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聊解放军部队与苏式侧卫战机的渊源。截止90年代初期,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在战机综合水平上,非常滞后。仍然以传统的歼7、歼8、歼6战机为主,与欧美各国的战机,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依靠我国当年的航空工业实力,根本无法再短时间内,设计、发展、生产出自己的先进战机家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国外进口,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从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我国也只能从俄罗斯进口。90年代初期开始,截止90年代末期,我国分三批从俄罗斯进口了76架苏27系列战机,基本上以苏27SK和苏27UBK为主。90年代末期—2004年,我国又陆续从俄罗斯进口了100架苏30系列战机,例如苏30MKK、苏30MK2等等。但是,解放军部队的规模庞大,依靠进口战机,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同时,全部依靠进口战机,非常容易被受制于人。历经2年多时间的艰苦谈判,1998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苏27SK战机的生产线。由俄罗斯提供关键零部件和发动机,我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苏27战机。国产版的苏27SK战机,被称为歼11A战机。从1998年开始,截止2005年左右,总计生产了105架左右,属于我国侧卫战机发展的第一步。
在生产歼11A战机的过程中,我国开始一步步掌握侧卫系列战机的各方面技术和设计经验。其实,我国对于苏27SK战机的性能,并不完全满意。例如俄制雷达、航电系统的水平,一直被欧美各国嘲笑。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面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也在一步步提升。我国对于苏27SK战机的雷达、航电系统的水平,越来越不满意。
原计划生产200架歼11A,最终,仅仅生产了105架。21世纪初期开始,我国开始在歼11A战机的基础上,进行各方面的升级改进。例如使用复合材料、采用国产综合航电系统和149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等等,2007年,全面升级之后的歼11B战机定型,开始批量生产。按照统计,歼11B、歼11BH、歼11BS、歼11BSH等等,总计生产了300多架,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
在2010年代,歼11B系列、歼10A系列战机,属于解放军部队的主力战机。上述两种战机,大体上都属于第四代战机的中期标准,代表了我国21世纪初期的航空工业水平。以歼10A战机为例,国外媒体大体上认为,相当于美国F16Block30的水平。但是,与欧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进入2010年代以后,欧洲各国开始批量装备阵风、台风、鹰狮等四代半战机。
美国在F15、F16、FA18等战机的基础上,推出了各种后期改进型,例如FA-18E/F等等,大体上也是四代半战机的标准。与此同时,美国已经开始生产F22、F35等五代机,形成了绝对的技术优势。这一时期,我国的各种关键战机型号,都还在测试过程中,距离定型,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需要一种四代半战机,作为临时应急和过渡。
最终,我国想到了俄罗斯的苏35战机。苏35战机属于俄罗斯在苏27战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四代半重型战机。安装了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2台117S系列涡扇发动机,在机动性方面,拥有非常不错的水平。我国从俄罗斯进口苏35战机,一方面属于临时应急和过渡,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了解俄罗斯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发展。
2016年—2018年,国产歼16、歼10C、歼20战机,先后定型,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上述战机,要么属于四代半战机,要么属于五代机。根据国外媒体的推测,截止2024年12月,在解放军部队中,歼20系列战机的装备数量,最少250架以上。歼16系列战机的装备数量,最少350架以上。歼10C系列战机的装备数量,最少300架以上。
关于解放军部队各种战机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