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轻移至黄经30°之位,谷雨节气便悄然步入人间。这一标志着春季落幕的节气,常于公历4月19日至21日间徘徊。今年,因清明与谷雨之间多了一日,谷雨的交接时刻定格于4月20日。

谷雨,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位,亦是春季的谢幕之礼。清代农书《群芳谐》曾生动诠释谷雨之义:“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雨水于庄稼而言,恰似生命之泉,于干旱的春季,其滋润更显珍贵。然而,在往昔农业技术尚显稚嫩之时,雨水之丰歉皆成农人心头之忧,或酿水患,或致旱灾,为农业生产平添诸多挑战。

故而,在那靠天吃饭的往昔岁月,黄河中下游之地的农人们,对谷雨时节的天气尤为关注。他们既渴盼“春雨贵如油”的甘霖,又警惕暴雨成灾之险。风调雨顺,适时雨润与晴空,方为农人心目中的理想天象,亦是作物茁壮与丰收的保障。

于无现代气象预报之古代,农人们如何预判年景?他们倚仗的是千百年间累积的“经验之谈”。譬如那句广为流传的农谚:“白昼谷雨旱魃现,夜幕谷雨谷满仓”。此中蕴含着怎样的智慧?今年的谷雨又将何时降临?让我们一同探寻。

农历月份以朔望月为基,月长约29.53日。而节气,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旨在指引农事,故需与太阳年同步。为调和农历年与回归年之差异,古代历法家与天文学家巧妙运用“置闰”之法。每2至3年增一闰月,使农历年总天数与回归年大致相当。通常每19年中有7闰年,每闰年增一闰月。今年,因农历六月之后之月仅有节气“立秋”而无中气“处暑”,故被定为“闰六月”。

古人在测定节气时,可谓殚精竭虑,他们融合天文与历法,使节气成为农耕时代的精准“时间坐标”。有了二十四节气,农人们得以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合理安排农事,不误农时,确保丰收。
“白昼谷雨旱魃现,夜幕谷雨谷满仓。”这句农谚揭示了谷雨交节之时与年景的微妙联系。若谷雨在白昼降临,预示着旱年景,不利于春播春种;而若谷雨在夜幕降临,则预示着降雨均匀,有利于作物丰收。那么,今年的谷雨将在何时到来?

今年谷雨的交节之时定格于公历4月20日3时55分45秒,此时部分地区天已破晓,属民间所言之“白昼谷雨”。依农谚之预判,今年春季部分地区或较为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古人的这句农谚是否精准?今年春季的旱情如何?期待大家的分享与验证。

总而言之,谷雨时节,对于新种作物而言,雨水仍是农人们心中的期盼。若谷雨当日未能迎来甘霖,农人们便会后续祈求雨水的降临。当然,并非所有作物都渴望雨水,有些作物反而更需要光照。

谷雨当日的天气状况,如晴空、细雨、疾风与飞雪,皆蕴含着不同的预兆。以下是一些与谷雨天气相关的农谚,供大家参考:
谷雨晴空照,种棉好时节谷雨日晴朗,芒种雨涟涟谷雨日晴好,麦穗沉甸甸谷雨有甘霖,米缸满当当谷雨前后雨一场,胜似秀才中举忙谷雨雨绵绵,小麦堆如山谷雨雨丝飘,预示雨不少;谷雨无雨至,雨来恐延迟谷雨雨落四十五日,大地难见干
这些农谚源自五湖四海,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作参考。古人留下的这些农谚是否依然精准?您所在地区的天气状况是否与农谚相符?期待您的分享与交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