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文昌市昌洒镇的青山绿水间,古路园村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静静卧于大地的怀抱。而宋氏祖居,便坐落于此,它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时光的长河中低吟浅诉着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那故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徐徐展开,闪耀着无尽的光芒。
宋氏祖居,这座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建筑,历经岁月的洗礼,曾一度部分崩塌。幸得文昌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五年拨款修缮,使其得以重现昔日风貌。那路门横楣上,邓小平亲题的“宋氏祖居”四个大字,刚劲有力,仿若在向世人宣告着这里的不凡。祖居为坐西北向东南的布局,两间七架桁木梁瓦顶正屋及两间凹廊瓦屋相依而立,青砖墙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椰子树桁条则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热带风情。正屋中间的厅堂,宽敞明亮,两边的居屋似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生活点滴。庭院小巧而精致,一边是进屋的路门,另一边是厨房,仿佛能看到宋家昔日生活的烟火气在这一方天地间袅袅升腾。厅堂之上,宋庆龄父亲宋耀如夫妇及其三女三男的全家照片高悬,照片中的他们,或端庄,或儒雅,或温婉,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与聪慧,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这个家族的辉煌盛景。
步出屋外,祖居的全貌尽收眼底。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略倾,屋后青山连绵,如一道坚实的屏障,屋前水塘澄澈,终年不涸,田野广袤无垠,绿意盎然。按玄学之言,此乃卧龙之风水宝地,似在冥冥中庇佑着这个家族。周围荔枝、龙眼、椰子、牛酸树等郁郁葱葱,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似在轻吟着古老的歌谣,那清幽的环境,让人心醉神迷。
祖居一面墙壁展现了一段尘封的往事:听闻日本人侵琼时,因知晓这是宋子文之家而手下留情,还在墙上留下“注意!此为中华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之家!”的字样。这也彰显这个家族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
说起宋氏家世,原来,宋氏本姓韩,先祖从中原迁徙至粤,后渡琼州,定居文昌。宋庆龄的高祖父韩仁循从罗豆乌坡村迁居古路园村,家族的脉络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延伸。宋庆龄的父亲韩教准,十二岁时过继舅父宋氏,改名宋嘉树,号耀如,命运的齿轮由此开始转动。宋耀如赴美后,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回国后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他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革命运动,心怀壮志,欲为国家之变革贡献力量。他与倪桂珍结为连理,共育有三女三男,这些子女日后皆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氏三女,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聪慧美丽,才情出众;宋氏三男,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才华横溢,各有所长。他们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纵横捭阖,主控了中国近 80 年的历史,其影响力如涟漪般扩散至世界舞台。
宋氏祖居北面约三十米处,便是那庄严肃穆的“宋氏祖居陈列馆”。馆内,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展厅。宋庆龄的一生,是为理想与信念不懈奋斗的一生。她坚定地拥护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毅然投身于国共合作与北伐革命战争的洪流之中,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在国际舞台上,她积极参与反帝国主义和保卫国际和平运动,以柔弱之躯扛起正义与和平的大旗,成为世界和平的使者。抗日战争时期,她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为战时医药供应和保育儿童工作四处奔走,不辞辛劳,那一份大爱与慈悲,如暖阳般洒遍战火纷飞的大地。
宋庆龄在政治舞台上的成就斐然,先后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等重要职务,多次代表国家出席国际活动,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尊重与声誉。她的一生,如同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宋庆龄虽因革命事业繁忙,未能重返海南岛,回到父亲的出生地古路园村,但她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却如涓涓细流,从未间断。那几包家乡特产的咖啡,经她之手转赠美国友人爱恩斯坦的夫人,并附上深情的英文寄语:“请夫人品尝我家乡海南岛的咖啡”,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与自豪。当得知家乡文昌遭受特大旱灾时,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稿费五百元人民币汇往文昌县救济灾民,那一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家乡人民的心田。她委托马海德回乡考察防疫工作,听闻家乡无疫情时的那份欣慰与喜悦,溢于言表。她与张云逸大将在历史舞台上的相遇与相认,那一声亲切的“哥哥”与“我为家乡有你这样的妹妹而感荣幸”的回应,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见证了文昌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杰出人物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归属感。
站在“宋氏祖居陈列馆”的大门口,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宋耀如,这位传奇的父亲,以其远见卓识与独特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伟大的宋氏家族。他们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划过一道绚丽的彩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古路园村,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却因宋氏家族而熠熠生辉,成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圣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桑梓情长,它们将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诉说着那段传奇的故事,让后人铭记,让历史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