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螃蟹宴:不仅让贾母看透了薛宝钗,更是让探春与她撕破了脸!

小白红楼 2024-08-01 00:10:50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这一天,在贾母的带领下,王夫人、薛姨妈等人均兴高采烈的参加了史湘云举办的螃蟹宴;却不曾想,贾母与众人落座不久,便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这次螃蟹宴,全是由宝姐姐帮忙张罗的。

此言一出,场面瞬间陷入尴尬之中,尤其是,前一秒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贾母,这一刻,便面无血色,仅仅待了一会儿,便离开了宴席,离别之时,还特意叮嘱“二玉”:螃蟹虽好,但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多吃,便冷漠的离开了。

只是,原本热闹的一场螃蟹宴,为何气氛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尴尬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回到螃蟹宴的前一天晚上。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在探春的组织下,大观园诗社正式成立:由李纨担任社长。而第一期的诗社活动,便是海棠诗社,由探春组织。

此时的史湘云,并未在荣国府中,因此,等她从宝玉这里得知消息后,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加入诗社活动的最后一位。

带着激动的情绪,带着出色的才情,史湘云凭借所做的两首海棠诗,获得了众人的认可;情绪激动之下,她便主动提出了:要举办一次诗社活动。

众人见她如此,自然没有非议。

只是,到了晚上的时候,薛宝钗单独前来贾母的房间之中,叫走了史湘云,对她说了长篇大论,也正是这一席话,彻底改变了诗社东道的本意。

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去安歇。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听他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因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做东。虽然是个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婶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去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

一席话提醒了湘云,到踌躇起来。

宝钗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一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好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湘云听了,心中自是感服,极赞他想的周到。

宝钗又笑道:“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话。你千万别多心,想着我小看了你,咱们两个就白好了。你若不多心,我就好叫他们办去的。”

薛宝钗如此的一番言语,可谓将史湘云彻底忽悠了,也是因此,才会让她欣然接受,就像被卖了还得替她数钱一般。

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在这期间,有两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

作为同为史家人的贾母,是否会慷慨解囊的帮助史湘云举办诗社活动呢?对于这一点,在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在大观园中,贾母的三次回请早已说出了答案。

而作为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又是否会支助她举办诗社活动呢?同样的,我们从《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的终身大事已经订下这一点,便能体会出:因为史湘云年幼便失去了双亲,她的这门婚事,自然是她的叔叔、婶婶一手操办的。

因此,若史湘云为了举办诗社活动,向他们之间的任何一方开口,只怕都不会遭受拒绝。所以说,薛宝钗在这一点上,为了说服湘云,费了不少心机。

当然,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最明显的矛盾点:薛宝钗口口声声说是替史湘云举办诗社东道,但本质上,却是打着她的旗号,在贾府之中,用着下人送来的螃蟹,外加十几两银子张罗的糕点。

如此一幕,自然让贾母羞愤不已,脸上无关;也自然,薛宝钗一向端庄沉稳的真面前,被贾母彻底看透。

只是,在螃蟹宴这一节上,或许很少有朋友会注意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贾探春。

她是荣国府的三小姐,生母是赵姨娘。因此,为了生存,天生聪慧的她,便刻意彰显出了亲近嫡母王夫人与哥哥宝玉,而疏远生母赵姨娘与弟弟贾环。

《红楼梦》第四回,薛家入住荣国府,在这个消息传来之时,探春等人已然知道了薛蟠在金陵闹出人命官司;而以贾府一向的做派为人,贾府众人对薛家的到来,自然不会有多少好感。

也是因此,贾琏才会一口一个“薛大傻子”的形容他。

同样的,作为具有家族使命感的探春,对薛家自然没有好感;尤其是,薛家入住荣国府不久,便盛传着“金玉良缘”,自然更让探春反感。

但是,精明的探春,还是足够圆滑的,在权衡利弊之后,她还是选择了亲近嫡母王夫人,而向薛宝钗抛来橄榄枝。

正如,在第一次大观园诗社活动海棠诗社中,面对黛玉、宝钗所作的诗,探春表明的立场一般。

大家看了,称赞一回,又看宝钗的道: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

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终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

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对于海棠诗社中黛玉、宝钗所做的诗,想来,无论是从诗的内容还是风格上,我们都能体会出,自然是潇湘妃子所做的为首。

这一点,我们从众人的反应来看,也能体会出,只是,这样的局面,却因为李纨、探春二人,最终彻底发生了改变;从这一点,我们便不难体会出,她们二人对作为薛宝钗的巴结态度。

而在螃蟹宴中,又发生了怎样的一幕呢?在这一次的宴会之中,薛宝钗又是否能够再度夺魁呢?

忆菊 蘅芜君

怅惘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对于宝钗、黛玉所做的螃蟹诗,这一次,似乎无论是李纨还是探春,都没有再对宝钗有过一丝的偏袒了。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

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

虽然在此,贾探春并未露骨的表达她对宝钗的反感态度,但是,我们从她的妥协之中,还是能体会出她对宝钗态度的转变,尤其是,相比在海棠诗社中,她对宝钗所持有的热度;只因她的圆滑,才给她留下了颜面。

只是,在螃蟹宴会之上,在菊花诗社之中,薛宝钗的所作所为,究竟存在那些细节,导致探春的不满呢?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从原文中不难看出,大致有三点。

其一:薛宝钗打着史湘云的名号,邀请贾母众人参加螃蟹宴,原本就是一件让人反感的事。

作为客居贾府的薛姨妈一家,既然有心想要邀请众人享受一场螃蟹宴会,其实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完全没有必要借着史湘云与贾母的关系。

但是,若薛家正大光明的邀请贾母众人,其开销其宴会的场面自然要大得多,或许,也正是因为作为商人之家的薛家之人精致的利己主义,才导致了这样一幕发生。

而对于宝钗的心思,除了单纯的史湘云,又有谁理解不过来呢?

其二:为了忽悠史湘云,薛宝钗故意夸大诗社东道的支出,也是让探春不满的地方之一。

对于这一点,我们最简单直观的方式,莫过于借鉴海棠诗社,借鉴探春所做的诗社东道,试看,在这次的诗社活动中,探春的开销大吗?

作为荣国府庶出的三小姐,探春的月钱也仅仅是二两银子;而在举办诗社东道中,她是否求助过生母赵姨娘?又是否求助过嫡母王夫人呢?

都没有,可见,对于大观园诗社活动的众人而言,氛围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诗社东道准备的是否富足,众人并不十分在意,也诚然不如宝钗忽悠湘云所说:

因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做东。虽然是个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婶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去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

其三:薛宝钗全权替湘云准备好菊花诗社,也完全违背了大观园诗社活动的规矩。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在仅有的四次诗社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在薛宝钗替史湘云举办的菊花诗中,规划是最特殊的。

因为大观园诗社活动,原本就是众人的娱乐方式之一,而在这样的方式之中,重在参与,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所以,大凡每一次的诗社活动,从选题到限韵,都有明确的分工;唯有菊花诗社中,这一切,完全被宝钗改变了,对于菊花诗社,她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干预,如此做派,自然让李纨、探春等人不满。

小结:

或许,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便不难体会出,在螃蟹宴会之上,为何探春会如此对待薛宝钗了;因为她无论是利用史湘云,还是私自改变大观园诗社活动的规矩,都体现了她自私自利、缺乏素养的表现;而探春为人直爽,自然看不得如此虚伪之人;通过这一点,或许也让她看清了,这位宝姐姐的真实面目。

0 阅读:6

小白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