也感谢朋友的支持和点赞,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你的认可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关注笔者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