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号入伏,早入伏、晚入伏有啥说法,今年是啥入伏?早了解

郝郝睡文化 2025-04-19 15:21:09

三月的天气,恰似孩童情绪,说变就变。阳光乍现,气温便扶摇直上;冷涡南下,降温降雨接踵而至,甚至北方还飘起雪花。转眼间,三月已近暮春,初夏的暖意已悄然弥漫于空气中。

人们常说,酷暑难耐,而春秋两季更受偏爱。若夏日能保持清凉,自然再好不过;但若暑热来袭,那真是令人苦不堪言。

提及酷热,三伏天首当其冲。试想,入伏后即便静坐家中,也汗如雨下,仿佛置身火炉。春日虽热,却因阳光直射所致,寻一处阴凉便能稍感凉意;而三伏天的热,却是地温升腾的结果,即便雨天也难逃闷热,俗称“伏热”。

三伏天虽为最热时段,但年景亦有不同,关键在于降雨。老话有云:“早入伏雨不愁,晚入伏贵如油”,这究竟何意?

这句农谚揭示了入伏时节的天气规律:

早入伏:入伏在农历五月,预示夏季多雨,如梅雨季可能为“水梅年”;

晚入伏:入伏在农历六月,预示降雨提前结束,三伏天将干旱少雨。“贵如油”一词,形象地道出雨水的珍贵,预示酷热干旱的年景。

对于农民而言,三伏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伏天的热量需雨水调和,若仅有高温而无降雨,旱情便可能影响收成。

今年三伏天:是早是晚?

今年三伏天始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7月20日。按农历判断:

入伏在农历五月为早入伏,六月为晚入伏。

2023年入伏在五月二十四,属早入伏;2024年入伏在六月初十,属晚入伏。

今年入伏在7月20日,农历六月二十六,故为晚入伏。

晚入伏预示后期晴热天气居多。这一预测是否准确?且待时光验证。

7 阅读:955
郝郝睡文化

郝郝睡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