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期间,苏军的方面军和德军的集团军群那个更大?可能很多军迷都会说德军的集团军群。但实际上也不尽然,苏德战争期间,即从“巴巴罗萨”计划到柏林战役,不同的阶段,双方战役军团的编成变化是很大的。
苏军的方面军和德军的集团军群都是战略战役军团(集团军为基本战役军团),编制不固定,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和军队总体情况而定,编成规模差别很大,通常下辖几个合成集团军和若干个兵种、专业部队,兵力从十几万人到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不等。但德军集团军群的编成规模一般大于苏军方面军,特别是在苏德战争初期。如德国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编组了3个集团军群:李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3个集团军群共153个师,不包括仆从军的几十个师,总兵力330万人([苏]杰烈维扬科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巴巴罗萨”计划
莫斯科会战开始时,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峙的苏军3个方面军为:科涅夫上将指挥的西方方面军、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的预备队方面军和布琼尼元帅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总共有95个师,125万人;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有74个半师,虽比苏军少20个师,但德军陆军师人数远多于苏军陆军师,总兵力达180万人,几乎超过当面之苏军3个方面军兵力的二分之一。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
苏德战争初期,由于苏军兵员损失较大,部队缺编严重,不得不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建制,步兵师大大缩编,全师兵力由14000余人减为9000余人。集团军直辖4~6个步兵师、1~2个坦克旅和少数专业及勤务分队,兵力从战前的10~11万人减少到6~7万人。当时苏军的集团军根本无法同德军的集团军抗衡,德军1个集团军的兵力与苏军1个方面军差不多,如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时,德军保卢斯上将指挥的第六集团军辖13个师、27万人;苏军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辖12个师、16万人。
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元帅
到了苏德战争后期,形势发生了逆转,德军部队大量被歼,兵力严重不足,各级编制缺额较多,部队编制规模大不如前:而苏军战役军团编成规模逐步扩大,恢复了军一级编制,集团军和方面军的编制人数和装备都大大增加,方面军兵力接近甚至超过德军集团军群。
如1944年6-8月的白俄罗斯战役,苏军集结了4个方面军,分别是巴格拉米扬大将指挥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兵力35万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兵力58万人;扎哈罗夫上将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兵力32万人,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战役期间晋升苏联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兵力107万人。4个方面军总兵力232万人(另有波兰第一集团军8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余辆、火炮和迫击炮3.64万余门,直接支援作战的飞机5300余架。苏军当面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布施元帅,后由莫德尔元帅和赖因哈特上将继任),“北方”集团军群第十六集团军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第四坦克集团军各一部,合计63个师又3个旅,120万人,9500门火炮,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50架作战飞机。其中,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中央”集团军群兵力共有84万人。
1945年初东普鲁士战役中德军莱因哈特上将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辖34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共约58万人;苏军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契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共14个野战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2个空军集团军,以及6个坦克、机械化和骑兵军,总计167万人。
苏德战争最后一役——柏林会战中,德军参加防御的是海因里奇大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和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这两个集团军群共48个步兵师、9个摩步师、6个装甲师,总兵力100万人。苏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参加进攻的3个方面军为: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总兵力达250万人。其中朱可夫元帅麾下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辖18个集团军,共有77个步兵师、7个坦克和机械化军、8个炮兵师,配备3155辆坦克和17000门大炮,兵力超过120万,是苏军历史上最强大的方面军。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元帅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元帅
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
总之,苏军的方面军和德军的集团军群在战争的不同阶段规模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战争初期,德军的集团军群明显大于苏军的方面军;战争后期,苏军的方面军大大超过德军的集团军群。总体上看,战争中占优势的一方更强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