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传统太极拳的技击术也不例外。
行拳快练也是练习太极拳的一种手段,快架行拳的快练内涵,简述如下:
一、快练的“快”,是对比行拳慢练的行拳速度而言。
比如:练一套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要二十几、三十分钟,练一套杨氏太极拳108式小快架要三、五分钟,可见108式小快架的行拳速度比115式大架的行拳速度要快较多。
二、快练的“快”,在行拳动作变化中既追求快到极致,又要做到快而不乱。
有些初练者行拳快练时,容易搞乱劲法与劲路。比如:把108式小快架的“揽雀尾”按势混成115式大架的“揽雀尾”按势来练。115式大架的“揽雀尾”按势,用长劲先推再按,是按中有推的动作;108式小快架的“揽雀尾”按势动作,用短劲先推打再按,是推、打、按的组合动作,从外形上不好看出来。

三、快练的“快”,在行拳进退步中既要大步速进速退,又要做到快而不晃,大步进退又快又稳。
在108式小快架中,有些拳势是大步速进速退的,比如“进步如封似闭”、“退步跨虎”等拳势,大步速进速退会影响到身体重心的稳固,对于初练者来说,有可能引发身体有点摇晃,所以要练出大步进退又快又稳的行拳功夫。
四、快练的“快”,在行拳动作变化中既追求快到极致,又要做到快而不散。
快而不散的“散”,指在快练中拳势动作的意、气、劲、神、形连不起、合不住。比如有些初练者练到108式小快架的左右野马分鬃时,做不到快而不散,主要原因是没练好肩与胯合劲的“剪刀势”动作。

五、快练的“快”,在行拳动作变化中既追求快到极致,又要做到快而不浮、快而不飘。
比如有些初练者快练到“进步搬拦捶”时,动作不像练拳,好像跳舞那样有浮有飘。快练之快,是沉着的快。
六、快练的“快”,不是指上肢动作或者下肢动作的局部性快,而是指以腰胯带领四肢动作的整体性快,比如108式小快架的“踩脚提手上势”、“踢脚白鹤亮翅”等拳势。

在快架行拳中,欲快而不乱、快而不散、快而不浮,先要把握快练之“快”的度。快练追求快到极致,需要体松、协调与意、气、劲、神、形合一等基础功夫的支持。如果还没有较好的基础功夫,那就减慢一点不练那么快,贵在把拳势动作练好练细练到位。
老练家说:在初级阶段,不妨把快架的行拳速度减慢一点,不打那么快,打熟了一段时间再定行拳速度。练一套杨氏太极拳108式小快架大约七、八分钟。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